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中庸   》 中庸--第四輯      南懷瑾 Na Huaijin

  承先啓後,“承”字,要先繼承得起來。那麽假設你們的後代的青年,你們要到我們這個時候啊,白發蒼蒼了,後面問你,“《中庸》裏頭有三個“思”是什麽意思啊?“左思右想啊!“神之格思”,這三個思、三個層次,他說鬼神,你要想到鬼神在你前面,你怎麽樣去體會,“格”就是到達,你要用思想去體會鬼神不可知的這一面,有沒有上帝、有沒有佛、有沒有菩薩、有沒有神仙、有沒有鬼、有沒有神、有沒有魔等等問題,“格思”,你怎麽樣到達呢?
  “不可度思”,他說你不能用普通的一般思想的習慣去想它的,用意識思想達不到的。
  “矧可射思”,這個古文“矧”字,就是現在“何況”、“況且”,就是這個字。有時候你讀到古文,一句話看到這個“矧”字,它就是代表“何況、況且”。他說你思想中、意識思想推測已經推測不到,“矧可射思”,什麽叫“射”?猜猜的。所以有些人說,“有鬼沒有鬼,有神沒有神?”“沒有!”“你憑什麽知道?”“我猜想的。”這個猜想不行!這要講實驗的,不能猜想。射思,“射”就是猜想,亂猜叫做“射”。猜不行!要求實證。換句話說,這三個思“矧可射思”,那要實證。
  這是宋朝的宋儒儒傢程明道的話:“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這個一方面是文學境界,一方面他是在打坐得定以後、悟道以後,他曉得思想的這個功能,思想“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這個思想不是普通去亂想哦!亂想會想神經了。譬如禪宗講參話頭、佛傢的修定,修定就是正思維,觀想就是正思維,思到以後,“思入風雲變態中”,思想會透過了物質世界,證入那個精神世界,然後控製了物質世界;思想的這個力量之大,唯心的力量之大,“思入風雲變態中”。那是實際的境界,不是隨便用文學的描述哦!沒有這個實證的經驗講不出來呦!為什麽他曉得思想有這樣的情況、有這樣的偉大,所謂“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呢?因為他已經到達了“格思”,思想的那個妙用到達了極度的最高峰,他有點摸到了、體會到了。所以啊,他說思想的、唯心的、心理的最高處,不是你可以猜想到;心理的最高處你抓到了,你生命精神面也把握住了;生命精神面把握住啊,跟鬼神兩個通了。
  所以管子(管仲,比孔子還早)講:“思之思之,鬼神通之”。管子講的哲學,也是管子的政治哲學,他所謂是大政治傢,他有許多你看政治上連孔子都非常佩服他,一個大政治傢,換句話說,他也是大哲學家,他曉得、早就知道了。那個時候什麽佛啊、道啊還沒有影子啊!管子說,“思之思之”,所以他處理國傢大事一件事情,完全寧靜了,用思想那個靈感想清楚了;他說不是完全靠自己力量哦!“思之思之,鬼神通之”,不可知的方面一股力量會啓發了你,兩個溝通,就是後來佛傢所謂講“自他不二”,自力與他力兩種力量合攏來,構成了你的真智慧,處理人世間的事。
  那麽這是講思的重要。所以研究哲學的人,對這個“思”,這裏有三個思、有三個層次的不同,不要馬虎地念過去。那麽他的結論,何以知道有三個層次的不同呢?所以下面有:
