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儒林外史会校会评本   》 第三十七回 祭先圣南京修礼 送孝子西蜀寻亲      Wu Jingzi

  话说虞博士出来会了这几个人,大家见礼坐下。迟衡山道:“晚生们今日特来,泰伯祠大祭商议主祭之人。公中说,祭的是大圣人,必要个贤者主祭,方为不愧。齐评:全书之骨所以特来公请老先生。”虞博士道:“先生这个议论,我怎么敢当?只是礼乐大事,自然也愿观光。请问定在几时?”迟衡山道:“四月初一日。先一日就请老先生到来祠中斋戒一宿,以便行礼。”虞博士应诺了,拿茶与众位吃。
  吃过,众人辞了出来,一齐到杜少卿河房里坐下。迟衡山道:“我们司事的人只怕还不足。”杜少卿道:“恰好敝县来了一个敝友。”便请出臧荼与众位相见,天二评:好货一齐作了揖。迟衡山道:“将来大祭也要借先生的光。”臧蓼斋道:“愿观盛典。”说罢,作别去了。
  到三月二十九日,迟衡山天二评:此下全写姓名不用别號,鄭重其事也。然则此「迟衡山」宜稱迟均约齐杜仪、马静、季萑、金东崖、卢华士、辛东之、蘧来旬、余夔、卢德、虞感祁、诸葛佑、景本蕙、郭铁笔、萧鼎、储信、伊昭、季恬逸、金寓刘、宗姬、武书、臧荼,黄评:以后全写姓名,不写号,重其事也一齐出了南门。随即庄尚志也到了。众人看那泰伯祠时:几十层高坡上去,一座大门,左边是省牲之所;大门过去,一个大天井;又几十层高坡上去,三座门;进去一座丹墀。左右两廊,奉着从祀历代先贤神位;中间是五间大殿,殿上泰伯神位,面前供桌、香炉、烛台;殿后又一个丹墀,五间大楼,左右两旁,一边三间书房。众人进了大门,见高悬着金字一匾“泰伯之祠”,黄评:泰伯祠须大写一番,亦郑重其事从二门进东角门走,循着东廊一路走过大殿,抬头看楼上,悬着金字一匾“习礼楼”三个大字。天二评:泰伯祠宜细写一遍,以昭郑重众人在东边书房内坐了一会。迟衡山天二评:亦当作迟均同马静、武书、蘧来旬开了楼门,同上楼去,将乐器搬下楼来,堂上的摆在堂上,堂下的摆在堂下。堂上安了祝版,香案旁树了麾,堂下树了庭燎,二门旁摆了盥盆、盥帨。
  金次福、鲍廷玺两人领了一班司球的、司琴的、司瑟的、司管的、司鼗鼓的、司柷的、司敔的、司笙的、司镛的、司萧的、司编钟的、司编罄的,和六六三十六个佾舞的孩子,进来见了众人。迟衡山把龠、翟交与这些孩子。下午时分,虞博士到了。庄绍光、迟衡山、马纯上、杜少卿迎了进来。天二评:名字杂出,此作者疏忽处吃过了茶,换了公服,四位迎到省牲所去省了牲。众人都在两边书房里斋宿。
  次日五鼓,把祠门大开了。众人起来,堂上、堂下、门里、门外、两廊,都点了灯烛,庭燎也点起来。迟衡山先请主祭的博士虞老先生,亚献的征君庄老先生;请到三献的,众人推让,说道:“不是迟先生,就是杜先生。”迟衡山道:“我两人要做引赞。马先生系浙江人,请马纯上先生三献。”黄评:论三献原应迟、杜二位,特以之做引赞,故推马二先生,以文字不可板故耳。天二评:众人推让固公论也,然迟、杜是倡祭之人,无自为三獻之理,故特推馬二先生。序法平中带侧,读者自见。然细思此時除馬二先生外更无足当三献者马二先生再三不敢当,众人扶住了马二先生,同二位老先生一处。迟衡山、杜少卿先引这三位老先生出去,到省牲所拱立。迟衡山、杜少卿回来,请金东崖先生大赞,请武书先生司麾,请臧荼先生司祝,请季萑先生、辛东之先生、余夔先生司尊,请蘧来旬先生、卢德先生、虞感祁先生司玉,请诸葛佑先生、景本蕙先生、郭铁笔先生司帛,请萧鼎先生、储信先生、伊昭先生司稷,请季恬逸先生、金寓刘先生、宗姬先生司馔。齐评:叙次歷落如行阵,一步不乱,兼有古色古香请完,命卢华士跟着大赞金东崖先生,将诸位一齐请出二门外。黄评:卢华士乃副赞,与大赞左右立,不开口,吾乡俗语戏谓之死人
