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兩千年中國歷史中的風雲變局:喋血的權杖(精選)   》 四 王莽的造神運動(1)      王覺溟 Wang Jiaoming

  公元元年,也是漢平帝元始元年。
  王莽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上,看見帝國的未來像一席等待他揮毫的白絹。
  從這一年起,大漢帝國已經名存實亡。人心已經全然歸順。王莽反剪着雙手凝望蒼天。
  他在等待什麽?
  在王莽高大的背影下俯首彎腰的群臣們交換了一下眼色。忽然間他們心領神會。
  王莽此刻需要的是天意。
  於是,王莽心靈相通的臣子們開始着手締造了一場自下而上、規模浩大的“上天降祥瑞、萬民頌功德”的運動。
  元始元年(1)正月,有自稱越裳氏的塞外蠻夷入朝晉獻了一雙白雉、兩雙黑雉。群臣立刻上書大頌功德,稱王莽有“安國定漢”之大功,應賜尊號為“安漢公”。
  王莽上疏辭讓。
  太皇太後下詔:“君有安定宗廟的功勞,不可因為至親的緣故而遮蔽隱藏得不到顯揚,君大可不必推辭1
  王莽連續四次上疏,堅决辭讓,甚至稱病不上朝。
  太皇太後不得已,衹好先封賞了幾個王莽的心腹,最後下詔說:“派大司馬、新都侯王莽任太傅,稱號安漢公,增加封邑二萬八千戶。”
  幾番惺惺作態的謙讓之後,王莽終於誠惶誠恐地接受了太傅和安漢公的尊號,但卻拒不接受封邑。王莽說:“等百姓們都富足了之後,我纔會接受封賞。”
  上至太皇太後,下至群臣百姓,都不禁為王莽的高尚情操而感動不已。
  元始二年(2)春,又有遠在南方的黃支國進獻犀牛。同時,又有西南邊陲的越巂郡上疏奏言,說有黃竜在長江裏遊動。
  群臣立刻說:“王莽的功德可媲美周公旦,應該祭告宗廟纔是。”
  衹有大司農孫寶一個人發出了不和諧音:“如今風雨失調,人民貧睏,每有一事,臣子們就衆口一詞歸美王莽,這樣的贊美妥當嗎!?”
  當舉世皆醉的時候,唯孫寶一人獨醒。這樣的人是必定要為他的清醒付出代價的。
  孫寶隨即被罷免,抑鬱而終。
  是年,關東大旱。王莽當即率先垂範:捐錢100萬,獻田30頃,用以救濟災民。公卿們紛紛效仿,捐獻田宅者凡230人。此後凡遇水旱災情,王莽就吃素,以示珍惜物力、與民共患難之意。老太後再度被感動了,派出使臣詔令王莽說:“聽說公常吃素,為百姓深深憂慮。今年秋季幸將豐收,公須按時吃肉,為國傢保養身體。”
  是年秋,王莽為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决定讓女兒當皇后,便上疏要求皇帝立後。主辦官吏為了迎合他,把很多王氏女子列入候選名單。王莽怕女兒競爭不過她們,就上書說:“臣無德,女兒才能低下,她和衆王氏女都不該入眩”老太後一看,這王莽真是太高尚了,就下詔說:“王氏女是朕的外戚,(為了避嫌),可不必采納。”
  老太後本來想跟着侄子高尚一把,沒承想一紙摒棄王氏女的詔書竟然惹來了群情洶涌。百姓諸生和一般官吏每天都有一千多人嚮有關部門上書,而公卿大夫們幹脆匍匐在朝堂之上,異口同聲地說:“安漢公有如此赫赫功勳,如今應立皇后之時,為何偏偏捨棄他的女兒呢!?天下人將要歸順誰呢!?我們殷切希望安漢公的女兒能母儀天下1
  王莽馬上又站了出來,苦口婆心地曉諭衆人,不要再說立他的女兒為後了,應該廣選衆女。可心有靈犀的公卿們卻仍然不依不饒地堅持:“不應該廣選衆女而使正統混亂1
  王莽終於長嘆了一聲,百姓和公卿們都太可愛了,他着實拿他們沒辦法啊!
  王莽說:“好吧,那就讓我女兒出來拋磚引玉吧。”
  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選美大賽。
  元始三年(3)春,經過一幫大臣們辛辛苦苦的遴選,王莽的女兒終於從如雲的美女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大賽評委會的全票通過。朝廷下了二萬萬錢作為聘禮。視金錢如糞土的王莽衹留下十分之一,大部分歸還朝廷,其餘數千萬全都布施給了貧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言·絮言(1)序言·絮言(2)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1)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2)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3)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1)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2)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3)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4)三 喪鐘為誰而鳴(1)
三 喪鐘為誰而鳴(2)三 喪鐘為誰而鳴(3)
四 一語成讖(1)四 一語成讖(2)
四 一語成讖(3)五 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1)
五 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2)一 一個計劃在緩緩醖釀(1)
一 一個計劃在緩緩醖釀(2)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1)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2)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3)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4)三 趙王府的上空晦氣盤桓(1)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