  “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掩,如此夫!”三個字(“微之顯”),“夫”這個夫也不是講丈夫,什麽大丈夫啊,這個“夫”字不相幹。就是用白話就是“那麽”,就是本省話“阿呢誰”,就是這個話;這個樣子他說“微之顯”,這個東西到了最高處,幽微,看不見的,微到你沒有辦法看見;聽不到的;摸不着的,細微到沒有辦法你再去研究。但是你不要、一般人把它當成神秘得不得了,一點都不神秘:“微之顯”,無處不在,處處皆在,在在處處都是;無所不在的,白天夜裏到處都在,隨時都在;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的阻礙,也沒有什麽黑暗與光明的阻礙。他說這個東西,你看這三個字的照哲學與科學的研究,就可以寫大部的畢業論文拿博士學位了。“微之顯”,那麽你要說“微”嘛,把世界上古今中外那個高明的話都把它引用來,幾十萬、百八萬字都有;然後再反過來說“顯”的一面,找些證據,哪個人看到鬼了、哪個人吊死鬼了、狐狸鬼了,你盡量找——但是這個還不是真的鬼;真的鬼在哪裏?等你的感情思想錯誤了,你已經接觸到了那股力量了,啊!非常明顯!所以“微之顯”。要怎麽才能夠說、衹有一個字“誠”,誠是中庸的重心哦!誠是怎麽樣的?誠是中庸修養的方法,方法在哪裏?在後半部,中庸上有專門講這個東西,就是一個“誠”。“至誠之道可以前知,”這個誠同大學的“定”、同佛傢的定、同其他宗教的至誠的禮拜都有密切的關聯,在中國文化就是一個字就代表了,沒有那麽多羅嗦;把宗教的外衣統統把它丟掉了,宗教的形式都推開了,那是真的不要偶像,有一個偶像都不是了,就是徹底不要偶像了,但是他是徹底的、真正的至誠,誠的道理。那麽“誠”(後面)再做解釋。
  換句話說,你乃至於說,傢裏隨便拜拜也好,對人做事也好,“不誠無物”,有一句話,“不誠無物”,這個物不是物質哦,你心念不誠起不了作用,沒有東西的。有些人說我念佛念了那麽久,拜了那麽久,我求上帝也求過、關公也求過,求了半天都不靈——“誠”字的道理。但是你求壞事不一定靈,“微之顯”,這個裏頭有很多的道理,為什麽有許多求不靈?求發財,不一定發財;求考得取,上帝、菩薩不會保你去考試的啊!那這個時候“誠”在什麽地方?這都是問題。
  所以他說“誠”的重要:“誠之不可掩”,遮不住的,這個東西掩不住、遮不住,“如此”。你看在這個裏頭,他的文字,你看他古文的寫法,用白話一樣,“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掩,如此夫。”這是我們現在念法,我們老一輩子讀書傳統,(師唱念:“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掩,如此夫——!”)他幹什麽唱呢?他這兩個是代表那個思想與感情,這是一個問題,“哦!——阿呢誰——”就是這個味道!“哦,原來這個東西——哦呦!還有個東西呦——!”就是這個味。所以古文有時用虛字是代表那個情態,但是如果不懂古文的說法,“之乎也者”用那麽多幹什麽?等於趙匡胤開始討厭讀書人,他出來當了皇帝以後,帶一個皇帝的秘書長(張海)站在旁邊,看看那個城門寫的,譬如說“忠孝之門”,趙匡胤皇帝看了半天,問問這個秘書長:“忠孝門就是忠孝門,為什麽加個‘之’呀?”“哦,那是文章的助詞啊!幫助的助。”趙匡胤一聽就不高興:“哎呀!你們一天到黑之乎也者,幫助了什麽東西呦?!”就把文人看得一毛也不值了。他說你們“之乎也者”助不了什麽東西。說這兩個字是助詞,開頭有助。好了,所謂助詞講文章的寫法,他是用這兩個字代表意義很深長,這個問題等於現在新式標點,說不完的話上面一杠、加一個破折號,下面“點點點點點點”說不完,你們去想去吧。所以呀,你看現在的標點也很討厭嘛,五百年以後,考證現在的標點,那個中華民國那個時代那些人吃飽了飯沒有事情做專門弄點點的,大概三點、兩點是什麽意思,七點八點不曉得什麽意思,後來的人一定為標點會做一個大論文拿一個學位(衆笑)。啊,這是要過五百年以後了。
  那麽現在第十六章講完了,這就是講修道。第十七章開始,(講)行道了。