  当下祭鼓发了三通,金次福、鲍廷玺两人领着一班司球的、司琴的、司瑟的、司管的、司鼗鼓的、司柷的、司敔的、司笙的、司镛的、司箫的、司编钟的、司编罄的,和六六三十六个佾舞的孩子,都立在堂上堂下。
  金东崖先进来到堂上,卢华士跟着。金东崖站定,赞道:“执事者,各司其事!”齐评:总領一句,以下逐件分写,堂哉皇哉,是全书大手笔这些司乐的都将乐器拿在手里。金东崖赞:“排班。”司麾的武书,引着司尊的季萑、辛东之、余夔,司玉的蘧来旬、卢德、虞感祁,司帛的诸葛佑、景本蕙、郭铁笔,入了位,立在丹墀东边;引司祝的臧荼上殿,立在祝版跟前;引司稷的萧鼎、储信、伊昭,司馔的季恬逸、金寓刘、宗姬,入了位,立在丹墀西边。武书捧了麾,也立在西边众人下。金东崖赞:“奏乐。”堂上堂下乐声俱起。金东崖赞:“迎神。”迟均、杜仪各捧香烛,向门外躬身迎接。金东崖赞:“乐止。”堂上堂下一齐止了。
  金东崖赞:“分献者就位。”迟均、杜仪出去引庄征君、马纯上进来,立在丹墀里拜位左右两边。金东崖赞:“主祭者就位。”迟均、杜仪出去引虞博士上来,立在丹墀里拜位中间。迟均、杜仪一左一右,立在丹墀埠里香案旁。黄评:此处系引赞在香案傍赞礼,大赞不赞也,阅者须记清迟均赞:“盥洗。”同杜仪引主祭者盥洗了上来。迟均赞:“主祭者诣香案前。”香案上一个沉香筒,里边插着许多红旗。杜仪抽一枝红旗在手,上有“奏乐”二字。虞博士走上香案前。迟均赞道:黄评:此亦引赞赞礼“跪。升香。灌地。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复位。”杜仪又抽出一枝旗来:“乐止。”金东崖赞:黄评:此处始是大赞重开口“奏迎神之乐。”金次福领着堂上的乐工奏起乐来,奏了一会,乐止。
  金东崖赞:“行初献礼。”黄评:初献卢华士在殿里抱出一个牌子来,上写“初献”二字。迟均、杜仪引着主祭的虞博士,武书持麾在迟均前走。三人从丹墀东边走,引司尊的季萑、司玉的蘧来旬、司帛的诸葛佑一路同走,引着主祭的从上面走;走过西边,引司稷的萧鼎、司馔的季恬逸,引着主祭的从西边下来,在香案前转过东边上去。进到大殿,迟均、杜仪立于香案左右。季萑捧着尊、蘧来旬捧着玉、诸葛佑捧着帛立在左边,萧鼎捧着稷、季恬逸择着馔立在右边。迟均赞:“就位。跪。”虞博士跪于香案前。黄评:此在香案前,又是引赞赞礼,后仿此迟均赞:“献酒。”季萑跪着递与虞博士献上去。迟均赞:“献玉。”蘧来旬跪着递与虞博士献上去。迟均赞:“献帛。”诸葛佑跪着递与虞博士献上去。迟均赞:“献稷。”萧鼎跪着递与虞博士献上去。迟均赞:“献馔。”季恬逸跪着递与虞博士献上去。献毕,执事者退了下来。迟均赞:“拜,兴;拜,兴;拜,兴;拜,兴。”
  金东崖赞:“一奏至德之章,舞至德之容。”黄评:奏乐仍是大赞开口。齐评:三段关目堂上乐细细奏了起来。那三十六个孩子,手持龠、翟,齐上来舞。乐舞已毕。金东崖赞:“阶下与祭者皆跪。读祝文。”臧荼跪在祝版前,将祝文读了。金东崖赞:“退班。”迟均赞:“平身。复位。”武书、迟均、杜仪、季萑、蘧来旬、诸葛佑、萧鼎、季恬逸引着主祭的虞博士,从西边一路走了下来。虞博士复归主位,执事的都复了原位。
