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出没风波里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4)
叶永烈 She Yonglie
我问起“邢贲思”是不是真名?怎么会走上哲学研究之路?邢贲思大笑起来,说起自己颇有传奇色彩的经历:
他于1930年出生于越剧之乡――浙江嵊州。
他的原名叫邢承墉。1949年,他自己改名邢贲思,取义于《诗经》中的“佼佼白驹,贲然其思”。我问他,那时候他是不是就想当哲学家,“贲然其思”?他笑道,那时候他跟哲学压根儿不沾边。小时候,他喜欢文学,所以从“贲然其思”中取名。他学哲学,纯属“半路出家”!
他是在1949年5月,参加学生运动。在1949年7月,参加“北上外文大队”,来到北京。当时,正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夜,急需外交人才。所谓“北上外文大队”,是当时从上海、南京等南方城市,抽调一批外语基础尚可的学生,到北京外国语学校进行培训。邢贲思原本是在教会学校学习,所以外语基础不错。他学过英语,后来学过法语、日语。于是,他被选中,进入“北上外文大队”。也就是说,当年的他,是作为未来的外交官加以培养的。到了北京后,先是进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改造思想”三个月,然后进入北京外国语学校(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前身),学习俄语――因为当时最需要的是派往苏联工作的外交干部。邢贲思在这所学校学习了将近三年,即将毕业,却在一个夜晚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那时,这所学校的马列主义教研室缺少教员,而邢贲思“贲然其思”,思想活跃,平日喜欢在上理论课时发言,竟被马列主义教研室看中。于是,在一个夜晚,组织上找邢贲思谈话,要送他进入马列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前身)学习,培养他为一名哲学课教师。
那时的青年人,视服从组织需要为天职。邢贲思服从了组织上的意见。已经学了四门外语的他,另打锣鼓新开张,进入马列学院学习哲学。从此,这位未来的外交家,一下子变成了未来的哲学家!
1956年,毛泽东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中国招考第一批副博士。“半路出家”的邢贲思,去报考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副博士研究生,居然考上了!这充分显示,邢贲思这盏灯,点到哪里都能放光明。从此,邢贲思进入中国哲学的研究中心。虽说到了1958年中国又取消了原定的副博士制度,邢贲思转为助理研究员,但是他毕竟成了中国哲学的后起之秀。
在北京中国哲学研究所那幢灰色的大楼里,邢贲思把青春最宝贵的时光花费在哲学的思索上,天天“贲然其思”。到了1978年,四十八岁的邢贲思,已经是中国哲学研究所的研究员――这时,他当年的同学,许多人已经成为驻外大使。
在1978年发生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邢贲思第一次亲自感受到:哲学并不像哲学研究所那幢大楼一样是灰色的,而是充满生命的绿色!邢贲思说,他当时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1978年4月8日的《哲学与宗教》一文。其实,这篇文章并不是探讨宗教哲学问题,而是批判把毛泽东思想当做宗教,批判宗教色彩的个人迷信。他以为,哲学是智慧的科学。如果把哲学当成宗教,那就没有科学可言。这篇文章,也是对“两个凡是”的批判。
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汪东兴的注意。汪东兴竟然说此文是“反动文章”!
然而,邢贲思从此一发不可收,他接二连三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批判“两个凡是”的文章,在激烈的斗争中脱颖而出……
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地处大西北的甘肃,在各省市委之中,一马当先。甘肃原来的省委书记、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是冼恒汉。自1977年6月17日起,由宋平担任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兰州军区第二政委。
宋平的经历,鲜见于报刊。我跟宋平之子宋宜昌是多年文友。1996年5月25日,我对他进行采访,这才得知宋平的传奇经历。
宋平之子告诉我,宋平是山东莒县人,原名宋延平,生于1917年4月。他九岁才上学,连着跳级,很快念完了小学、中学。
一个非常奇特的机遇,使宋平有机会到北平上大学:那是宋平的哥哥参加万国邮政抽奖,得了奖――三百大洋!于是,哥哥把这笔钱给了宋平去北平上大学。这样,宋平进入北平农业大学。
在农业大学念了一年,宋平又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
1936年,宋平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宋平担任过延安马列学院组织科长,重庆《新华日报》编辑部秘书长,南京中共代表团周恩来政治秘书,东北总工会副主席。这样,宋平有了多方面的工作阅历。1949年后,宋平担任过政务院劳动部副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目录-1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最熟是北京(1)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最熟是北京(2)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七天印出《陈云全传》(1)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七天印出《陈云全传》(2)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七天印出《陈云全传》(3)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七天印出《陈云全传》(4)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七天印出《陈云全传》(5)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京华访刘少奇夫人王光美(1)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京华访刘少奇夫人王光美(2)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京华访刘少奇夫人王光美(3)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王稼祥夫人朱仲丽印象(1)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王稼祥夫人朱仲丽印象(2)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王稼祥夫人朱仲丽印象(4)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访张闻天夫人刘英(1)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访张闻天夫人刘英(2)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访张闻天夫人刘英(3)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访张闻天夫人刘英(4)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访张闻天夫人刘英(5)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访张闻天夫人刘英(6)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田家英夫人董边忆田家英(1)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田家英夫人董边忆田家英(2)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田家英夫人董边忆田家英(3) | 第一章上海的北京作家-田家英夫人董边忆田家英(4)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