  悟了道有什麽用,做不出來事,等於佛傢說你悟了道功德不圓滿有什麽用?要能夠成其事。那麽成其事怎麽樣成法呢?拿皇帝來講: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
  他說堯舜這個大舜,孔子是非常推崇他的,到處推崇。因為大舜在上古的時候,第一他代表了公天下的中心。本身是個老百姓种田的出身,種田不算數,本身是一個破碎家庭、受盡痛苦出身,後娘又生了一個弟弟,父親、後娘、弟弟恨不得要他死,隨時害他,可憐了半生,可是他對於父親、母親(後娘)、弟弟沒有一點怨恨,歷史上記述他描寫的,處處衹有做到仁慈、愛護、孝道。中年以後到了快到晚年了、五六十歲,以他幾十年的德行不變,父親後來又瞎了眼睛,他最後在歷史上記載,什麽醫藥(都)醫不好,最後舜當了皇帝以後已經八九十歲一百歲了,還抱着父親哭,拿舌頭舔他父親的眼睛,(父親)才能看見了。有這樣的故事,在醫學上無法求證明的故事。那麽講舜的道理,後來一個平民了受盡了這許多的折磨,當父親瞎了眼睛的時候,受弟弟的挑撥,到處趕了。他住在哪裏都不準住,他住在山西趕到山東,住在山東趕到江蘇、趕到邊疆。後來,你趕我,我就跑開了,要財産都給你們吧,什麽都不要。後來以後,中年以上,纔堯提拔他,由公務員幹上來,一方面當女婿,一方面把兩個女兒嫁給他、輔助他,然後訓練他,一步一步上來,乃至當了副皇帝。後來堯到了一百多歲,根本不管事了,雖然沒有讓位給他,已經一切由他處理。所以他馬上起用了年輕人大禹,然後把中國的水利黃河長江等等事情,奠定了這個民族幾千年來農業的基礎,那真是功在萬代。所以孔子再三贊嘆他,他個人的人格行為還不講。最後有些人說他南巡死在湖南,這個是靠不住的。實際上歷史好幾種說法,一種是仙去了、成道了,跟人接走了,他自己不願意招搖撞騙,不願意給人傢說是怎麽叫神仙,這一面不講。他都佈置好,最後是嚮西面走、修道了,交下來給禹了。這個歷史故事研究起來很有趣的,我們現在大傢這些上古神話你把它集中起來呀,關於他的故事非常多。那麽孔子呢再三講到,說他纔算是個大孝子,他說怎麽叫做大孝子呢?不是光對父母孝謂之孝,孝天下人,就是大慈悲、大仁慈愛天下人,這個纔是大孝。
  他說“德為聖人”,舜的道德修養,做到聖人的境界;“尊為天子”,平民老百姓上來做皇帝,代表一個國傢民族的頭頭;“富有四海之內”,整個的國傢四海之內都是他的,可是他不要,公天下,馬上讓;不讓給他的兒子,讓位給禹,就接手了(就成仙走了);“宗廟饗之”,所以後世的子孫不絶;“子孫保之”,舜的子孫,這是綿延,大傢的祖宗的歷史很多一考證,都是舜之後、禹之後、堯之後,中華民族有幾千個、一萬多個姓,實際上老百姓不衹一百個姓,(有)一萬多個姓,有許多都是這個來源。孔子這一篇書裏頭引用的話,等於看佛經,尤其現在大傢在講《金剛經》研究《金剛經》,《金剛經》佛也說,要功德做到才能成道,他也是講這個。因此孔子說:
  “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他說一個人真做到行為道德修養,所謂大德不是小德了,就是“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這個大德,他自然得到那個位。不過位有兩種,孟子說,一種是“天爵”、一種是“人爵”。舜最了不起,人爵、天爵他都有,“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祿”跟“位”不同,“祿”自然生活無愁。他國傢皇帝財富等於富有四海,整個國傢是他的,可是堯舜啊,好像丟一個破帕子那麽丟開:“你拿去,由你來保存。”他自己不要,這個祿位都不要。所以“大德者必得其名”,享萬世之大名;“必得其壽”,堯舜都已活一百多歲呦!堯是絶對安然而去,說走就走,說死而死,沒有痛苦。舜跟禹兩個歷史上懷疑都很大,都說他成仙了,同黃帝一樣,跟我們老祖宗一樣,並沒有死,說他以後是成仙了,永遠不死,這是道傢的資料裏頭特別多,不過有許多研究起來也很奇怪的,真有奇怪之處。
