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代 》 被腰斬的王朝——西漢歷史的九個斷面 》
一、從漢高祖到漢景帝:無為而治,休養生息(1)
劉江華 Liu Jianghua
當年漢高祖劉邦被楚懷王派去關中攻打秦國本部,中途在高陽駐紮的時候,“狂生”酈食其(音異基)上門獻策。酈食其,陳留郡高陽縣人,自幼好讀書,但傢貧落魄,衹得以賤吏為職業。劉邦未到高陽之前,派人尋訪當地的賢士能人。酈食其認為劉邦很不簡單,聽說劉邦要從陳留經過,他覺得這是自己實現理想、大展鴻圖的機會,就頭戴儒冠前去拜見。
劉邦接見酈食其
劉邦說自己不見儒生。酈情急之下說:“我不是什麽儒生,而是高陽酒徒。”劉邦這纔在兩美女給自己洗腳的同時接見酈食其。本來劉邦以為酈食其衹是一個上門討要職位的窮酸文人,沒承想酈食其見到劉邦,並沒有跪拜,衹是作了一個長揖,指責劉邦說:“足下想打敗秦國,就不應該以這種傲慢的姿態見我。”劉邦一聽,趕緊光腳站起來,整理衣服,請酈食其上座。酈食其直言不諱地指出:“你帶領的烏合之衆、散亂之兵不滿萬人,卻想直入關中,簡直是自投虎口。”他建議劉邦偷襲廣通要衝陳留,奪秦國的軍糧。劉邦聽從了他的建議,拿下陳留,這纔獲得了整頓發展的機會。事後,劉邦封酈食其為廣野君。
《漢書》中也說,劉邦不喜好文學,不喜歡儒生。史書中也常有劉邦輕慢侮人、當衆羞辱斯文的記載:有儒生來求見,他就解下人傢的帽子,撒上一泡尿;或者當儒生引經據典、講得津津有味的時候,他卻假裝熟睡,發出鼾聲。但當覺得對方的意見正確時,他就會立即接受,像聽從酈食其建議攻打陳留就是一個例子。
劉邦對儒生陸賈,也沒有因人廢言。陸賈經常在他面前講《詩經》、《尚書》,劉邦一開始駡道:“天下是靠馬上打來的,讀《詩》、《書》有什麽用?”陸賈反駁說:“打天下固然是在馬背上,治理天下難道可以僅僅停留在馬背上嗎?秦王朝正是因為迷信暴力纔垮了臺。如果秦效法古代聖人推行仁義,您怎麽能奪天下?”劉邦雖然很不高興,但還是認為陸賈的話很有道理,便叫他總結秦亡漢興的教訓以及古代國傢成敗的歷史經驗,寫出來供自己參考。陸賈後來寫成《新語》一書,劉邦讀了以後非常贊賞。得天下後,他就采用陸賈的意見,出臺了四項重要措施:一是讓士兵復員歸傢,與民休息,士兵願意留在關中的免12年的田賦,回原籍的免6年田賦;將田租從原來秦國時的1/10減為1/15;壓縮行政經費,根據國傢的開支製定賦稅多少;采取重農抑商的政策,讓農民安心生産。
位於陝西省永壽縣的陝西陸賈墓
陸賈在《新語》一書的《無為》篇中指出:秦代“事逾煩天下逾亂,法逾恣而姦逾熾,兵馬益設而敵人逾多。秦非不欲為治,然失之者乃舉措暴衆而用刑太極故也。”在陸賈看來,秦朝滅亡主要在於擾煩百姓太多,在當時的條件下,衹有輕徭、薄賦、緩刑,才能緩和農民的反抗,以鞏固自己的統治。這樣,就形成漢初統治者的“黃老無為”的政治思想。劉邦在接受陸賈意見的同時,實際上也就接受了陸賈所提出的主張休養生息的黃老哲學。
先秦時的道傢思想,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到了秦漢之際,老子思想曾經風行一時,這時又有人托名黃帝為道傢的鼻祖,鼓吹“帝道”,從而出現了“黃帝學派”。並且“黃老”得以並稱,即把“老莊之學”和“黃帝之學”結合起來,成為當時最時髦的學術流派。
漢初的“黃老之學”,已不是道傢思想的原本面貌,而是以道傢思想為骨幹,又兼收儒、墨、名、法諸傢思想而融為一體。但道傢思想的本質,即“無為而無不為”,仍然是“黃老之學”的主幹。老子主張使民自正、自富、自樸的有利於小農生産的理想被保留下來。這種清靜無為、儉樸寡欲的主張,適應了漢初的政治、經濟形勢的需要,成為統治者奉行的治國指導思想。
泉州老君岩
劉邦之後,漢惠帝劉盈主政,蕭何出任丞相。惠帝二年(前193年),蕭何病逝。臨死前,漢惠帝前往看望並問誰可接替出任丞相。當漢惠帝說出曹參的名字時,蕭何說:“皇上找到了真正的人才,我死而無憾了1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目錄(1) | 目錄(2) | 皇位傳承與立儲 | 一、漢高祖:“商山四皓”鼎力陳說,最終選定太子(1) | 一、漢高祖:“商山四皓”鼎力陳說,最終選定太子(2) | 二、漢文帝:因為勢力小,最終得繼位(1) | 二、漢文帝:因為勢力小,最終得繼位(2) | 三、漢景帝:雖得父親賞識,難贏母親歡心(1) | 三、漢景帝:雖得父親賞識,難贏母親歡心(2) | 四、漢武帝:金屋藏嬌,飛來好運(1) | 四、漢武帝:金屋藏嬌,飛來好運(2) | 四、漢武帝:金屋藏嬌,飛來好運(3) | 五、漢昭帝:霍光廢立兩皇帝 | 六、漢宣帝:宣帝念舊情,元帝得登基 | 七、漢成帝:後宮有女人,膝下無子嗣(1) | 七、漢成帝:後宮有女人,膝下無子嗣(2) | 七、漢成帝:後宮有女人,膝下無子嗣(3) | 八、漢哀帝:祖母行賄,孫兒登基 | 九、王莽:殺婿自立 | 宗室、朝臣和外戚之間的三角“練” | 一、漢高祖:非劉氏而為王,普天下共擊之(1) | 一、漢高祖:非劉氏而為王,普天下共擊之(2) | 一、漢高祖:非劉氏而為王,普天下共擊之(3) | 二、漢文帝:殺母舅薄昭,抑老臣周勃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