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中國人史綱 》
四 楚王國
柏楊 Bai Yang
當周王朝勢力萎縮,中央政府喪失統禦力量之際,長江中遊的楚部落更加強大。跟當初周部落沿着渭水逐漸東移一樣,楚部落沿着長江也逐漸東移。
楚部落跟周王朝是兩個不同的民族,楚部落可能(我們不敢十分確定)是苗民族的一支,因之具有特別的屬於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例如楚部落把“吃奶”叫“𠔌”,把“老虎’叫“於菟”。以致周王朝譏嘲他們是“南蠻鳥舌的人”,指他們講話像鳥叫般的難懂。楚部落崇拜火神,周王朝崇拜農神、楚部落崇拜命運,周王朝崇拜祖先。中華人已有政府組織數百年或千餘年(假如把傳說時代也加進去的話),楚部落還衹是一個部落,自然十分落後。他們也自己承認落後,並且驕傲的以蠻族自居。他們原先定居在今湖北省西部一帶——沒有人知道他們從什麽地方來到該地區。最後東遷到丹陽(湖北枝江)。本世紀(前八)九十年代,勢力已越過漢水,到達淮河。它是一個新興的力量,人數衆多而又驍勇善戰,當它的勢力在漢水、淮河之上出現時,它已強大到沒有一個封國能阻擋它。
紀元前七○六年,他們的酋長囗熊通進攻漢水東岸的隨國(湖北隨州),隨國大敗。為了緩和楚部落的壓力,隨國嚮囗熊通餡媚說,他可嚮周王朝中央政府請求封囗熊通為國王。這件事在邏輯上就說不通,周政府的國王不過也是國王,根本沒有資格封別人再當國王,而且周王朝也絶不會傻到無緣無故鼓勵另外冒出一個新的中央政府。囗熊通不久就聽到拒絶的消息,大怒說:“周王算什麽東西,我想當王,就自己當王。”
紀元前七○四年囗熊通宣佈建立楚王國,定都丹陽,勢力範圍西到巴蜀,東到淮河上遊,面積廣袤,不亞於北方的周王朝。周王朝當然不承認這個新王國,新王國也不在乎這種承認。
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不得不改變稱謂,把周王朝改稱為周王國。因為在當時已知的世界上,周政府已不是中國唯一的中央政府,楚政府起而跟它並存。同時,因為周王國事實上已不能控製和代表全體封國,所以在此後我們提到周王國時,不再是指從前那種統一局面的周王朝,而衹是指洛邑(洛陽)附近那一小塊日益縮小的王畿土地,它跟封國的地位平等,不再超過封國之上,有時還低於封國。
囗熊通建立王國後就立即展示威力,在沉鹿(湖北鐘祥)地方,召集一次他影響力所及的封國會議。一些早已臣服的封國,如巴國(四川重慶)、庸國(湖北竹山)和一些新歸附的封國,如申國(河南南陽)、鄧國(湖北襄樊北)、鄖國(湖北安陸)、羅國(湖北宜城),都來參加,像覲見周王一樣的覲見楚王,確定楚王國的霸權。衹有隨國,在上次用請求封王的方法解圍之後,仍崛強如故,拒絶參加這次類似給楚王奉上王冠的會議。會議之後,楚兵團立即出擊,隨國軍隊再度大敗,衹好淪為楚王國的附庸。
我們應註意申國的行動,申國跟周王朝皇族,是舅父跟外甥的關係,姬宮涅和褒姒的被殺,以及周政府的東遷,都由中國引發。現在也因周王朝衰落,不得不嚮一個風俗習慣不同,言語不通的野蠻民族屈膝。
楚王國建國過程中,最大的一件事是接受了中華民族的方塊文字。他們可能在上世紀(前九)之前就已經接受,但我們註意的不是時間,而是他們終於接受的事實。此一事實使中華、楚兩大言語相異的民族,因文字類別統一的緣故,最後終於融化為一個民族。假使那時候中國跟腓尼基人一樣使用拼音文字,楚王國必然用字母拼出他們的文字,經過七百餘年的對抗,各自發展各自民族的和鄉土的文學,兩個民族衹會越離越遠。這是方塊文字第一次顯示它的功能。這功能在大分裂時代再次顯示,在滿洲民族的清王朝入主中國後,第三次顯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柏楊歷史研究叢書總序 | 第一章歷史舞臺 | 一 空中·馬上 | 二 河流·湖泊 | 三 山 | 四 沙漠·萬裏長城 | 五 城市 | 六 地理區域 | 七 演員 | 第二章神話時代 | 一 開天闢地 | 二 五氏 | 三 東西方世界 | 第三章 傳說時代 | 一 黃帝王朝 | 二 姬軒轅 | 三 伊祁放勳與姚重華 | 四 東西方世界 | 第四章 半信史時代 | 一 紀元前二十三世紀 | 二 紀元前二十二世紀 | 三 紀元前二十一世紀 | 四 紀元前十九世紀 | 五 紀元前十八世紀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