  那麽因此下面解釋: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
  孔子在這裏,那麽子思引用孔子的意思有一個重點,大傢千萬註意。他說天地生一樣東西,生一個人也好、生一個人物也好、生一樣東西也好,“必因其材而篤焉”,看他自己是個什麽材料而培養他。你要註意呦!有許多青年人志大、才疏,那個心想的比鵝蛋還大,本事好像比蟑螂的蛋還要小,那怎麽行?這就叫做志大才疏。德性嘛,更要值得斟酌了。所以啊,在易經上、在五經上經常提到,“知大而謀遠”(《易經係傳》“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才疏”,學問不夠,思想、幻想超過了自己的能力,沒有不失敗的。同樣道理,我們一般學佛,你能不能夠是成佛之材,先要考慮一下,所以“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必須因他的材料,他是這塊材料,就給他栽培。但是你也不必灰心,那麽我們都不是這塊材料怎麽辦?那廢料也是料啊,廢料把他連結好了以後也變成大材料啊!那是看自己,這個道理就是說“正己而不求於人”,同樣是正己而不求於天、正己而不求於佛、正己而不求於上帝;人助而後天助、自助而後天助,應該有這個精神,所以道理要搞清楚,不要單聽一面,你就搞錯了。
  在這裏因為提到大舜,那麽你就可以看出來,大舜也不是天生下來當皇帝,破碎的家庭,受那麽大的痛苦,你想大舜如果自己沒有堅定的意志,他很可以變一個很壞很壞的人,乃至他仇恨父母、仇恨兄弟,自己可以回轉來殺他的!也可以殺盡天下人;他為什麽不那麽做?絶不那麽做!所以他父母不要他種田,他就去挖泥巴賣(陶器是他發明的),他就去做陶器,那真是“淘氣”啊,受了淘氣之後去“陶器”了。陶器發了財又不讓他做,他再去種田,沒得關係;父親叫弟弟來趕他,“好好,你要,應該應該,爸爸既然要,都拿去,趕快拿去。”就這樣,“我走開。”走開了他什麽都不要。“你就一個人走!”“好好好,一個人走,衹要他不生氣就對了!”會做到這樣,就是自己站起來。所以他說上天對於生物、對於人生非常公平。
  “栽者培之”,你看這個古文怎麽讀啊?我們都曉得叫栽培嘛,還要“栽者培之”。哎,錯了!(這)就要認識中國字、懂中國文化。“栽”是栽的東西,有些東西要栽的呀!譬如我們種稻子,秧啊要“插秧”,不叫做“栽秧”撒!對不對?種洋芋、撒洋芋的種、撒麥子的種不叫做栽。“栽”是拿鋤頭挖開一個洞,把這個根根栽下去,這個叫做栽,中國字不要亂用的啊!所以中國文化,我看文化了中國吧!大傢要留意呦,先要認識字。說該栽的東西呀,上面是“培”,就是需要土壤,再給它加上,慢慢加上,使他根根能夠吸收這個營養,它才能夠長出來,是“栽”者。
  “傾者覆之”,表面一看,也有許多古書解釋“傾者覆之”,倒了就把它倒了,那就糟糕!傾者的“傾”就是歪的嘛,“覆之”就是把它倒了,那個碗如果打倒了,照我們這個茶杯如果歪了打倒,你趕快推一下,把它趴出來,那還叫做傾者覆之?那還對麽?說天地間有一種生物啊,它不是那麽(嚮)上長的,有些是橫長的,要斜起來。植物,你到農村來看(我記不得了,因為離開農村太早),有一種植物啊還要橫着那麽種在土裏頭,上面要泥土,要土壤的營養給它蓋住,它纔長出來;“傾者”是斜斜的插,“栽”就是直直的種。所以栽者就培之;那個歪着來插的,你要把它泥巴上面的這個營養肥料要把它蓋覆住,它裏頭纔長出來。
