演义说部 英烈传   》 第四十回 朱太祖误入庐山 舍布施题诗恨僧      郭勋 Guo Xun    徐渭 Xu Wei

  物在人亡无见期,闲庭系马不胜悲。
  窗前绿竹生空地,门外青山似旧时。
  怅望青天鸣坠叶,凄迷枯铆宿寒鸱。
  忆君泪落东流水,岁岁花开知为谁。
  却说太祖梦中,分明见武当山玄天上帝,自来接驾,不题。
  太祖次早起来,聚集诸将,商议兴兵伐北之事,恰令军师刘基仍回金陵与李善长等,画策攻取东吴。刘基方要起身,太祖恰也送出帐外。此时正是晌午时节,祇见红日当中有一道黑光从中相荡。太祖仔细看了一会,对刘基曰:“莫非闽广之地有小灾么?”刘基曰:“此不主小灾,还主东南方有折损一员大将之惨。主公可遣使往东南,晓谕将帅谨慎防御,以严天戒。”遂辞了太祖,竟回金陵,不题。
  太祖便作书往谕东南守将胡深、方靖、胡德济、耿天璧等,各须谨慎军情。四下遣使去讫,因对朱文正曰:“汝可谨守南昌,吾当先下湖广,次至浙西,然后还建康。”文正等应命。即日,太祖领兵离南昌至湖边,常遇春接入水寨,吩咐检点军士共有一十六万。太祖下令诸将各统本部军卒,悉上武昌,待凯旋之日,一总封赏。言罢,大兵顺流而下,竟过潇湘。太祖乘兴作诗:
  马渡沙头苜蓿香,片云片雨过潇湘。
  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
  不一日,竟抵武昌郡岳州府。原来此城三面皆水,惟北边是陆路。太祖便令正北安营,即令廖永忠、康茂才于江中联舟为长寨,绝他出入救援之路。
  却说张定边在鄱阳大败,便夜里把小船装载友谅尸骸,并长子陈理奔回武昌发丧成服。因立陈理即了皇帝的位,建元德寿。恰有探子报知,那陈理听了大惊,实时与张定边计议。张定边曰:“臣荷先王之恩自当死报。”乃率兵二万屯于高冠山。那山极其峻伟朱师仰面而攻,甚难措办,彼此相持将有半月。太祖虽愤怒,亦无可奈何。因对众将曰:“来朝敢有奋勇先登者吾当隆以上赏。”祇见阵中傅友德当先直上,面上中了一箭,胁下复中一箭,镞出脑后,友德呼噪愈力,颜色不变。郭子兴看友德猛力争登,因相与夹攻,被赋一刀伤了左手,犹然洒血驰击,斩获甚多,贼遂四散而走。我们军士便据了此山,俯瞰城中毫忽都见。太祖遂率兵环攻保安门,鸣金收军。太祖亲为友德敷调疮药,赞叹曰:“便是关张骁勇,亦祇如此。”
  恰说陈英杰见朱兵攻门甚急,便启奏陈理,曰:“昔关羽以单刀斩颜良于百万军中,张飞以一骑挡曹兵百万于霸陵之左。臣虽不才,愿以死报主公,冲入敌营斩那朱某首级回来。”陈理曰:“他那里有雄兵二十万,勇将千员,不可轻去。”英杰回曰:“彼处方纔安营,各将决然都在本帐整顿队伍,骤然冲入,必可成功。”陈理曰:“纵便成功恐亦难出敌人之手。”英杰仰天叹曰:“若杀得朱君志愿毕矣,虽死何惜。”便纵马持刀直入辕门。太祖方纔坐定在胡床上,祇见英杰径至帐中,太祖大惊,止有郭英在帐中,便叫:“郭四为我杀贼!”那英杰径对太祖刺将过来。郭英奋呼直入,手起一鎗把英杰登时槊死,将剑枭了首级。太祖即解所御赤战袍赐与郭英,曰:“真是唐之尉迟敬德。”郭英拜受曰:“即今可将这贼首级招陈理来降。”