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三藩之后,皇上已经年届三旬,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他希望有所作为,创造大清盛世局面。在他的统治下,远离祖国大陆六十年之久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在他的统治下,屡犯边境的俄国人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在《尼布楚条约》上签字,确保了中俄东段边境的稳定;在他的统治下,喀尔喀蒙古各部纷纷归顺,准噶尔蒙古的扩张势头被遏制;在他的统治下,满汉关系开始缓和,朝廷开启的科举考试和博学鸿词科,网罗了大批汉族士大夫,朝廷纂修各类典籍的场所,也有许多汉族学者的身影;在他的统治下,朝廷终于能够拿出足够的经费来治理黄河和运河,减少水灾频率,确保漕运畅通;在他的统治下,遭受战争破坏的地区,人口逐渐增多,荒地逐渐开垦,赋税也在渐渐减轻;在他的统治下,海禁得到开放,大量的洋船抵达沿海港口,对外贸易的规模与日俱增……这些,都是康熙时期的新气象。仅仅十几年光景,大清就有了一幅太平盛世的祥和景象。这一切,都少不了我的贡献与功劳。
转眼已经接近知天命之年。看着膝下的儿子们一天天地长大,我时常感叹自己老的太快了。然而,当我坐在太师椅上,想起自己已经成了当朝一品,又觉得这辈子确实没白活。我是一个做事干练的人,前方将士的需求,就是我的份内工作,我都会迅速而努力地办好,决不会因为物资和兵员供应跟不上而耽误了前方战事。我是一个善于沟通的人,尽管我出身海西女真,但对汉族文化,我并不排斥,我的汉字写得也不错,这也便利了我同汉族官员的交流。许多汉族官员也围在我周围,登门送礼、请客吃饭,一口一个“相国”,喊得我想入非非。我是一个热情待人的人,任何官员的宴请,我都会参加,任何官员的求情,我都会考虑帮忙,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该收银子的时候,我也决不会客气。
在我看来,作为大学士,收受贿赂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的岳父是顺治年间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多尔衮的亲哥哥英亲王阿济格。虽然成了高干女婿,我却并没有因为这位岳父而享受到高干待遇。岳父一生战功无数,与战功与日俱增的还有脾气。在多尔衮身后被顺治皇帝打入十八层地狱之后,岳父也难逃劫难。他被赐死,儿子们有的被削去爵位,有的被贬为庶民。在我还没有真正步入仕途的时候,英亲王乘龙快婿的身份已经给我涂上了一层心理阴影。所以,一旦我拥有了超出普通官员的权力,我就选择报复性的捞龋利欲熏心的我一直想重建家族叶赫部纳兰氏的威望,我只有加快积累的速度。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拉山头,结帮派,控制内阁。
这是一个骄傲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也会变得骄傲起来。随着职位的上升和权力的增大,我的工作作风也变得愈加独断。在我的周围,聚集着佛伦、余国柱等善于钻营和溜须的小人。我并不喜欢他们的为人,但为了我的前程和理想,我必须用他们,并且把他们推荐到较高的职位上去,为我办差。他们的上下其手,让我在内阁游刃有余,内阁的题本票拟,几乎都是按照我的意思来书写,即便有错,也没人敢驳正。如果皇上觉得有些票拟比较好,我一定会贪为己功;如果皇上觉得有些票拟不甚理想,我一定会推卸责任。我的这些党羽,不仅帮我办差,而且帮我造势。部院大臣,对我都很敬畏。每天朝会或者办事之后,走出皇宫大门,满汉部院大臣必然会拱立以待,必恭必敬。我的这些党羽,甚至敢于卖官鬻爵,他们提前预约,漫天要价,直到我满意为止。我最担心御史到处告状弹劾,于是我就借着官吏年度考核的时机,与那些没有骨气的御史们私下里达成君子协定:只要他们有奏章,必须先拿给我看。只要他们这样做了,考核过关就没有问题。这样,大部分御史也被纳入到我的战略体系中,即便有少数御史不识抬举,我也能轻而易举地将其干掉。就这样,我在大学士的位置上坐了十几年,钱赚了不少,控制内阁的感觉,真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