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日記、書信、年譜中的鬍適:瞧,這人   》 第40節:二十三"波士頓遊記"中的美國獨立戰爭(2)      邵建 Shao Jian

  "迅弟兒"分三點來反駁:
  1 首先,邵兄從革命中分出一個"政治革命",我不太明白含義。所有的革命都帶有政治性,可以說都是政治革命。經濟革命的用語也存在,但是主要是比喻,意即"革命性"的改革。嚴格的來講,"美國從英國獨立出來"這句話是不準確的。應該是受到專製性壓迫的殖民地反抗專製,奪取了自由,建立了一個新型國傢。制度內容前面我已談過,不再重複,從制度創新的角度看當然是革命性的,這沒有什麽疑問。除非你對"革命"重新定義。
  2"儘管有那麽多你說的創新或革命,那不過是對英國政治制度有所損益而已"。這句話我沒有看懂。不明白"損益"何指。
  3"革命"來對譯(這最初又是日本人幹的活)?
  是的。這些現代政治術語基本上都是從日語中來的。但是日本人在用漢字翻譯這些詞彙的時候,參照的還是中國的古典。日語就是稱呼"美國獨立革命",但是"不是我滅你,就是你滅我"的理解卻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理解。這個理解不一定全部都錯,美國獨立革命就是把英國勢力在北美的"命"全部革掉了。戰爭的實質表現就是殺人,勝利的結果就是你死我活。所以問題不在革命本身的對錯,而在於革命後的制度建設根據什麽理念的問題。讓一個幾千年中央集權皇帝制度文化的民族更換思維,接受自由主義式的思維方式,說穿了就是民族改造。這就命中註定是一個漫長的試錯過程。
  …………
  這是一次有趣的對話,雖然意見未臻統一,但畢竟各自都亮明了自己的觀點。即使是從鬍適上面的敘述中,也可以看到,北美十三州與英國的衝突,是因為稅收導致的海外殖民地與英倫宗主國的衝突,而非這兩個國傢的制度性衝突。所以,我不妨堅持我的看法,在較為嚴謹的意義上,美國的獨立,是為了擺脫英國統治的"獨立戰爭"而非革除英國政治制度的"獨立革命"。當然,問題全在於你對"革命"如何理解。
  那麽,在波士頓遊記中,鬍適作為一個敘事者,他是如何理解的呢?
  接着金君的一番感慨之後,鬍適在日記中寫道:北美十三州的分裂之勢已經形成,即使沒有康拉德和列剋星敦的槍聲,"獨立之師,終有起時。薪已具矣,油已添矣,待火而燃。康可與立剋信墩幸而為燃薪之火,若謂獨立之役遂起於是,不可也。正如吾國之大革命終有起日,武昌幸而為中國之立剋信墩,而遂謂革命起於武昌,則非探本之論也。"(同上)
  鬍適說的是關於歷史必然性與偶然性的問題,獨立終於要獨立,這是必然,衹是從哪裏開始,這就是偶然了。此點不論。在鬍適的語境中,他雖然聲口"獨立之役",但還是把它當做革命來看待的,這從他旁證以中國的辛亥革命可以看出。然而,細審之下,中國的辛亥之役和美國的獨立之役,雖然都訴諸武裝起義,但兩者並不同質。在以上的網絡討論中,我的革命是政治意義上的,因為語境就是討論鬍適和魯迅對20世紀中國(政治)革命的態度。由於中國的辛亥革命是為了推翻滿清的皇權,從而以共和體製取代專製體製,這樣的鬥爭我認同為政治制度意義上的革命。至於"三民主義"中的"民族主義",即推翻滿清統治,恢復漢人主權,它肯定不是政治意義上的革命,至多可以說它是民族革命。而北美十三殖民地的抗爭,如果說革命,頂多也衹具有民族革命的意味,因為它要獨立,它要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傢。但,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傢卻沒有推翻原來宗主國的制度,反而在它的基礎上補苴罅漏、發揚光大,那麽,我可以說這是制度創新,卻不能說帶有顛覆性的革命。我的意見不過如此。鑒於鬍適在其一生中,對"革命"多有論述,我們不妨從這裏開始。而在這開始的階段,可以看到,鬍適畢竟年輕,對"革命"顯然還衹是在一般概念的意義上運用,還未加理論上的細審,以至把殊不相同的辛亥起義和北美獨立相提並論,這是我所難以同意的。
  "斜日西墜,餘等始以車歸,道中經立剋信墩,下車往遊",昔日列剋星敦舊戰場,今日已闢為公園,公園中有戰死者的紀念碑,鬍適等來到碑前瞻仰,衹見"碑上藤葉纍纍護之,極有風緻。碑銘頗長。為剋拉剋氏之筆,其辭激昂動人,大可窺見其時人士之思想",因此鬍適作了完整地抄錄,這裏節錄如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一 路綫圖與時間表(1)第2節:一 路綫圖與時間表(2)
第3節:二 走嚮樂觀主義第4節:三 "民有、民治、民享"
第5節:四 "小敘事"、"大敘事"(1)第6節:四 "小敘事"、"大敘事"(2)
第7節:五 "吾對於政治社會事業之興趣"(1)第8節:五 "吾對於政治社會事業之興趣"(2)
第9節:六 模擬大選中的"激進"與"保守"第10節:七 民權政治的"初步"(1)
第11節:七 民權政治的"初步"(2)第12節:八 "天賦人權說之沿革"
第13節:九 "第一次訪女生宿舍"(1)第14節:九 "第一次訪女生宿舍"(2)
第15節:九 "第一次訪女生宿舍"(3)第16節:十 世界公民(1)
第17節:十 世界公民(2)第18節:十一 "自由政治者之大樞紐"(1)
第19節:十一 "自由政治者之大樞紐"(2)第20節:十二 字句之爭
第21節:十三"以人道之名為不平之鳴"第22節:十四 "萬國之上猶有人類在"
第23節:十五 尼采的"遺毒"(1)第24節:十五 尼采的"遺毒"(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