太祖听计。郭英拿了首级走至辕门,看着众将曰:“因何不守营门让贼人肆志冲入?犹幸有我在此救主公,你们合当斩首示众。”这些军士齐齐跪下,道:“果是不小心。奈贼人一时杀死了七八人,凶勇得紧,不能阻挡。且营帐未定都各自去整理,因此疏虞,望将军审究!”郭英吩咐:“姑恕你们的死,发令军政司,各打六十,以惩后来。”说罢,匹马单鎗径直向武昌北门而走。陈理同张定边正在城楼上遥望,祇见一将提着首级飞马而来,二人大喜,祇曰:“是英杰手到功成。”忽然转念道:“陈将军去时,却是紫袍金甲,今缘何是白袍银铠?”便同众人仔细认识方晓得是郭英。渐渐的来至城下,大叫:“尔等大羊之徒焉敢充作虎狼,而戏蛟龙乎?吾今掷还陈英杰首级,汝等若知时务,可速投降不失富贵。”便将英杰首级从马上一丢,直丢进城里来。又曰:“我郭将军且回去,你们可清夜细量。”把马勒转而去。太祖说道:“郭英此去陈理等必然寒心;然尚在犹豫未决。”便唤编修罗复仁再到城下,极口备陈利害。那陈理回到殿中对众人曰:“欲降,则失了先君的事业;欲不降,则兵粮俱乏,如之奈何!”却闪过杨从政来,曰:“昔日秦王子婴降汉,汉且全之;今闻朱公仁德,倘是去降非惟保身,亦可免及九族黎民之厄。”陈理回看张定边,那定边道:“社稷已危,有负先王之托,惟死而已。”遂拔剑自刎。陈理放声大哭,曰:“定边、英杰是先王托他辅助寡人骁将,今皆身死,孤将何恃!杨丞相可草表投降。”一面吩咐将张定边尸骸及陈英杰首级,俱以礼葬于城外。即进宫中见母亲杨氏,具吉纳降一事。杨氏曰:“吾不能为孟昶之母。”将头撞柱而死。
  陈理次日,率群臣换了缟素,拜辞家庙及友谅的灵,开北门径到太祖帐中。太祖看见甚是不忍,令人解其缚。陈理向前俯伏请罪,蒙主上宽释了,便步随车驾入城。陈理所积仓粮,下令散给远近百姓,以舒饥困,百姓大悦。太祖升殿后,陈理复叩头阶下。太祖曰:“待我还到金陵,授你官职。”陈理拜谢。太祖即令陈理发檄与湖广未附州县。不数日,尽行纳款。因立湖广行中书省,以杨璟为参知政事,且籍户口、田地、赋税,并记友谅原留宫殿什物器皿,太祖一一细看,后籍上却写友谅镂金床一张,太祖笑曰:“此与孟昶七宝溺器何异,如此奢侈,焉得不亡。”即令毁弃。此时却是至正二十四年,岁次甲辰二月光景。太祖留军镇守,仍领兵望金陵而回,复入江西至南昌。朱文正、邓愈等迎接称贺平定武昌一事,不题。
  且说太祖偶出营前散步,但见四面山水清幽可爱。正是:
  依依柳绿,灼灼桃红。
  奇花异草,翠柏青松。
  正看之时,忽听莺声鸟语,心中不舍,祇管信步行去,耳畔微闻钟声。太祖定睛一望方见一所古寺,周围水绕,寺前又有一座石桥,太祖缓缓行至桥上。但见云浪腾空,波涛汹涌,太祖心中惊惧站立不住,祇得走过桥去。已到寺前。山门口上悬一匾,写着“古雷音寺”。太祖正欲进去,不想一阵怪风响过,跳出一只吊睛白额锦毛花斑虎来,好生厉害。太祖猛然一见大虫,早已跌在山崖石边,口内说道:“吾命休矣!”祇见寺中忙奔出一个老借来,形容古怪,须眉皓然,手执竹杖,口内吆喝:“孽畜,休得无理!”那虎俯伏崖边不动。老僧走近前来用手扶起太祖,便曰:“不知陛下驾临,有失迎候,被这恶畜惊了圣躬,实老僧之罪也。”