  這八個字形容什麽?一個人生的成功,一個人自己的成長不是簡單的啊!有時候遭遇了挫折,那個挫折是給你經驗啊,正是你的肥料營養你,那是“傾者覆之”啊!上天在幫忙你,給你遭遇一個不痛快的環境來訓練你、培養你。挑不起擔子,結果你自己不能正己而怨天而尤人,完了!他也培養不出來,那有什麽用啊?等於我們種田的,種下去,肥料搞了半天,看看挖不出來,一鋤頭把它挖斷了,那就沒有用了。所以他說上天之生物,“栽者(就)培之,傾者(就)覆之。”這句話絶不要跟着古人解釋啊!有許多古書、好像我們手邊這一本書“傾者覆之”就沒有解釋對,呵!不管了,各有各傢的解釋。因此他引用:
  “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再引用古詩的句子,在中國文化講,是講天人之間,人、天、道,或者神與神之間、鬼神之間的道理。我們佛傢的用的最好,靠我們心念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是“自力”;譬如念佛啊、拜神啊、拜天啊、拜祖宗、拜上帝是靠“他力”。專靠他力是迷信,專靠自力是狂妄;既不狂妄、又不迷信,大智的成就者——自他不二之力,智慧也有,力量也有,自他不二,可是不是迷信,也不是狂妄。那麽這兩個力量,智慧與福德,才能與德行配合,纔成功一個人。要修道的也是這樣,你的德行與你的智慧,智慧就是才能,“慧福”,才能夠行,動輒就找自生煩惱,又人與人之間相處得不好,就變成仇恨,這怎麽叫修行呢?這個不行的啊!那就幹脆下面四個字重新解釋,“傾者覆之”把它倒掉算了唄!衹好把它倒掉了,呵!
  所以下面引用自他不二,“嘉樂君子”,“嘉”是好的,“樂”是快樂,和睦、和樂;“嘉”是平安的,這個人個性嘉祥,吉祥的、快樂的。這個君子之“憲憲令德”,兩個憲。“憲”就是高高的、至高無上的,很明顯地擺在那裏是“憲”,至高無上的、明顯的、不可變化的,了不起的,形容好的德行。
  “宜民宜人”,古詩很簡單,一個字、為什麽你說四個字一句啊?因為古文、中國文字,一個字代表了好幾個觀念,拿白話文一翻譯啊,好幾個字代表了一個觀念,因此一個字翻(譯)開來就一大堆了,此所以今古的不同。那麽今古為什麽不同呢?那個時候沒有發明印刷,也沒有發明紙張可以寫,我們的文字(是)祖先們拿東西來刻字,刻在那個石頭上,刻上什麽?他衹要把這一個字這一個代號擺在那裏,這個觀念一看這個就清楚了,很多的觀念就清楚了。所以他說的“宜民”,就有好幾個觀念;“宜人”,也是好幾個觀念。就是說你把自己的行為、學問、道德修養,“宜民”,和於真正的人生,“宜民”就是這個意思。這個就叫人。“宜人”,不但自己和於真正的人生,人與人之間、對朋友對社會大傢都知道你是個好人、了不起。
  “受祿於天”,他說這個樣子,自助而後天助,鬼神也好、天神也好、菩薩也好,他自然,因為你的電感跟他倆相應,自然會受祿的;那麽纔得到保佑,就是本省話“保庇”,保庇就是庇佑,這都是古音,他自然得到保佑。所以你要求菩薩、上帝、佛啊哪個保佑你,你不如求自己保佑自己。“受祿於天”,你自己要正己而不求人。
  “保佑命之,自天申之。”剛纔解釋了這個“申”,上下這個電感就通了,你的頭腦、心裏的這條電綫、這條天綫,跟上帝、菩薩的那個天綫就接上了。“申”者,上下通也,“自天申之”,那麽因此說,中庸之德要見道、修道而到行道,行道最後行到大舜一樣,貢獻於國傢天下,功在萬古、功在萬代,他什麽都不要,那就證到“空”了,自己走了,到了一百多歲了,嘿!飄然而去,修仙去了、修出世道去了。
  “故大德者必受命”,因此說真正做到大德、聖德,我們佛教,後來用寫信給你,“某某大德”,“大德”就是來自於這裏。可我們是小德,不應該稱大德。大德者必受天命,什麽是“天命”呢?交感,天人之間的交感,自然得到這個感應。
