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丧家狗 Funeral home dog   》 唯利是图招人恨      李零 Li Ling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放于利而行”,“放”是依照,小人唯利是从,一切都看有没有利,难免招人恨。对比上4.4:“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唯利是图招人恨)
  以上三章是讲“义”、“利”之辨。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何有”,集解释为“不难”,相当今语“这算得了什么”。这种用法在《论语》中很多,往往加“于”,表示对谁或对什么来说不难。《击壤歌》“帝力于我何有哉”(《帝王世纪》引)是类似用法,就是说对我来说不难。
  孔子认为,如果能以礼让治国,有什么难?如果不能以礼让治国,还要礼干什么?
  礼有礼让一义。礼让不仅是道德,也是规则,比如马路上的让车就是规则。(礼让为国)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位”和“立”是同源字,位是所立之处。孔子相信,自求多福,凡事不求人,一切反求诸己。所以他说,先求自己有道德、有本事,再去干求禄位;先求自己有值得别人赏识的地方,再求别人赏识。孔子多次讲这类道理。(不怕没人知,就怕没本事)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参”,音shēn,是曾子之名,他的字是子舆,古人以尊临卑,一般称名。
  “忠恕”,“忠”,是尽心诚意,为自守之德;“恕”是尊敬对方,为待人之德。这是“仁”的两个不同侧面。
  《广雅?释诂四》:“恕,仁也。”古人说,恕和仁,意思差不多。但严格讲,两者还不完全一样。仁是人其人,拿人当人;恕是如其心,将心比心。恕字从心如声,古人常说“如心为恕”(如《左传》昭公六年孔疏),这是拆字为解。准确地说,就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心揆心为恕”(《楚辞?离骚》王逸注),“以己心为人心曰恕”(《中说?王道》阮逸注)。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这个意思。我们要注意,恕不等于宽恕。今语所谓宽恕,强调的是宽。(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方可晓之以义,小人只能晓之以利。小人说,拿钱来,甭废话,跟他讲义没用。此章也是讲“义”、“利”之辨。(君子与小人二)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贤思齐”,现在是成语。(见贤思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李零简介及自序(1)自序(2)自序(3)自序(4)
自序(5)为什么我要读《论语》(1)为什么我要读《论语》(2)孔子获罪的原因(1)
孔子获罪的原因(2)孔子的逻辑是服从领导(1)孔子的逻辑是服从领导(2)孔子喜欢木讷之人
在守信守时上中国不如西方孔子讲节约是心疼有钱有势人孔子两次提到好德如好色(1)孔子两次提到好德如好色(2)
孔子怎样做调查研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礼之用,和为贵(1)礼之用,和为贵(2)
孔子真的不在乎名吗?孔子提倡以德治国是幻想(1)孔子提倡以德治国是幻想(2)怎么消灭无耻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