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放虎归山 》
第40节:惧内秘辛(二)(2)
李零 Li Ling
在我的家乡,"男人怕老婆"不但蔚然成风,而且他们的"怕"还是全方位的,从说媳妇到 娶 媳妇到打离婚,没有一样不叫他们"怕"。当地人说:"老人就讲了,天下十八罗汉,只有 十七童女,总有一个寻不下。"谁都害怕自己当了这个"第十八"〔案:这是说男女比例为 18:17,现在的比差可能更高〕。好端端一个大小伙子,三十说不下,也就没人要,情况比 城里的"大龄女青年"还惨。当地男人挑女人,理想条件是人性好(指脾气个性好,孝敬公 婆,善处邻里),外头外头能动弹,回来回来能拾掇家。当然还有一条更重要,就是会养孩 子。至于相貌,他们说,要说人材好,那还得属人家刘少奇家("家"是老婆的意思, 1971年我们那儿村村都放电影《刘少奇访印尼》,说是搞批判,其实是开洋荤),咱们受苦 人,想也不敢想。实在想了,就买张画儿贴墙上。他们的标准很低,也很实际。而女人呢 ,可就大不一样,地位钱财方面的考虑不用说,男的能干不能干也不能少。作为附带条件 ,女方还往往希望"上无老,下无小"(父母双亡,兄弟姐妹没有,或虽有而 另过),自己 独占一串院。由于婚姻市场向女方倾斜度太大,撇闪下一群男光棍,所以也就闹成了:瘸驴 瞎马,只要是个女的,全都有人要。这是讲找不下的难。找下了呢,男人要想把老婆留住 也难。结婚前苦熬苦挣,东挪西借,拉下一屁股的亏空饥荒,先要花上一大笔财礼不说。 就算把人娶过来了,人家的心也还在娘家。你要把媳妇的心也拴住,不但得时常孝敬老丈 人家,还得接受更严峻的考验。新媳妇一过门,没有几天就"老鼠搬家",先还是些瓜瓜菜 菜、米米面面,后来积少成多,雪球越滚越大,直到男方绷不住劲。于是不免有口角,于 是不免起磨擦,稍不如意,人家就抱上孩子回娘家,一住就是好几个月。哄回来一次不算 ,下一回闹得更欢。再敢急恼,动手打人,得,人家就提出打离婚。这时东西也就搬得差 不多了。最后上公社办手续,一般都是,结婚"三大件":缝纫机、洋车子(自行车)、大躺 箱,判给女方;孩子,也判给女方。那时真是人财两空,一无所有。
在我们那儿,农民的"生老病死"是一种严酷的循环过程。一个大男人,吃了动弹,吃了动 弹,日头升又落,一辈子活着图个啥,还不是早日娶妻生子,日后有个指靠。他们受上多 大的罪,嘴里挖出来,也要给孩子攒钱盖地方(盖房子)、娶媳妇,想的是等老了有人能 给担上些水,送上些柴(现在能同老人一起过的人家越来越少,不能指望太多),最后割上 口寿材(棺材)。老的是为了小的,小的也是为了老的,生死相继,一环扣一环。所以他们 特别看重香火(那原因并不仅仅是观念上的,光是担水一事就不容小看)。我们那儿的男人 打离婚,赔钱还算事小,人损失了才叫事大。男人就是退一万步,老婆没了,也不敢教把 孩子给丢了。而女人治他,还偏偏就是咬住这一条:人走,孩子也一定带上走。于是有趣 的事就出现了,同城里正好相反,一个女人离了婚,拖拖拽拽一堆孩子,照样可以走哪儿 嫁哪儿。"二锅头",没事。"拖油瓶",也没事。说不定还是抢手货。男人求子心切,有 一个例子。我有一个亲戚,他是个相当能干而又老实巴交的人。记得小时候,他到过北京。 58年大炼钢铁时,他曾当过炼钢工人(他家的墙上总是 挂着一张他当年穿着炼钢工人服的照片,很让他自豪)。后来三年困难时期,工厂下马, 他才回了家。我回家那阵儿,他正给队里赶大车。他跟我说,早先他也娶过一个老婆,是 没人敢要的地主婆。后来这个老婆死了,他一直就是一人过。有一年他终于有了个新家, 我很替他高兴。可问题是,好长时间了,就是养不下个孩子。一天,他跟我说:"我到医院 看过了,人家说,是咱们自己的问题,不怨你嫂。我对你嫂讲了,我已花钱给她寻下 个人,叫她不要怕丢人。她要不自在了,咱们可以躲出去。只要能给咱怀上个娃,再大的 委屈也值当。"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新版序言(1) | 第2节:新版序言(2) | 第3节:放虎归山(代序)(1) | 第4节:放虎归山(代序)(2) | 第5节:汉奸发生学(1) | 第6节:汉奸发生学(2) | 第7节:汉奸发生学(3) | 第8节:汉奸发生学(4) | 第9节:汉奸发生学(5) | 第10节:汉奸发生学(6) | 第11节:汉奸发生学(7) | 第12节:纸上谈兵--装孙子(1) | 第13节:纸上谈兵--装孙子(2) | 第14节:纸上谈兵--装孙子(3) | 第15节:纸上谈兵--装孙子(4) | 第16节:纸上谈兵--装孙子(5) | 第17节:纸上谈兵--装孙子(6) | 第18节:说名士,兼谈人文幻想(1) | 第19节:说名士,兼谈人文幻想(2) | 第20节:说名士,兼谈人文幻想(3) | 第21节:说名士,兼谈人文幻想(4) | 第22节:万岁考(1) | 第23节:万岁考(2) | 第24节:传统为什么这样红(1)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