  金东崖赞:“行亚献礼。”黄评:亚献卢华士又走进殿里去抱出一个牌子来,上写“亚献”二字。迟均、杜仪引着亚献的庄征君到香案前。迟均赞:“盥洗。”同杜仪引着庄征君盥洗了回来。武书持麾在迟均前走。三人从丹墀东边走,引司尊的辛东之、司玉的卢德、司帛的景本蕙一路同走,引着亚献的从上面走;走过西边,引司稷的储信、司馔的金寓刘,引着亚献的又从西边下来,在香案前转过东边上去。进到大殿,迟均,杜仪立于香案左右。辛东之捧着尊、卢德捧着玉、景本蕙捧着帛立在左边,储信捧着稷、金寓刘捧着馔立在右边。迟均赞:“就位。跪。”庄征君跪于香案前。迟均赞:“献酒。”辛东之跪着递与庄征君献上去。迟均赞:“献玉。”卢德跪着递与庄征君献上去。迟均赞:“献帛。”景本蕙跪着递与庄征君献上去。迟均赞:“献稷。”储信跪着递与庄征君献上去。迟均赞:“献馔。”金寓刘跪着递与庄征君献上去。各献毕,执事者退了下来。迟均赞:“拜,兴;拜,兴;拜,兴;拜,兴。”
  金东崖赞:“二奏至德之章,舞至德之容。”堂上乐细细奏了起来。那三十六个孩子手持龠、翟,齐上来舞。乐舞已毕。金东崖赞:“退班。”迟均赞:“平身。复位。”武书、迟均、杜仪、辛东之、卢德、景本蕙、储信、金寓刘引着亚献的庄征君,从西边一路走了下来。庄征君复归了亚献位,执事的都复了原位。
  金东崖赞:“行终献礼。”黄评:终献卢华士又走进殿里去抱出一个牌子,上写“终献”二字。迟均、杜仪引着终献的马二先生到香案前。迟均赞:“盥洗。”同杜仪引着马二先生盥洗了回来。武书持麾在迟均前走。三人从丹墀东边走,引司尊的余夔、司玉的虞感祁、司帛的郭铁笔一路同走,引着终献的从上面走;走过西边,引司稷的伊昭、司馔的宗姬,引着终献的又从西边下来,在香案前转过东边上去。进到大殿,迟均、杜仪立于香案左右。余夔捧着尊、虞感祁捧着玉、郭铁笔捧着帛立在左边,伊昭捧着稷、宗姬捧着馔立在右边。迟均赞:“就位。跪。”马二先生跪于香案前。迟均赞:“献酒。”余夔跪着递与马二先生献上去。迟均赞:“献玉。”虞感祁跪着递与马二先生献上去。迟均赞:“献帛。”郭铁笔跪着递与马二先生献上去。迟均赞:“献稷。”伊昭跪着递与马二先生献上去。迟均赞:“献馔。”宗姬跪着递与马二先生献上去。献毕,执事者退了下来。迟均赞:“拜,兴;拜,兴;拜,兴;拜,兴。”
  金东崖赞:“三奏至德之章,舞至德之容。”堂上乐细细奏了起来。那三十六个孩子手持龠、翟,齐上来舞。乐舞已毕。金东崖赞:“退班。”迟均赞:“平身。复位。”武书、迟均、杜仪、余夔、虞感祁、郭铁笔、伊昭、宗姬引着终献的马二先生,从西边一路走了下来。马二先生复归了终献位,执事的都复了原位。
  金东崖赞:“行侑食之礼。”迟均、杜仪又从主祭位上引虞博士从东边上来,香案前跪下。金东崖赞:“奏乐。”堂上堂下乐声一齐大作。乐止。迟均赞:“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金东崖赞:“退班。”迟均、杜仪引虞博士从西边走下去,复了主祭的位。迟均、杜仪也复了引赞的位。金东崖赞:“撤馔。”黄评:撤馔杜仪抽出一枝红旗来,上有“金奏”二字,当下乐声又一齐大作起来。迟均、杜仪从主位上引了虞博士,奏着乐,从东边走上殿去,香案前跪下。迟均赞:“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金东崖赞:“退班。”迟均、杜仪引虞搏士从西边走下去,复了主祭的位。迟均、杜仪也复了引赞的位。杜仪又抽出一枝红旗来:“止乐。”金东崖赞:“饮福受胙。”黄评:饮福受胙迟均、杜仪引主祭的虞博士、亚献的庄征君、终献的马二先生,都跪在香案前,饮了福酒,受了胙肉。金东崖赞:“退班。”三人退下去了。金东崖赞:“焚帛。”黄评:焚帛司帛的诸葛佑、景本蕙、郭铁笔一齐焚了帛。金东崖赞:“礼毕。”黄评:礼毕众人撤去了祭器、乐器,换去了公服,齐往后面楼下来。金次福、鲍廷玺带着堂上堂下的乐工和佾舞的三十六个孩子,都到后面两边书房里来。
