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 下课!下课!下课!      Ma Ruifang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于丹请客到了唱骊歌的时候。
  于丹右手搭我左肩上,左手搭易中天右肩上,问:“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录像啊?咱们再聚!”
  易中天说:“我刚录完《品三国》最后两集,下课了。”
  我说:“《说聊斋》早录完了,我早就下课了。”
  于丹狐狸精般媚眼儿眼珠一转,会意地笑了。
  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你,一起开心地笑!
  不管“上课”是“下课”,咱们“没事偷着乐”!
  跟万卫一起管“排课”的解如光忙着穿外套,没注意这边三个人“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还在“上课”的王立群呆着脸儿看三个笑眯眯下课者。我想:“夥颐(注1)!你就继续苦撑苦熬,受解如光‘之流’横挑鼻子竖挑眼儿吧。这三只出笼鸟儿可要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啦!”
  谁都不会想到,第一个提出让于丹下课的是好友易中天。比博士“下课”呼声早得多。我是大年初五从于丹短信上知道的。我说:小妮子可以继续讲《论语》。于丹先是开玩笑地说:“我就先讲老子,再讲庄子,最后讲孙子。那样我就成了‘老装孙子’啦!”然后正儿八经地说:“我原本有接着讲《论语》的想法,易大佬反对,我就不敢动了。”
  易中天主张“激流勇退见好就收”!
  像百家讲坛这样的平台,任何一位学者“上课”都是偶然,“下课”都是必然。这儿不是高校专题课,你上了,就跑马占地,长期属于你。在百家讲坛,甭管哪位教授,甭管讲多精彩,一个专题讲完就下课。阎老爷子讲袁崇焕叫“重返讲坛”。这次,百家讲坛安排若干主讲人讲经典。一人一集录完,就意味着除仍接续前边录节目者外,集体下课。电视跟某些男人的心理相似,喜新厌旧。百家讲坛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断从全国挑选新主讲,一轮又一轮新陈代谢。百家讲坛节目也会新旧更迭。我揣摩,不久的将来,秦皇汉武可能渐渐淡出,红旗 渠等革命传统节目,大概要红旗飘飘向观众走来!
  于丹和“之流”分道扬镳,各自打的,或回家,或回影视中心。
  我叹道:“我原以为于丹哪方神圣?原来是个小皮孩儿!”
  易中天说:“可不就是,皮实着呢!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不自在。这话用在小妮子身上靠谱。”
  我又叹道:“这小皮孩儿得到的疼爱太多,可别惯坏了!”
  易中天说:“那也得看是惯出什么毛病。如果挨骂就请客,我看挺好!”
  我说:“她既然好这一口,这回便宜她了。”
  易中天老奸巨猾地说:“着什么急,循序渐进嘛!”
  我问:“下回……?”
  易中天说:“嗯……怎么着也得鲍翅捞饭!”
  注1:“颗颐”的称呼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选集】百家讲坛
一 谁是最受欢迎的主讲人(1)一 谁是最受欢迎的主讲人(2)
二 为什么必须观众喜欢(1)二 为什么必须观众喜欢(2)
三 《百家讲坛》是不是“魔鬼的床”(1)三 《百家讲坛》是不是“魔鬼的床”(2)
四 学术为什么要向大众传播(1)四 学术为什么要向大众传播(2)
五 我们应该怎样走上讲坛(1)五 我们应该怎样走上讲坛(2)
六 观众想在《百家讲坛》那里看到什么(1)六 观众想在《百家讲坛》那里看到什么(2)
“开坛元勋”和“一千零一人”(1)“开坛元勋”和“一千零一人”(2)
公路铁路饭店通票(1)公路铁路饭店通票(2)
“我很高兴做学术明星”“两大好处”和“一个观众”
于丹“酷评”和“捧哏”性情中人易中天
易中天神猴也?(1)易中天神猴也?(2)
不给你这个鸡场下蛋了(1)不给你这个鸡场下蛋了(2)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