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书评论 》 從星空到心靈——易中天於丹演講對話錄 》
第40節:之四 為人生尋找坐標(2)
易中天 Yi Zhongtian
於丹 Yu Dan
魏王很不理解,扁鵲就給他講,他說我大哥的醫術可以做到防患於未然,一個人的病未起之時,他看看這個人氣色就知道了,他就能用藥把這個人調好,但天下人都認為他不會治病,所以他一點名氣都沒有。
他說我二哥能治病於初起之時,就是在病剛開始的時候,看起來還是小病,還沒有轉成大病,他就用藥給治好了,所以大傢認為他是個治小病的大夫,他的名氣僅在鄉裏之間。
他說,我呀,就是因為學得比他倆都差,所以我看一個人的病呢,我必須等他的病都發出來,最後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了,我再去下虎狼之藥,起死回生,結果我就變成天下神醫了。
你看我大哥這麽治病呢,這個人元氣絲毫不傷;我二哥這麽治病呢,元氣馬上就可以補回來;像我這麽治病呢,病人的命撈了回來,但元氣大傷,你說我們誰更高明?扁鵲的這番話,其實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應該思考一下。
一個人可能會被客觀的機遇選擇或成全,但並不意味着自己就瞭解自己的進度。
這一點不光是孔子有所表述,老子、莊子也都在說:一個人要知道自己。
孔子說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一個真君子,他不怕別人不瞭解自己,他怕的是自己無能。
《論語》開篇就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別人不瞭解自己,自己卻不生氣、不發火,這也很難的。
《道德經》裏面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一個人瞭解別人、打敗別人都不算強,而有自知之明、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其實文化給我們的就是這種力量。
國學在當下興起的唯一理由,就是我們的生命在多元選擇中過於迷惑,所以我們需要坐標。
浮華時代的我們大傢經常探討文化的話題,什麽叫做文化呢?它不是一個僵死的、高高在上的範疇,按照《周易·易傳》裏面對於文化兩個字的解讀,叫做"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也就是說,"文而化之",這是一個流動的過程。
"關乎人文"就是觀察人間事物百態,"人文"就是世間萬象。
在觀察之後,凝聚起來一種信念,凝聚起來一種對待生命的態度與生活方式,再去布行天下,這纔叫"化成"。
其實,我們今天不缺少發達的文明,但是我們的文明中有一種遺憾,就是文而不化。
我們也許有很多束之高閣的典籍,我們有很多值得敬畏的文化成果,但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國百姓,我們自己的生命和這些典籍有什麽關係呢?它可以以一種生動、感性的方式激活在我們的生命裏嗎?它可以化身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態度嗎?所以說,我們缺少的不是文,而是化。
我們不缺少成果,但我們缺少的是生命和這些成果之間的親近、溫暖,它不能給我們以力量。
其實,我們自己要做的就是"文而化之",一種內化的過程。
中國的經典究竟帶給我們什麽呢?為什麽活在今天的人,活在地球上每一個角落的華人,會對我們的經典都抱有一種深深的敬重呢?就是因為21世紀,我們來到了一種多元語境的社會,來到了一個空前繁榮的物質時代,在這樣的社會,我們的心究竟是更安寧了還是更睏惑了?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正在被歷史選擇,並不是我們短暫的生命在歷史中浮沉不定,而是歷史正在從我們每一個生命中穿行。
在一個價值觀出現極大的動蕩、社會出現極大變化的時代,我們每一個人如何看待自我,如何看待文化,這是一個很難的命題。
文明空前繁榮了,物質空前豐富了,資訊空前延伸了,科技空前發達了,這顯然是我們的幸運。
但是另一方面,人心的睏惑空前加重了,在太多的選擇面前,由於每天的起伏不定,比如說受廣告的幹擾、受他人建議的幹擾、受自己心靈的睏頓,我們該何去何從呢?外在帶來的所有的豐富,一定就意味着人心靈裏的安寧嗎?一定意味着我們幸福程度的提高嗎?古老的文明形態和現代氣息撲面而來的這種交錯,有沒有使我們感覺到一種斷裂?有沒有衝突?人如果沒有當下的需求,是拿不出時間和精力去閱讀一些已經流失久遠的、在歷史長河裏顯現出作用的經典。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言 | 第2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 | 第3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2) | 第4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3) | 第5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4) | 第6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5) | 第7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6) | 第8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7) | 第9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8) | 第10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9) | 第11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0) | 第12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1) | 第13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2) | 第14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3) | 第15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1) | 第16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2) | 第17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3) | 第18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4) | 第19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5) | 第20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6) | 第21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7) | 第22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8) | 第23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9) | 第24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10)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