  这一回大祭,天二评:不可无此结束,与前首尾相称主祭的虞博士,亚献的庄征君、终献的马二先生,共三位;齐评:復用总結一遍,的是史记体例大赞的金东崖,副赞的卢华士,司柷的臧荼,共三位;引赞的迟均、杜仪,共二位;司麾的武书一位;司尊的季萑、辛东之、余夔,共三位;司玉的蘧来旬、卢德、虞感祁,共三位;司帛的诸葛佑、景本蕙、郭铁笔,共三位;司稷的萧鼎、储信、伊昭,共三位;司馔的季恬逸、金寓刘、宗姬,共三位;金次福、鲍廷玺二人领着司球的一人、司琴的一人、司瑟的一人、司管的一人、司鼗鼓的一人、司柷的一人、司敔的一人、司笙的一人、司镛的一人、司箫的一人、司编钟的、司编罄的二人;和佾舞的孩子共是三十六人。通共七十六人。黄评:一大总结
  当下厨役开剥了一条牛、四副羊,和祭品的肴馔菜蔬都整治起来,共备了十六席。楼底下摆了八席,二十四位同坐。两边书房摆了八席,款待众人。黄评:小说而真用古礼古乐连篇累牍以写之,非小说。此段看似繁重,其实皆文公家礼,吾乡丧祭所常用者也。足见作者相体裁衣斟酌尽善,盖非此不足以称大祭,而又一目了然,令人望而生厌,煞费苦心吃了半日的酒,虞博士上轿先进城去。这里众位也有坐轿的,也有走的。见两边百姓扶老携幼,挨挤着来看,欢声雷动。马二先生笑问:“你们这是为甚么事?”众人都道:“我们生长在南京,也有活了七八十岁的,从不曾看见这样的礼体,听见这样的吹打!天二评:又写旁观一层作余波,神完气足老年人都说这位主祭的老爷是一位神圣临凡,所以都争着出来看。”众人都欢喜,一齐进城去了。
  又过了几日,季萑、萧鼎、辛东之、金寓刘来辞了虞博士,回扬州去了。马纯上同蘧駪夫到河房里来辞杜少卿,要回浙江。二人走进河房,见杜少卿、臧荼又和一个人坐在那里。蘧駪夫一见,就吓了一跳,心里想道:“这人便是在我娄表叔家弄假人头的张铁臂!黄评:至此始写明张铁臂他如何也在此?”彼此作了揖。张铁臂见蘧駪夫,也不好意思,脸上出神。天二评:大祭后忽接此一節,如天外奇峰。在天長時未表明張俊民即張铁臂,故于此补出。张铁臂少有武艺,此后將写郭孝子、萧云仙,特为此返照入江之笔吃了茶,说了一会辞别的话,马纯上、蘧駪夫辞了出来。杜少卿送出大门。蘧駪夫问道:“这姓张的,世兄因如何和他相与?”杜少卿道:“他叫做张俊民。他在敝县天长住。”蘧駪夫笑着把他本来叫做张铁臂,在浙江做的这些事,略说了几句,齐评:回应前文正可见其不凡耳说道:“这人是相与不得的,少卿须要留神。”杜少卿道:“我知道了。”两人别过自去。杜少卿回河房来问张俊民道:“俊老,你当初曾叫做张铁臂么?”黄评:直问出来,毕竟是豪张铁臂红了脸道:“是小时有这个名字。”别的事含糊说不出来。杜少卿也不再问了。张铁臂见人看破了相,也存身不住,过几日,拉着臧蓼斋回天长去了。萧金铉三个人,欠了店账和酒饭钱,不得回去,来寻杜少卿耽带。杜少卿替他三人赔了几两银子,三人也各回家去了。宗先生要回湖广去,拿行乐来求杜少卿题。杜少卿当面题罢,送别了去。黄评:一一归结,并张俊民亦了之,以在天长未曾表明即张铁臂也