太祖起来整整衣冠,看见老僧举止异常,乃开口说道:“偶然闲步,得瞻慈容,更劳驱逐恶畜,诚万幸也。”老僧又道:“陛下连日运筹帷幄,因便至此,请方丈一茶,少尽山僧微意。”太祖欲待不去,看见景致清幽,心中羡慕;欲待竟去,犹恐久坐耽迟碍于长行。正在沉吟,和尚又道:“陛下不必迟疑,请进茶,即送驾返,决不相羁。”太祖遂举步走进山门。但见松柏森森,云连屋宇。又走到一重门首,似王母瑶池,真非人世。不觉已至大殿槛外。太祖抬头一看,正是:
  黄金殿宇,白玉楼台。一带平坡,尽是玛瑙砌就;两过阶级,尤如宝石嵌成。碧槛外,万朵金莲腾瑞色;宝殿上,千枝玉树放光明。白玉瓶内,插九曲珊瑚;矮铜鼎中,焚八宝紫真氲。一对青金榻,两扇白玉屏。珍珠亭,焰焰宝光连白日;琉璃塔,腾腾瑞气接青云。三尊古佛,指破有为、有相;十八罗汉,参透无灭无生。香风细细菩提树,花雨纷纷紫竹林。
  老僧引太祖进殿,倾众僧参见,俱道:“陛下享人间富贵,一朝帝主今到寒寺,山荒僻径,多有亵尊之罪。”太祖道:“今来宝剎,得睹人间未见之珍,天下神仙之府,令人目眩神摇,不知身在何世。”众僧曰:“蒙陛下矜赏。但此处虽系山径荒凉,也是难得到的。”太祖四下观玩,真是一尘不染,万虑俱消。祇见十数众僧人,身披架裟,手敲钟鼓,诵经礼忏。太祖看毕将头点了点,道:“诚心如此,方是僧人!”老僧引着太祖行至方丈。老僧躬身奉请太祖上座,老僧下席相陪。少顷,小沙弥捧上茶来。须臾茶罢,又摆素斋。老僧说道:“山中无物为敬,多有亵渎!”太祖连称:“不敢,后当报答高情。”斋毕,老僧遂于袖中取出一个缘簿来,上面写着“万善同归”四字。双手递与太祖,又口中说道:“愿主上早发慈悲之心!”太祖接过缘簿,揭开一看,俱列历代帝王名讳。第一位是汉文帝,喜施马蹄金一万;第二位却是梁武帝,愿施雪花银一万;第三位便是唐玄宗,乐施珍宝六觔;第四位是傅大士,施财一万;第五位却是日蒙正,乐助白金二万;第六位宋仁宗,乐输银三万;第七位晁元相,喜助黄金二百两;第八位则天后,发心乐施七千金。老僧在傍,便曰:“如今正在起黄金宝殿,尚欠工需未得完成,望陛下发念。”太祖心中想道:“行军需用,尚且不足,那有许多金银布施。”没奈何,提笔写道:“朱元璋助银五千两。”老僧接缘簿,深深一揖,再三致谢,即送缘簿回房。太祖自思道:“那簿上如何有前朝的人,想是历代留下来的,亦未可知。”又说道:“和尚不是好惹的,见面就要化缘。我本无心到此,被他将茶果诓住,写上许多银子耳,若我日后登了大位,当杀此贪憎,灭尽佛教。”猛想起道:“我在此游了一会,何不留题,也不枉来此一场。”遂题于碧玉门上:
  手握乾坤杀伐机,威名远镇楚江西。
  青锋起处氛妖净,铁马鸣时夜月移。
  有志扫除平乱世,无心参悟学菩提。
  阴阴古木空留意,三啸长歌过虎溪。
