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论语讲义   》 八佾第三(6)      李里 Li Li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是卫国的一个大夫。“与其媚于奥”,“奥”是指房子的西南角。古人认为房子的西南角有神,这是什么神?为什么居于西南方?因为古人房子的西南方为尊者所居,此外,按照八卦的方位,西南方正好在坤位上,五行里边西南属土,坤位是属土的,坤就是地,代表大地,所以这个神称土神,也叫奥神。另外,古人认为在房子的其他方位也有神。如灶神、井神。以前到了过年的时候,要迎灶神,送灶神,祭灶神是为了求得康泰富足;祭水神,祭水神是为了消灾祈福;还有瘟神,就是掌管瘟疫的,古人认为祭瘟神能保佑家人一年平安……这些神都是掌管某一个小区域的,而土神是一年四季都供着的,每天都要给他上香。王孙贾就说,那个土神好像跟我们没有多大的直接关系啊,与其去祭他,不如去祭灶神,因为祭了灶神还可以得到好处。就好比现实生活当中,有些人名为总管,但实质上并没有权力。比如说,你们的班主任虽然是班级的主管,我是一个任课老师,只负责我这门课程的教学,可是期末考试是由我来打分,所以与其去和班主任搞好关系,不如去和任课老师搞好关系。孔子听了这个话以后说,“不然”, 不是这样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神都是相通的,“获罪于天”,你把天给得罪了, “无所祷也”, 那么你祭哪个都等于白祭。因为你祭祀的心不诚,对此天是知道的,什么事情,你不知,我不知,可是天知道——无论你做好事还是坏事,天都知道——所以你这样投机取巧,势利、功利,天也是知道的,因此你如何祭祀都是无用的。“无所祷也”,你祭灶神也好,你祭什么神也好,只要你的心不诚就没有用。春秋末期周天子、诸侯王表面上还是当权的,实际上实权已经落到大夫手上。当时有人认为投靠天子、诸侯王不如依附有实权的大夫,孔子对这种现象做出了批判,指出人不应有投机之心,投机取巧或许能取得暂时的成功,但终究是要失败的。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周”指周朝。“监”,就是视,就是看。视于二代,“二代”指夏朝和商朝。他说周朝把夏朝和商朝都看完了,意思就是周朝是继夏朝、商朝以后的朝代,夏朝有夏朝的礼仪,商朝有商朝的礼仪,周朝建立以后,周朝就在夏朝和商朝的典章文物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自己的典章文物制度。比如清军入关,他就看明朝人的制度是怎样的,据此来建立清朝的制度。周朝学习和继承了夏朝、商朝的礼仪、文物制度,所以孔子说“周监于二代”。因为综合了夏商两代的制度,加以总结,所以“郁郁乎文哉”,“郁郁”就是完备,丰盛,“文”就是指礼仪文物制度,所以周朝的礼仪制度可以说是最完备的。“吾从周”,我要是行礼的话,我就要跟从周朝来,我就要学习周礼。孔子是主张恢复周礼的,因为周礼是夏商周三代礼仪文物制度的总结,也是三朝文化的集大成。由这句也可知孔子对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是非常熟悉的,不然就不能比较出优劣。孟子说“夫子之学,集大成者也”, 孔子是他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据此,我们也就明白孟子所言不虚了。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大”在这里读tài,指太庙;“大庙”在这里指周公庙。当时每一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大庙,这个国家开国之君的庙就是大庙,鲁国的祖先是周公,所以鲁国的大庙就叫周公庙。现在山东曲阜、陕西岐山都有周公庙,而且非常气派、古雅。“每事问”就是说孔子进入周公庙以后,每看到一样礼器——祭祀祖宗的庙里有很多东西,有钟啊、鼎啊、香炉啊之类——都问:这个是什么啊?这个是做什么的啊?“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孰谓”,就是谁说的意思。“鄹”是鲁国的一个地名,即鄹邑,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经做过鄹邑的大夫,此处“鄹人”就是指孔子的父亲,“鄹人之子”就是孔子,有的人就说,谁说孔子这个人知礼啊?“入大庙,每事问”,当时孔子是以知礼而闻名的,孔子懂礼节,懂礼仪,既然懂礼,那为什么进入大庙以后什么事情都要问呢?如果你懂礼的话,何必每一样都问呢?人们就觉得奇怪了。孔子曰:“是礼也。”孔子说这就是礼啊。“是”当“这”讲。礼仪的核心就是尊敬。孔子明明什么都懂,可是他仍然每一样都要问,这个问本身就是一种谦虚诚敬的表现,即使懂得还是要问,这本身就是一种礼。问就是一种礼。而我们一般的人,懂一点点知识了,懂一点点文化了,就了不起了,这也瞧不起,那也瞧不起,认为自己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十分傲慢。人有了学问就傲慢,这叫“知障”,知识的障碍。圣人那么有学问,那么懂礼,可他仍然是很谦虚、很诚敬的,什么都问。并不是他不知道,而是敬的一种表现,所以问本身就是一种礼。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序一序二 深入浅出 微言大义(1)序二 深入浅出 微言大义(2)序三 读《〈论语〉讲义》
序论(1)序论(2)序论(3)学而第一(1)
学而第一(2)学而第一(3)学而第一(4)学而第一(5)
学而第一(6)学而第一(7)学而第一(8)学而第一(9)
学而第一(10)学而第一(11)学而第一(12)学而第一(13)
学而第一(14)为政第二(1)为政第二(2)为政第二(3)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