  恰好遇着武书走了来,杜少卿道:“正字兄,许久不见,这些时在那里?”武书道:“前日监里六堂合考,小弟又是一等第一。”天二评:浮气未除杜少卿道:“这也有趣的紧!”武书道:“倒不说有趣,内中弄出一件奇事来。”杜少卿道:“甚么奇事?”武书道:“这一回朝廷奉旨要甄别在监读书的人,所以六堂合考。那日上头吩咐下来,解怀脱脚,认真搜检,天二评:解怀脱脚、认真搜检,果可以得士乎哉就和乡试场一样。考的是两篇“四书”,一篇经文,有个习《春秋》的朋友,竟带了一篇刻的经文进去。他带了也罢,上去告出恭,就把这经文夹在卷子里,送上堂去。天幸遇着虞老师值场,大人里面也有同虞老师巡视。虞老师揭卷子,看见这文章,忙拿了藏在靴桶里。巡视的人问是甚么东西,虞老师说不相干。等那人出恭回来,悄悄递与他:‘你拿去写。天二评:此则值场的幫人传递矣,殊可不必但是你方才上堂,不该夹在卷子里拿上来。幸我看见,若是别人看见,怎了?’那人吓了个臭死。发案发在二等,走来谢虞老师。虞老师推不认得,说:‘并没有这句话。你想是昨日错认了,并不是我。’天二评:此節却好,然亦不足为奇事那日小弟恰好在那里谢考,亲眼看见。那人去了,我问虞老师:‘这事老师怎的不肯认?难道他还是不该来谢的?’虞老师道:“读书人全要养其廉耻,他没奈何来谢我。我若再认这话,他就无容身之地了。’黄评:前待犯赌监生亦即此意。齐评:立身待物,能见其大小弟却认不的这位朋友,彼时问他姓名,虞老师也不肯说。先生,你说这一件事奇事可是难得?”杜少卿道:“这也是老人家常有的事。”齐评:答语乃是加倍写法。天二评:何足为奇。武书徒以淺衷窥虞博士耳
  武书道:“还有一件事更可笑的紧!他家世兄赔嫁来的一个丫头,他就配了姓严的管家了。那奴才看见衙门清淡没有钱寻,前日就辞了要去。虞老师从前并不曾要他一个钱,白白把丫头配了他。他而今要领丫头出去,要是别人,就要问他要丫头身价,不知要多少。虞老师听了这话说道:‘你两口子出去也好。只是出去,房钱、饭钱都没有。’又给了他十两银子打发出去,随即把他荐在一个知县衙门里做长随。天二评:此僕是杨家借来,此婢是祁家赠嫁,待之厚正是重其来头你说好笑不好笑?”天二评:好笑者笑虞博士之呆也杜少卿道:“这些做奴才的有甚么良心。但老人家两次赏他银子,并不是有心要人说好,所以难得。”天二评:少卿真能知博士者。黄评:又补写博士余事,使人知其不愧书中第一人当下留武书吃饭。
  武书辞了出去,才走到利涉桥,遇见一个人,头戴方巾,身穿旧布直裰,腰系丝绦,脚下芒鞋,身上掮着行李,花白胡须,憔悴枯槁。那人丢下行李,向武书作揖。黄评:递到郭孝子武书惊道:“郭先生!自江宁镇一别,又是三年,一向在那里奔走?”天二评:又一出落法。祭泰伯祠后特出郭孝子,知作者寓意所在那人道:“一言难尽!”武书道:“请在茶馆里坐。”当下两人到茶馆里坐下。那人道:“我一向因寻父亲,走遍天下。从前有人说是在江南,所以我到江南。这番是三次了。而今听见人说不在江南,已到四川山里削发为僧去了,我如今就要到四川去。”天二评:此却周到武书道:“可怜!可怜!但先生此去万里程途,非同容易。我想西安府里有一个知县,姓尤,是我们国子监虞老先生的同年,如今托虞老师写一封书子去,是先生顺路。倘若盘缠缺少,也可以帮助些须。”那人道:“我草野之人,我那里去见那国子监的官府?”武书道:“不妨。这里过去几步就是杜少卿家,先生同我到少卿家坐着,我去讨这一封书。”那人道:“杜少卿?可是那天长不应征辟的豪杰么?”天二评:祇是不应徵辟,未见便是豪傑。黄评:写少卿辞征辟无人不知武书道:“正是。”那人道:“这人我倒要会他。”便会了茶钱,同出了茶馆,一齐来到杜少卿家。