  朱太祖题毕,老僧出来,看诗句变色说道:“我这寺里是清净极乐之乡,无生无灭之地。今主上杀伐太重,昨火烧汉兵六十万;江东大战又伤军卒二十多万,虽然天意,亦当体念民生。贫贱虽殊,痛痒则一。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不从。仁与不仁,其理迥别,愿陛下察之。方纔以布施之事,陛下即动嗔念,吟诗又动杀机,陛下即有天下,易得之,亦易失之。”遂叫沙弥洗去字迹。太祖自觉惭愧即便辞回。老僧送曰:“此地山路险峻,虎狼且多,吾当远送。”二人同行,来至桥上,祇见那虎仍然俯伏崖边,太祖看见畏惧。老憎道:“陛下勿惊,此乃家兽耳……”话未说完,老僧又道:“请看,军兵乘舟来寻陛下了。”太祖举目忙看,老僧将手往下一推,扑通一声跌下河去。太祖大叫道:“死也!”急忙睁眼看时,已在自己营前。众将一见甚是欢喜,向前问道:“陛下何处去了?吾等水陆寻了三日,今幸得见天颜。”太祖曰:“我纔去了半日,如何便是三天。”遂把闲游事体细细说了一遍,众将称异。当晚即在营内治酒贺喜,饮至更深方散,各归寝处。前人有诗云:
  庐山高万丈,原何不接天。
  一朝云雾起,天与地相连。
  此段即是太祖误入庐山也。不题。
  却说次日,太祖出城取路而回。不一日便至金陵。李善长、刘基、李文忠率文武迎于城外。即上表劝登帝位,太祖不允。次日,复同百官劝进,因择三月朔日即吴王位,升奉天殿,群臣参拜称贺。次日,太祖告庙,建百司官属,并赐平汉功臣,论功行赏,封陈理为归德侯,又顾李文忠问曰:“卿等与吴兵交战,胜负何如?”文忠曰:“臣与汤和,合兵大败士诚,追至湖州旧馆而回。士诚却从杭州过钱塘江,侵婺州等处。后闻陛下大破陈友谅,进克武昌,士诚大惧,连夜领兵仍还苏州去了。”太祖笑道:“此真穴中鼠耳,这也慢题。但我近日闻陈友定为元把守汀州,今却甚是跋扈,迫胁元福建省平章燕只不花,此事你们得知否?”未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节完)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一回 元顺帝荒淫失政 地裂山崩倒太华第二回 开浚河毁拆民房 童谣石人一只眼
第三回 专朝政群奸致乱 脱脱计害芝麻李第四回 真明主应濠梁 皇觉寺太祖投生
第五回 牧牛童成群聚会 拜长老云昙为师第六回 伽蓝殿暗卜行藏 投母舅太祖安身
第七回 贩乌梅风留龙驾 太祖比试逞英雄第八回 郭光卿起义滁阳 永丰县英雄聚会
第九回 访徐达礼贤下士 攻三江破张家堡第十回 定滁和神武威扬 收铁冠计取和州
第十一回 兴隆会吴祯保驾 滁阳王得病归天第十二回 孙德崖计败身亡 巢湖军收俞通海
第十三回 牛渚渡元兵大败 太祖困天降大雨第十四回 常遇春采石擒王 陶安紫炁星降生
第十五回 陈也先投降行刺 取元兵设计得胜第十六回 定金陵黎庶安康 福寿自刎死尽忠
第十七回 古佛寺周颠指示 伯温曰猿献天书第十八回 刘伯温法遣猿还 孙炎领命访宋濂
第十九回 应征聘任人虚己 叶公龙泉救月狐第二十回 栋梁材同佐贤良 赵忠投降杀邓清
第二十一回 王参军生擒士德 元兵掘深坑丧命第二十二回 徐元帅被困牛塘 冯国用救回徐达
第二十三回 郭先锋活捉吴将 云龙攻取广德州第二十四回 赵打虎险受灾殃 二王毒酒害太祖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