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中國的人心與文化 China's people and culture   》 第40節:火車中的候鳥      朱建軍 Zhu Jianjun

  火車中的候鳥
  一
  正月初七,正是春運返程的高峰,據說今天全國鐵路將發送旅客480萬,公路發送旅客5700 萬,坐飛機出行的旅客超過60萬。還有多少人乘船、自駕車或者以其他方式奔走旅途,我們 無法統計。就我們能統計的數量,這一天有6240萬人在路上。
  6000多萬,想象一下如果有6000多萬條魚洄遊,也足夠擠滿長江了;如果有6000多萬衹候鳥 飛過我們的天空,也足可以遮蔽北京城的陽光了。當初苻堅帶兵百萬要渡江滅晉,自稱百萬 大軍,光是把馬鞭投進長江,就足以截斷江流。據在下計算,100萬條馬鞭是不足以讓長江 斷流的,但是,6000多萬人的行李如果投入江中,衹怕未必不足以讓長江斷流。
  誰說人不會洄遊、不會遷徙?春節前後,不在家乡不在父母身邊的中國人,就是洄遊的魚、 遷徙的候鳥。他們必須洄遊傢裏,和傢人團聚,然後再回到工作的地方,繼續一年的勞作生 活。千裏萬裏,不能阻擋,哪怕是平時不捨得多花一點點錢的民工,也會不惜花高價買票回 傢。魚洄遊是為産卵,鳥遷徙是為了避寒,咱們中國人"洄遊"是為什麽呢?
  絶大多數人都是一個答案:為了回傢團聚。
  儒傢的一個重要的設計,就是通過日常風俗禮儀來陶冶人心。這和西方基督教國傢不同,他 們是依靠對超自然的唯一的神的信仰來約束人心。
  春節闔傢團聚,中秋闔傢團圓,其他的節日也希望能夠全家在一起度過,這樣一個風俗,對 中國人的生活有着重大的作用。靠着這樣的風俗,我們維係了傢族的內聚力。春節一起吃年 夜飯,不僅僅是為了享受美食而已,更多的是為了享受一傢人高高興興在一起的天倫之樂。 "吃",也是一個象徵性的行為,它象徵着"共享",象徵着大傢共同擁有。早在原始社會 ,共餐就是氏族中主要的儀式,它培養出的是一種大傢不分彼此相親相愛的感覺。--共産 主義者最早的宣傳口號就是"有飯大傢吃",共餐可以說就是原始共産主義的最形象化的體 現。而一傢人共餐,更是"天下一傢親"的一個縮微版本。而加上放鞭炮驅除晦氣、正月十 五放花燈,以及踩高蹺、唱戲等等團體活動,春節就是中國人在傢族和群體中的幸福生活的 藍本。
  二
  禮儀是儒傢教化民衆最主要的工具。首先這是因為儒本來就是負責禮儀的,所以最懂得禮儀 在陶冶教化方面的作用。另外,儒傢是立足於現實生活的,並不關心超自然的怪力亂神。這 樣,就不便於藉用神道的方法來幹預人的行為,於是也衹好用禮儀和風俗。具體說,雖然儒 傢相信人性本善,但是現實中的人總有很多不道德的行為和思想,人總會有一些惡的方面。 法律固然可以製約人的這些不好的行為,但是,在一些細微的地方,不必要也不適合用法律 ,如何讓人們能主動地自我塑造積極的心理品質呢?如果信仰超自然的鬼神,方法就比較簡 單了,西方的先知摩西衹要拿出"十誡",告訴大傢這是上帝的指令就行了。如果大傢膽敢 違抗,上帝會用雷解决問題的;如果大傢遵從,上帝也可以給你們奶和蜜作奬賞。但是,儒 傢不談鬼神,他們如何讓大傢能遵守道德呢?就是靠禮儀風俗。
  我們可以把先知或聖賢看作是一個父母或教師,把其他人看作是孩子。父母、教師想管理孩 子的行為,也無非用類似的技術。"如果你不肯睡覺,大灰狼來吃了你",這是類似神秘宗 教的方法。"大灰狼"神出鬼沒,誰都沒有見過但是誰都害怕,門關着都可以進門吃不睡覺 的小孩,這不分明是一個"兇神"嗎?"你好好寫作業,帶你去遊樂園",這又仿佛基督教 說"行善者上天堂"。而孔子的方法則不是這樣簡單的威脅利誘,而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 行為習慣。禮儀風俗就是手段,一旦行為習慣養成了,孩子很自然地就會這樣做,這就是他 的第二本能了。