  杜少卿出来相见作揖,问:“这位先生尊姓?”武书道:“这位先生姓郭名力,字铁山,黄评:出姓名二十年走遍天下,寻访父亲,有名的郭孝子。”齐评:好个头衔杜少卿听了这话,从新见礼,奉郭孝子上坐。便问:“太老先生如何数十年不知消息?”郭孝子不好说。武书附耳低言说:“曾在江西做官,降过宁王,所以逃窜在外。”黄评:不意王惠有此子杜少卿听罢骇然。因见这般举动,心里敬他,说罢,留下行李。“先生权在我家住一宿,明日再行。”郭孝子道:“少卿先生豪杰,天下共闻,我也不做客套,竟住一宵罢。”天二评:直爽杜少卿进去和娘子说,替郭孝子浆洗衣服,黄评:细治办酒肴款待他,出来陪着郭孝子。武书说起要问虞博士要书子的话来,杜少卿道:“这个容易。郭先生在我这里坐着,我和正字去要书子去。”只因这一番,有分教:用劳用力,不辞虎窟之中;远水远山,又入蚕丛之境。毕竟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卧评】
  此篇古趣磅礴,竟如出自叔孙通、曹褒之手,觉集贤学士萧嵩辈极力为之,不过如此。堂哉,皇哉,侯其祎而。黄评:此评甚迂,不过相题立言而已,何必过赞?
  内中司事的人,一一皆阅者之所烂熟,布局之妙,莫与京矣。黄评:此作者苦心
  本书至此卷,是一大结束。名之曰儒林,盖为文人学士而言。篇中之文人学士,不为少矣。前乎此,如莺脰湖一会,是一小结束;西湖上诗会,是又一小结束。黄评:西湖诗会何足道?当举莫愁湖为是,然亦算不得结束至此如云亭,梁甫,而后臻于泰山。譬之作乐,盖八音繁会之时,以后则慢声变调而已。
  【天二评】
  大祭后接写郭孝子何也?泰伯之事太王,視于无形,听于无声,三以天下让,宗廟享之,子孫保之,德之至极,孝之至极也。接写郭孝子正其寓意处。由武书引入者,武书亦孝子也。郭孝子才是书中第一人,而未与大祭,意在言外。
  據金跋,雨花臺祠凡祀先賢二百三十人。而此獨举泰伯者,泰伯青宫冢嗣而潜逃避位,如棄敝屣,其于功名富貴无介意。《儒林外史》除虞、莊、杜、遲諸人,皆不免切切于此,此番大祭亦居然繫名其間,得无文不对题?亦作者寓意所在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关于会校
关于会评
序跋
第一回 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第二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第四回 荐亡斋和尚契官司 打秋风乡绅遭横事
第五回 王秀才议立偏房 严监生疾终正寝
第六回 乡绅发病闹船家 寡妇含冤控大伯
第七回 范学道视学报师恩 王员外立朝敦友谊
第八回 王观察穷途逢世好 娄公子故里遇贫交
第九回 娄公子捐金赎朋友 刘守备冒姓打船家
第十回 鲁翰林怜才择婿 蓬公孙富室招亲
第十一回 鲁小姐制义难新郎 杨司训相府荐贤上
第十二回 名士大宴莺脰腹溯 侠客虚设人头会黄评:“莺脰”对“人头”,奇而趣
第十三回 蘧駪夫求贤问业 马纯上仗义疏财
第十四回 蘧公孙书坊送良友 马秀才山洞遇神仙
第十五回 葬神仙马秀才送丧 思父母匡童生尽孝黄评:“葬神仙”三字妙
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黄评:真以孝子许,重惜之也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黄评:潘三不良,然于匡二则良朋也 潘自业横遭祸事黄评:自作孽也
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
第二十一回 冒姓字小子求名 念亲戚老夫卧病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