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49種危急狀態避險指南:這樣逃生最有效   》 第40節:第四章 旅遊及探險中的避險與自救(12)      葉輕舟 She Qingzhou    張玉斌 Zhang Yubin

  意識到自己是被蛇咬傷後,孫女士迅速擠壓傷口,把一部分有毒的血液擠了出來,然後她掏出手絹,使勁兒紮在了小指根部。簡單的自救之後,她顧不上挖野菜的工具,立即趕到沙子口衛生院,經過簡單的包紮後,醫護人員打車將她送到了第八醫院搶救。
  下午1時30分,孫女士到達第八醫院,當時她的小指變粗了近一倍。"幸虧傷者自救及時,不然情況會嚴重很多,脫離危險也不會這麽快。"大夫表示,經過註射抗蛇毒血清,孫女士的中毒癥狀很快得以減輕。(於小陽/文)
  如何預防毒蛇咬傷
  ◆進入山區、樹林、草叢地帶應穿好鞋襪,紮緊褲腿。此外,最好手拿一根棍子,邊走邊打草,使蛇驚嚇而逃。
  ◆在山林地帶宿營時,睡前和起床後,應檢查有無蛇潛入室內。應將附近的長草、泥洞、石穴清除,以防蛇類躲藏。
  ◆在營地紮營時,如果有防蛇的必要,應當帶上一些雄黃粉之類的驅蛇之物,將其撒在帳篷或者營地四周,可以避蛇。
  ◆不要隨便在草叢和蛇可能棲息的場所坐臥,禁止將手伸入鼠洞和樹洞內。
  ◆遇見毒蛇,應遠道繞過;若被蛇追逐時,應嚮上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轉彎跑,切勿直跑或直嚮下坡跑。
  ◆如果蛇已被驚動並且立起前身準備攻擊,不要驚慌,要原地不動,慢慢地拿出手巾之類的東西,拋嚮別處以將蛇的註意點引開。
  ◆平時應熟悉各種蛇類的特徵及毒蛇咬傷急救法。
  如何判斷是否被毒蛇咬傷
  在野外,一旦被蛇咬傷要迅速判斷是否是被毒蛇咬傷。可參考以下方法進行判斷:
  ◆從外表看,無毒蛇的頭部呈橢圓形,尾部細長,體表花紋多不明顯,如烏風蛇等,毒蛇的頭部呈三角形,一般頭大頸細,尾短而突然變細,表皮花紋比較鮮豔,如五步蛇、蝮蛇、竹葉青、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等(但眼鏡蛇、銀環蛇的頭部不呈三角形)。
  ◆從傷口上來看,毒蛇咬傷的傷口表皮常有一對大而深的牙痕,或兩列小牙痕上方有一對大牙痕,有的大牙痕裏甚至留有斷牙;無毒蛇咬傷則無牙痕,或有兩列對稱的細小牙痕。如果蛇咬傷發生在夜間無法看清蛇形,從傷口上也無法分辨是否為毒蛇所傷時,萬萬不可等待傷口情況是否發生變化來判斷是否被毒蛇咬傷,此時必需按毒蛇咬傷進行處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你,準備好了嗎?(1)第2節:前言:你,準備好了嗎?(2)
第3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1)第4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2)
第5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3)第6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4)
第7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5)第8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6)
第9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7)第10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8)
第11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9)第12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10)
第13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11)第14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1)
第15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2)第16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3)
第17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4)第18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5)
第19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6)第20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7)
第21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8)第22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9)
第23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10)第24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11)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