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紅樓藝術 》
跋語
周汝昌 Zhou Ruchang
關於《紅樓夢》的藝術,是父親多年來最感興趣的問題之一。他曾多次“鼓動”一些朋友們和高校的老師們,盼望他們努力探研《紅樓》藝術。他也曾多次為紅學研究者的藝術論稿撰寫序文。
若稍一回顧,便可看清一條“綫路”,例如1953年初印的《紅樓夢新證》中,早有專段論及《紅樓》藝術的特色。1963年香港版的《散論紅樓夢》中第一篇、《紅樓夢欣賞一隅》,即是他論《紅樓》藝術的專文。到1985年出版的《獻芹集》裏,已收有兩篇重要的有關文章。其中一篇是為中國作傢協會講習班所作之講演記錄,另一篇是1980年他為段啓明同志的《紅樓夢藝術論》所作的序文,是對這個課題作的較有份量的評述。但是父親為《紅樓》藝術所作的貢獻,人們似乎不大清楚,也很少提到——這也許是被“考證派”的標簽所掩蓋了吧?
我記得上大學學《紅樓夢》的時候,老師講到它的藝術特色時,和講其它作品一樣,仍然是“語言生動,形象鮮明,性格突出,結構嚴謹”,另外再贅上什麽“煉字煉句,栩栩如生”等等習見之詞。後來我得到的一個“訣竅”是:無論評論哪部作品,衹要是分析人物,講藝術特色,一律冠以那一串詞句,大體就不會有什麽“錯誤”了。
我曾就這個問題幾次問過父親,他衹是搖搖頭,笑而不及多言,或者告訴我說:“等我空閑了,我要寫寫這些,一時是說不清的。”
其實,這些問題,在他以前的不少論文中,早已有所涉及。並且他也講過:我曾求助於一些對於《紅樓夢》的藝術特色的評論。最常見的、那意思大約離不開四句話,十六個字:“語言生動,形象鮮明,性格突出,結構謹嚴。”誰也不能說這是評論得不對了。可誰也不清這到底明了曹雪芹這個偉大作傢的什麽特點特色?我想,那樣的評論,衹能是任何一個衹要稱得上小說作傢的起碼要求,而絶不能成為對一個像曹雪芹這樣的作傢的分析鑒賞。因為那等於什麽也沒告訴我們。因此不禁也有感想:我們中華古國,數千年的文學藝術的光輝歷史中,那有多少評論文的精湛獨絶的“理論語言”可資藉鑒、可受啓發、可以消化運用?為何一個時期弄得衹剩下了那種“十六字真言”式的文藝評論萬金妙訣?思之思之,不得其故。由此可見他對此課題的感觸並非不深不重了。
這本書,可以說早已存在父親心裏多年了,衹不過沒有係統地落於紙上罷了。他曾說過:《紅樓夢》既然是小說,那裏面當然有合乎一般小說規律的東西,這些共性的東西不必講,同志們通過別的小說早已明白了。父親着重論述的是《紅樓夢》與衆不同之處,即《紅樓》藝術的特殊性,特殊手法。他認為,這些特殊的
手法是曹雪芹創造的,而同時又是他運化前輩大師的智慧的成就,歷史是有脈絡貫通的。
和1991年底的情形一樣:那年是他辛苦地伏案撰寫《曹雪芹新傳》,我為他抄寫、整理,兩人整整忙了三個多月;去年(1993)年底,他又在為這部書勤奮地工作着,幾乎是“一日三班”,到晚上還要寫上一陣子。
1994年的元月中旬,這部書終於完稿了,而他的足疾又有所發作。望着他那滿頭的銀發,蹣珊的步履,浮現在我面前的,是那“為芹辛苦”四個錚錚大字。
周倫苓
癸酉大寒節後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紅樓一春夢 |
|
|
自序 | 解題 | 第一章 《紅樓》文化有“三綱” | 第二章 “奇書文體”與《紅樓》“三要” | 第三章 一架高性能的攝像機 | 第四章 脫胎·攝神·移生 | 第五章 一喉兩聲 一手二牘 | 第六章 巨大的象徵 | 第七章 伏脈千裏 擊尾首應 | 第八章 勾勒·描寫·積墨 | 第九章 “奇書”之“秘法” | 第十章 “補遺”與“橫雲斷嶺” | 第十一章 怡紅院的境界 | 第十二章 “詩化”的要義 | 第十三章 熱中寫冷 細處觀大 | 第十四章 鼕閨夜景 | 第十五章 明修暗度 | 第十六章 衆生皆具於我 | 第十七章 兩次餞花盛會 | 第十八章 鼓音笛韻(上) | 第十九章 鼓音笛韻(下) | 第二十章 奇特的“即事”詩 | 第二十一章 海棠·菊花·柳絮 | 第二十二章 精巧的“構件”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