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大唐詩人三部麯之:太白醉劍 》
第十章 遭戲謔桃紅出走 遇安賊激戰禾場(3)
程韜光 Cheng Taoguang
望着桃紅奔嚮山林背影,安祿山笑道:“天空輕捷百靈,躲不過雄勁蒼鷹;林間擅跑小兔,脫不掉虎狼之口!”言畢,一個箭步竄出,嚮桃紅追來。
半個時辰之後,二人距離愈來愈近,桃紅情勢危急。猛聽安祿山自身後狂叫:“何人施襲?快現身來!”桃紅側目一看,不知何時,一蒙面黑衣人手持梅花金刀,截住安祿山廝殺。那人亦不答話,刀刀不離安祿山要害。安祿山未攜兵刃,衹好左右招架。桃紅藉機遠去……
又走數裏路徑,一片如霞杏花林展於眼前。林子邊緣,青草如鋪,散着幾頭悠閑水牛。一身材修長少年,臉上覆着幾片花瓣,躺在草地吹笛。笛聲清幽,婉轉悠揚。聽到腳步之聲,少年停止吹笛,站起身來,面龐英俊之中透着稚氣,正朝桃紅微笑。
牧童一笑,桃紅放心。神經略已鬆弛,頓感饑腸轆轆。遂面帶窘色,低聲言道:“我自遠方來,小弟能否給點飯吃?”牧童道:“姐姐,請隨我來!”將桃紅領至林邊瓜庵,雙手捧出瓦罐,裏面是杏仁糊面。桃紅接過,衹覺得入口甘爽鮮美。牧童看破桃紅心思,笑道:“此罐已罄,傢中還有,姐姐到我傢中去!”
桃紅答道:“你傢居何處?”牧童遙指一片花海遮掩小村,說道:“傢居杏花村!”桃紅道:“杏花村,此名好聽!”牧童道:“莊人更好,放心隨我去!”
花樹環繞村莊,垂柳依依,鵝浮清塘。在一道竹籬墻邊,有狗跑來吠叫,牧童一揚手中竹笛,搖尾而退。一位黑衣婦人正於院中曬杏。所曬之杏皆去年之物,霜打日曬,個個透着紫紅。見兒子和一位女子回來,急忙放下手中篩子,歡喜起身,打開荊扉,讓二人進來。
婦人道:“適兒,這姑娘真美,到咱傢門之時,頓覺眼前一亮,莫非遠方貴客?”牧童道:“不知何處來,這姐姐路過,腹中饑矣。”婦人道:“今早有喜鵲登枝而叫,果有貴客臨門。姑娘,你從何處來?到何處去?叫甚名字?”桃紅道:“自江上來,到遠處去。我名桃紅,冒昧打擾嬸子!”婦人道:“快請吃幾枚曬熟杏子,我這就去燒湯做飯!”
遂衝桃紅一笑,折身廚房忙乎。桃紅手拈一枚紫杏放入口中,甘甜滑膩,一時間忘卻種種煩惱,笑生雙頰。待用過湯食,桃紅不覺深深睡去……
不知何時,天降細雨,牧童高適不再放牛。坐於院中草棚之下,吹起笛子。遠處響起數聲鳩啼,近處又聞莊中犬吠,桃紅不自覺走出屋來,用心聽笛。一麯《陌上桑》,熱烈歡快;一麯《菩薩蠻》,纏綿清麗。這些麯子桃紅熟悉,昔日於巫峽深𠔌之中,母女終日寂寞,秦娥就無數遍吹奏這些麯子,以解幽怨。桃紅聽着,恍惚回到往昔,不覺以歌和韻:
杏花含露團香雪,緑楊陌上多離別。
窗外月朦朧,覺來聞曉鶯。
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輕。
杏化疏影裏,玉笛奏飛聲。
笛聲清亮明麗,歌聲甜美圓潤。引得鄰人隔墻相望,相對唏噓。
待雨漸歇,天已將暮。桃紅心係李白,難以安心。遂嚮高適母子辭別,桃紅動情道:“小女終生不忘恩德!今有急事要去豐都,不知路途怎走?”
婦人道:“此去豐都尚有數十裏路程。天已將暮,還望歇息一晚。”見桃紅面帶焦灼之色,執意要走,婦人嘆道:“你來時有賊人追趕,恐未遠離此處。”
桃紅驚道:“嬸子怎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河南文藝出版社 |
|
|
前言 | 序言:對李白及唐詩新的解讀(1) | 序言:對李白及唐詩新的解讀(2) | 楔子 |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1) |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2) |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3)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1)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2)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3)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4)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1)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2)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3)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4)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5) |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1) |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2) |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3)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1)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2)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3)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4) | 第六章 李白辭師逢桃紅 魂魄升天識太真(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