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论语新解——思与行   》 述而篇第七(4)      何新 He Xin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①。”
  [译文]
  (7.20)孔子说:“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的人。我只是爱好考古,努力求学的人啊。”
  [注释]
  ①敏,旧训聪敏,即读此句为“我是既聪明又好学的人”。如此自诩,岂非笑话!何按:敏,勉也,努力。勉,不懈也。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①。
  [译文]
  (7.21)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乱逆、鬼神。
  [注释]
  ①《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怪,怪误,鬼怪,诡奇。力,暴力。乱,悖乱,荒谬。神,神灵。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
  [译文]
  (7.22)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选择他们的优点而学习,他们的缺点,我则引以为戒。”
  [注释]
  ①子贡说孔子学无常师(见19.22),意思就是随处都有老师。老子说:“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②改,古音及,戒也,警惕。旧注多读改为改。人之有错,自己何改?谬也。
  [原文]
  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①?”
  [译文]
  (7.23)孔子说:“上天授予我了德命,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注释]
  ①桓魋(音颓),指宋国司马向魋,乃宋桓公之后,故称桓魋,名黎。哀公三年孔子过宋,桓魋欲杀孔子。
  《史记·孔子世家》记:“(哀公三年)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①?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②”
  [译文]
  (7.24)孔子说:“弟子们,你们以为我有什么隐瞒?我没有什么可瞒你们的。我没有哪件事不会与你们一起做,这就是我孔丘。”
  [注释]
  ①《论语集释》:“二三子,谓诸弟子。”
  ②时孔子在卫,处于厄困中,学生们心志有所动摇。故孔子言此以明心迹。
  [原文]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①。
  [译文]
  (7.25)孔子从四个方面教导学生:学术,德行,忠诚,信义。
  [注释]
  ①《论语集释》:“文,所谓文学也。行,所谓德行也。政事主忠,言语主信。”
  [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①,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②,难乎有恒矣。”
  [译文]
  (7.26)孔子说:“圣人,我是不能见到了。能见到君子,也就可以了。”
  孔子又说:“善人,我是不能见到了。能见到走得远的人,也就可以了。没有而装作有,空虚而装作充实,穷困而装作富有,那都是难以持久的。”
  [注释]
  ①恒,长也,远也。
  ②泰,大也、亦有富意。如《国语·晋语》:“恃其富宠,并泰于国。”《荀子·议兵》“用财欲泰”。杨注:“泰,达也。”
  [原文]
  子钓而不纲①,弋不射宿②。
  [译文]
  (7.27)孔子钓鱼只用竿不用网,射鸟不射巢中的归鸟。
  [注释]
  ①纲,通网。《经义述闻》谓:“纲乃网之讹。谓不用网罟也。”《论语正义》则指出:“王氏引之谓纲为网之讹,此不解网制。”其说是。皇侃疏:“纲者作大纲横遮于广水而罗列多钩,著之以取鱼也。”网上的总绳叫纲。小绳挂钩附于上,结而取鱼也。
  ②弋音亦,弓绳曰弋。宿,宿鸟,归宿之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编辑推荐内容简介图书目录学而篇第一(1)学而篇第一(2)
学而篇第一(3)学而篇第一(4)为政篇第二(1)为政篇第二(2)为政篇第二(3)为政篇第二(4)
为政篇第二(5)八佾篇第三(1)八佾篇第三(2)八佾篇第三(3)八佾篇第三(4)八佾篇第三(5)
八佾篇第三(6)八佾篇第三(7)里仁篇第四(1)里仁篇第四(2)里仁篇第四(3)里仁篇第四(4)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