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竜臥紫禁城   》 第40節:第三章 "忽智忽愚"的一言堂(12)      李濤 Li Tao    薑曉東 Jiang Xiaodong

  陸炳,錦衣衛指揮使,位至左都督,又加太保兼少傅,是明朝歷史上鮮有的位高權重的錦衣衛管理者。此人圓滑姦詐,貪婪無度,臭名遠揚,憑着一身諂媚功夫博得了嚴嵩和首輔夏言的喜愛,但因私自捶殺兵馬指揮,而被御史上書彈劾。夏言本來與陸炳私交甚好,但是陸炳犯下大錯,而且朝堂之上一片彈劾聲,夏言正義凜然,擬定詔書準備將陸炳逮捕歸案。陸炳無奈之下衹能帶着3000兩黃金嚮夏言求情,哪知夏言固執得很,拒絶受賄。陸炳由此對夏言生出極大的怨恨,但是首輔不肯罷手自己就是死路一條,於是第二次登門夏府,伏地痛哭,央求首輔留情。夏言又心一軟,將此事不瞭瞭之,但是陸炳並沒有感恩戴德,而是由恩生恨,徹底站在嚴嵩一邊,伺機扳倒夏首輔。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大明邊界出現好轉,山西總督曾銑數次帶兵擊敗入侵河套地區掠奪的蒙古部落。河套地區水美草肥是極佳的放牧地區,而且還是重要的戰略要地,基於這種情況曾銑上書嘉靖,提出恢復河套地區的計劃,永逐蒙古賊寇。夏言覺得一來此事可以穩定邊疆,二來可以憑此事彰顯自己的才能,於是便極力舉薦曾銑,勸諫皇帝恢復河套。嘉靖帝同各朝皇帝一樣,都有心開拓疆土,便準備按照夏言和曾銑的計劃,開兵動武。但是,一旦邊界開戰,勝負難測,這讓沉迷道教的皇帝産生了猶豫。
  嚴嵩立即察覺到了皇帝的猶豫,便馬上進言表示不可輕易動兵,並拿出了土木之變來例證。皇帝被嚴嵩一說,心裏十分後悔,並在心裏埋怨夏言太過輕率。夏首輔不知道嘉靖帝已經後悔,不停地上言催兵,還要求賜予曾銑誓書禦劍,賦予他"專戮節帥"的大權,來保證軍事行動順利進行。嘉靖帝看完奏章,更加厭惡夏言。
  是時,北京突然颳起大風,澄城山地震山崩,嘉靖帝認為這是上天警告自己不要動武,便徹底放棄了恢復河套的計劃。其實,當年夏天,陝西已經出現了地震等自然災害,衹不過這些地方官上呈的奏摺都被嚴嵩扣留下來等待合適的時機再呈交給皇帝。此時,北京突興大風,嚴嵩順勢將這些扣留的奏摺一並呈上。嘉靖帝哪裏知道這是早前發生的事,還以為興兵之事招致天怒,急忙詢問嚴嵩有何方法可轉危為安。
  嚴嵩瞅準時機,立即跪下展開了自我批評,說恢復河套的計劃其實是夏言出於好大喜功的心態纔擬定的,如今天怒人怨,而自己因為怯於夏言勢力,一直沒有據實以報,請皇上先處罰他的失職之罪。嘉靖帝聽罷,不但沒有處罰,反而非常感激嚴嵩的忠誠,同時也憎恨夏言和曾銑為求功不惜勞民傷財。
  陸炳此時也等到了報復機會,上疏斥責夏言與曾銑勾結,謊報軍情,導致邊關緊張。接着反對開兵邊疆的言論蜂擁而至,原先力言支持夏言的官員也紛紛倒戈相嚮。朝堂之上一片反對聲,嘉靖帝也順水推舟,將此事作罷。夏言見朝中風嚮急轉,便上疏為自己辯解,稱嚴嵩在閣中還贊成起兵河套,然而此刻卻把罪責推在自己身上,這是嚴嵩在報復。嘉靖帝已經認定了夏言別有用心,怎麽會聽他辯解,於是將其一頓怒斥,並命錦衣衛把陝西曾銑押入京師。陸炳乘機與嚴嵩的心腹一起捏造了邊臣嚮輔臣行賄和結交近侍的罪名,殺掉了曾銑。曾銑是個有德有纔的軍事奇才,他上疏勸諫恢復河套沒有錯,相信夏言也沒有錯,錯衹在他生不逢時。一直到隆慶年間,曾銑纔得以平反。
  不久之後,夏言被剝奪了首輔身份,以尚書身份退休還傢。本來想着頤養天年,卻在行至通州時聽到了曾銑的死訊,夏言這纔明白,嚴嵩一黨並不是讓自己丟官回傢那麽簡單,而是要斬草除根,要自己的性命。為了保命,夏言上疏給嘉靖帝再次為自己申辯,稱這一切都是嚴嵩陷害於他。到這個時候夏言還是不明白皇帝在想什麽,他就是需要像嚴嵩這樣的人,來保證自己的為所欲為。夏言的這道奏摺無疑變成了自己的催命符,嘉靖帝勃然大怒與群臣商議如何將夏言治罪。當然大臣之中還是有一些人保留了珍貴的正義感,刑部尚書就是這樣可貴的一位,他搬出了大明律來為夏言開脫,豈料嘉靖帝卻斥責其依附夏言。屋漏偏逢連夜雨,蒙古人偏挑在這個時候犯境,嚴嵩立即進言稱夏言挑起邊疆戰事,致使國傢不寧。夏言已經難逃一死了,他被錦衣衛抓回京師,棄斬於市。就這樣,67歲的夏言榮耀一時,最後落得個身首異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第2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1)
第3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2)第4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3)
第5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4)第6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5)
第7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6)第8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7)
第9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8)第10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9)
第11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第12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2)
第13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3)第14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4)
第15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5)第16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6)
第17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7)第18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8)
第19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9)第20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0)
第21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1)第22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2)
第23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3)第24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4)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