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論語講義 》
八佾第三(6)
李裏 Li Li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王孫賈是衛國的一個大夫。“與其媚於奧”,“奧”是指房子的西南角。古人認為房子的西南角有神,這是什麽神?為什麽居於西南方?因為古人房子的西南方為尊者所居,此外,按照八卦的方位,西南方正好在坤位上,五行裏邊西南屬土,坤位是屬土的,坤就是地,代表大地,所以這個神稱土神,也叫奧神。另外,古人認為在房子的其他方位也有神。如竈神、井神。以前到了過年的時候,要迎竈神,送竈神,祭竈神是為了求得康泰富足;祭水神,祭水神是為了消災祈福;還有瘟神,就是掌管瘟疫的,古人認為祭瘟神能保佑傢人一年平安……這些神都是掌管某一個小區域的,而土神是一年四季都供着的,每天都要給他上香。王孫賈就說,那個土神好像跟我們沒有多大的直接關係啊,與其去祭他,不如去祭竈神,因為祭了竈神還可以得到好處。就好比現實生活當中,有些人名為總管,但實質上並沒有權力。比如說,你們的班主任雖然是班級的主管,我是一個任課老師,衹負責我這門課程的教學,可是期末考試是由我來打分,所以與其去和班主任搞好關係,不如去和任課老師搞好關係。孔子聽了這個話以後說,“不然”, 不是這樣的。“獲罪於天,無所禱也”,神都是相通的,“獲罪於天”,你把天給得罪了, “無所禱也”, 那麽你祭哪個都等於白祭。因為你祭祀的心不誠,對此天是知道的,什麽事情,你不知,我不知,可是天知道——無論你做好事還是壞事,天都知道——所以你這樣投機取巧,勢利、功利,天也是知道的,因此你如何祭祀都是無用的。“無所禱也”,你祭竈神也好,你祭什麽神也好,衹要你的心不誠就沒有用。春秋末期周天子、諸侯王表面上還是當權的,實際上實權已經落到大夫手上。當時有人認為投靠天子、諸侯王不如依附有實權的大夫,孔子對這種現象做出了批判,指出人不應有投機之心,投機取巧或許能取得暫時的成功,但終究是要失敗的。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
“周”指周朝。“監”,就是視,就是看。視於二代,“二代”指夏朝和商朝。他說周朝把夏朝和商朝都看完了,意思就是周朝是繼夏朝、商朝以後的朝代,夏朝有夏朝的禮儀,商朝有商朝的禮儀,周朝建立以後,周朝就在夏朝和商朝的典章文物制度的基礎上,製定了自己的典章文物制度。比如清軍入關,他就看明朝人的制度是怎樣的,據此來建立清朝的制度。周朝學習和繼承了夏朝、商朝的禮儀、文物制度,所以孔子說“周監於二代”。因為綜合了夏商兩代的制度,加以總結,所以“鬱鬱乎文哉”,“鬱鬱”就是完備,豐盛,“文”就是指禮儀文物制度,所以周朝的禮儀制度可以說是最完備的。“吾從周”,我要是行禮的話,我就要跟從周朝來,我就要學習周禮。孔子是主張恢復周禮的,因為周禮是夏商周三代禮儀文物制度的總結,也是三朝文化的集大成。由這句也可知孔子對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是非常熟悉的,不然就不能比較出優劣。孟子說“夫子之學,集大成者也”, 孔子是他那個時代最博學的人,據此,我們也就明白孟子所言不虛了。
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大”在這裏讀tài,指太廟;“大廟”在這裏指周公廟。當時每一個諸侯國都有自己的大廟,這個國傢開國之君的廟就是大廟,魯國的祖先是周公,所以魯國的大廟就叫周公廟。現在山東麯阜、陝西岐山都有周公廟,而且非常氣派、古雅。“每事問”就是說孔子進入周公廟以後,每看到一樣禮器——祭祀祖宗的廟裏有很多東西,有鐘啊、鼎啊、香爐啊之類——都問:這個是什麽啊?這個是做什麽的啊?“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孰謂”,就是誰說的意思。“鄹”是魯國的一個地名,即鄹邑,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曾經做過鄹邑的大夫,此處“鄹人”就是指孔子的父親,“鄹人之子”就是孔子,有的人就說,誰說孔子這個人知禮啊?“入大廟,每事問”,當時孔子是以知禮而聞名的,孔子懂禮節,懂禮儀,既然懂禮,那為什麽進入大廟以後什麽事情都要問呢?如果你懂禮的話,何必每一樣都問呢?人們就覺得奇怪了。孔子曰:“是禮也。”孔子說這就是禮啊。“是”當“這”講。禮儀的核心就是尊敬。孔子明明什麽都懂,可是他仍然每一樣都要問,這個問本身就是一種謙虛誠敬的表現,即使懂得還是要問,這本身就是一種禮。問就是一種禮。而我們一般的人,懂一點點知識了,懂一點點文化了,就了不起了,這也瞧不起,那也瞧不起,認為自己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十分傲慢。人有了學問就傲慢,這叫“知障”,知識的障礙。聖人那麽有學問,那麽懂禮,可他仍然是很謙虛、很誠敬的,什麽都問。並不是他不知道,而是敬的一種表現,所以問本身就是一種禮。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一 | 序二 深入淺出 微言大義(1) | 序二 深入淺出 微言大義(2) | 序三 讀《〈論語〉講義》 | 序論(1) | 序論(2) | 序論(3) | 學而第一(1) | 學而第一(2) | 學而第一(3) | 學而第一(4) | 學而第一(5) | 學而第一(6) | 學而第一(7) | 學而第一(8) | 學而第一(9) | 學而第一(10) | 學而第一(11) | 學而第一(12) | 學而第一(13) | 學而第一(14) | 為政第二(1) | 為政第二(2) | 為政第二(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