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 》 大話方言 》
東邊日出西邊雨(1)
易中天 Yi Zhongtian
日本人的本事也不小。
日本人是很能學習和吸取外來文化的。當年,他們跑到中國來,學了不少東西去,連文字都是從中國進口。明治維新以後,日本人以西洋為師,一大堆先前聞所未聞的新名詞涌入日本,頗有些應接不暇。他們的辦法,是用從中國藉來的漢字去對付,反正藉一回是藉,藉兩回也是藉,一客不煩二主,幹脆一藉到底。
具體說來,方式又有好幾種。
最便當的方式當然是用現成的漢語詞彙來意譯,比如文化(culture)、文明(civilization)、革命(revolution)、經濟(economics)。這些詞,中國老早就有,但意思不同或不完全相同。比如文化的意思是文治教化。西漢劉嚮《說苑》的《指武》篇說:“聖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後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那意思是說,咱們是“禮義之邦”,從來不興隨便動武的。先用“文”(文明)去“化”(教化)你,要是“化”了幾回還是老樣子,不肯改過來,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顯然,這裏說的“文化”,就有些“和平演變”的意思,和現在所謂“文化”滿不是一回事。此外,文明的原意是文採光明,經濟的原意是經世濟民,革命的原意是變革天命,也就是改朝換代,即《周易》所謂“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也和現在的意思不一樣。
·日本人是很能學習和吸取外來文化的。
如果沒有現成的詞彙,日本人就會用漢字造一個出來,比如歷史(history)、辯證法(dialect)、共産主義(communism)。這些字都是中國有的,這些詞卻是日本人造的。科學、原則、政策、單位、對象、條件、成分、關係、係統、意識、觀念、概念、目的、意圖、代表、前提、現象、背景、現實等等也是。日本人不但造詞,還造字,比如“癌”和“腺”就是日本人造的。還有呎(英尺)、(毫米)、浬(海裏)、瓩(千瓦)也是。
這幾種方法,日本人在搞翻譯時,是綜合運用的。比如漢語中原本有“精神”這個詞,意思是精氣和神明,那就用來翻譯spirit好了。但與spirit相對的matter卻沒有現成的漢語詞彙可用,便發明一個“物質”。此外,相對與絶對、具體與抽象,也如此。相對和具體這兩個詞,是中國原有的,本義是“相嚮而對”和“具有全體”。adsolute既然和“相對”(相嚮而對)相反,自然是“絶對”(絶無所對)。照此邏輯,則與“具體”相對的,就應該是“抽體”,怎麽是“抽象”呢?原來,日本人已先把concrete翻譯為“具象”了。其實,抽象和具象,我們也仍在使用,衹不過主要用於美術領域罷了。
老實說,接觸西方文化,日本人也未必就比我們早,態度卻要積極得多。為了富國強兵,他們甚至主張吃面包喝牛奶,和洋人通婚。引進些西洋名詞,自然更是不在話下。於是,等到中國人也要引進時,日本人已經翻譯過了。那就省點事,照抄過來,免得再費“精神”。早年《海國圖志》(這本書是魏源受林則徐委托編的)中翻譯過的那些名詞,則衹剩下地球、赤道、公司、蠃絲釘幾種。
日本人並不光是用漢字做翻譯,也用漢字搞創造。希望、場合、方針、權威、支部、宗教、派出所、處女作、化妝品等等,還有取締、引渡、見習、手續,也都是日本人的發明創造,現在中國人用起來也都得心應手。日本人從中國人這裏學去了漢字,又用這漢字造了詞來供中國人使用,可真有點“出口轉內銷”的味道;而中國人既從日本“進口”辯證法(西文日譯),又從日本“進口”派出所(漢字日文),則是地地道道的“東扯西拉”。
其實日本人的這種本事也是從中國人這裏學過去的。當年中國人翻譯西域和佛教名詞,用的就是諸如此類的辦法。比如過去、現在、未來,就是佛教名詞。過去即前世,現在即現世,未來即來世,合起來叫“三世”,也叫“三際”(前際、中際、後際)。俗話說一個人嘴饞,就說“前世沒吃過”;說活該,就說“現世現報”;說感恩戴德,就說“來世變牛變馬也要報答”,這都是受佛教的影響。中國原先也有過去、現在、未來,但那是詞組,不是單詞,意思也不一樣。現在是此刻存在,未來是尚未到來,過去則是從某一時空點移到另一時空點。不過,“過”和“去”都有不再存在的意思,比如事過境遷、去年今日等等。所以,把“過”和“去”合成“過去”,用來翻譯“前世”,也還“過得去”。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易中天:話說說話(1) | 易中天:話說說話(2) | 目錄 | 南方與北方(1) | 南方與北方(2) | 南腔與北調(1) | 南腔與北調(2) | 方言與官話(1) | 方言與官話(2) | 誰跟誰學(1) | 誰跟誰學(2) | 多樣與統一(1) | 多樣與統一(2) | 再說南方(1) | 再說南方(2) | 再說北方(1) | 再說北方(2) | 南徵北戰(1) | 南徵北戰(2) | 英雄與美人(1) | 英雄與美人(2) | 行盡瀟湘到洞庭(1) | 行盡瀟湘到洞庭(2) | 吳楚東南坼(1)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