  這種用風俗儀式來改進人格的方法,還不僅僅是能形成一個好習慣而已。根據心理學原理, 儀式性行為會自然地帶來相應的感受和情緒,日久天長可以使人的性情都隨後改變。心理咨 詢中,對一些有抑鬱情緒的人,有時可以做一個很簡單的調節,那就是讓他模仿一個快樂的 人,盡可能準確地像一個快樂的人一樣笑,像一個快樂的人一樣手舞足蹈,他就會發現自己 的情緒開始好起來了。對不自信的人,我們讓他模仿一個自信的人,讓他挺胸擡頭,讓他大 聲說話,讓他眼睛正視前方,他也會發現自信的感覺出現了。儒傢使用禮儀,也是同樣的一 種心理策略,讓孩子用尊稱對長輩說話,則會增加對長輩的尊敬;把傢裏打掃幹淨,可以增 加一個人做事踏實認真的態度。明代《朱子傢訓》中,第一句話就是"清晨即起,灑掃庭除 ,務要幹淨",那並不是因為他傢雇不起清潔工。
  三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我們心理學家能和社會學家聯合起來,收集、總結並詳細地分析我國的 各種節慶的禮儀和風俗,弄清楚這些禮儀風俗的象徵意義,對心理和對性格的影響。然後我 們再根據民族性改善的需要,以及現代生活中的新特點,研究如何對原來的風俗作一些非常 慎重的調整,並推廣這些新的風俗和禮儀,那對我們改造中國民族性的作用,纔是實實在在 的呢。
  看看春運高峰期火車站擁擠的人群,你就不能不感嘆風俗禮儀的巨大力量。如果誰不知道什 麽是傳統,我們不妨讓他看看這情景,這就是傳統。這像候鳥一樣密集成群的人是去哪裏? 回傢!不錯,但不僅僅是回現實中的傢,更是回"民族傳統"這個精神傢園。如果我們能把 陳舊的精神傢園好好清掃修補一下,回傢的人們就會有更多的幸福。
  
  附記:
  此文寫於2007年,發表時是2008年,南方大雪成災,鐵路不通。而即使在如此 艱難的時候,我們依舊可以看到,20多萬人等待在廣州火車站,在饑寒交迫中等待着回傢的 機會。這些人中,有些是可以不用這樣做的,但是他們不願失去春節回傢的一點點希望,一 聽說火車可能通車,馬上就會趕來火車站。民俗的力量之大,真是讓我們感嘆又感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自序:老古董店裏的清理(1)第2節:自序:老古董店裏的清理(2)
第3節:青出於藍而殺死藍:賊老師的兩難處境第4節:法與道:《太極張三豐》中的文化衝突(1)
第5節:法與道:《太極張三豐》中的文化衝突(2)第6節:在巔峰時崩潰:法傢式人物和事業的宿命(1)
第7節:在巔峰時崩潰:法傢式人物和事業的宿命(2)第8節:不擇手段要成功:嬴政文化的流毒(1)
第9節:不擇手段要成功:嬴政文化的流毒(2)第10節:不擇手段要成功:嬴政文化的流毒(3)
第11節:不擇手段要成功:嬴政文化的流毒(4)第12節:不擇手段要成功:嬴政文化的流毒(5)
第13節:壓迫與拯救:孟薑女為什麽哭長城(1)第14節:壓迫與拯救:孟薑女為什麽哭長城(2)
第15節:壓迫與拯救:孟薑女為什麽哭長城(3)第16節:培養一個愛女人的傳統
第17節:人定勝天:二十億老鼠闖洞庭的故事(1)第18節:人定勝天:二十億老鼠闖洞庭的故事(2)
第19節:"從一而終"對誰有好處(1)第20節:"從一而終"對誰有好處(2)
第21節:"從一而終"對誰有好處(3)第22節:"從一而終"對誰有好處(4)
第23節:無私奉獻:吃人肉的故事(1)第24節:無私奉獻:吃人肉的故事(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