  現在我們《中庸》是第十八章,上次講到第十七章。十七、十八、十九同二十章差不多一個觀念是連帶下來,講道之用。我們千萬要記住,十六章是講到鬼神之事,在中庸儒傢所謂提到鬼神之事啊,就是宗教性的形而上道,由道體而講到用,那麽這個道理也就是證明我們上古文化儒道兩傢不分傢的,都是有一個共同點,講到道,見道而後修道,修道跟行道是入世的,見道以後修道、行道是入世的,在哪裏入世?在人道上。與佛傢不同,佛傢始終是走出世的,出世以後也講入世,所謂大乘道菩薩道,大乘道的菩薩道最後還是歸到形而上的出世上面,這兩個在形式上不同的地方。當然他的最高究竟處是相同的,不過最高究竟處相同很難討論了,那麽就要牽涉到佛學方面去了,那我們不想講儒傢的東西太牽涉到佛傢去。大致上有兩個做比較的,至少可以告訴我們,在人道的用上,儒傢的基礎是穩當的、切實的,而且儒道兩傢的精神是一樣的;如果做三傢的比較,他是大乘道入世的真正菩薩道的精神,比佛傢的有範圍、有立足點、淺近,而容易一步一步去做去。
  上次講到大孝,孝道的道理、天人的關係,所以自己保佑自己,而後再到形而上道上天的保佑,那麽提出來一個榜樣是大舜。大舜的歷史我們上次說明過,他的遭遇出生在一個破碎的家庭,父母的虐待他是父母的不對,兄弟的虐待他(是)兄弟的不對;他沒有覺得父母兄弟不對,始終是盡自己人子的本分,所謂“素其位而行之”,那麽因此以一個普通種田的老百姓,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做世界上第一人,但是他的道德修養沒有認為自己是第一人,這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上一個最平實的榜樣;也就是公天下的時候一個榜樣;也就是做人、一個人從什麽都沒有憑藉、沒有依靠,而遭遇種種的挫折與痛苦,自己如何站起來,不但是功業站起來,而且使自己成就為入世而又出世的聖人。
  那麽現在開始第二個榜樣,是講父母也好、家庭也好、兒子也好,那真是我們上次講到一樣的(不曉得是講到《老子》還是講到《金剛經》提到的):“父為宰相子封侯,我在堂前翹起腿”,比這個還要好的,而講一個非常良好的家庭出身,但是遭遇時代(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時代,形成中國歷史“傢天下”的最高的榜樣,這是誰呢?就是文王,他在我們這裏又樹立一個典型,那麽現在就開始講這一段。
  “子曰:無憂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為父,以武王為子;父作之,子述之。”
  這是孔子的贊嘆,人生的成功那真是沒得遺憾;這個“無憂”不是表示無憂無慮,就是沒有遺憾,做人做到這樣一輩子沒有遺憾,那麽拿在歷史上一個典型、一個榜樣,恐怕衹有周文王。周文王跟大舜不同,大舜沒有憑藉、沒有依賴,絶對一個平民,自己站起來,剛纔提到過所謂“貴為天子,富有四海”,最後還道德成聖人,超越於這個物質世界,得道。文王也是一樣,但是文王遭遇與他不同,周朝的上輩是姬氏,那麽說來文王的祖父、父親都是歷史上的名王而兼聖王;名王是功業,聖王是道德的成就。文王的父親是王季,也是歷史上的聖王,那麽有王季的基業的基礎,而他自己道德好、學問好。所以我們曉得中國文化裏頭的寶典,也就是文化的中心的文化《易經》這本書,就是他在坐牢的時候註解,所以叫做《周易》。《易經》有很多、有好幾種,有《歸藏》、有《連山》,我們現在普通留下來的是《周易》,《周易》就是周文王開始註解,他的兒子周公又跟着註解,最後孔子又加上註解,所謂易更三聖。
  那麽周文王他當時遭遇的領導他的帝王,是我們歷史上有名的暴虐的皇帝紂王,所謂桀、紂都是很暴虐的皇帝,而這些皇帝們有個共同點:學問都很好、文章好,暴虐的皇帝,絶頂聰明,拿後世來講,詩詞歌賦、吹的、玩的、唱的、跳舞的、武功樣樣都是第一。像歷史上寫的殷紂王,“疾逾奔馬”,他跑步馬都跑不過他;“手捉飛禽”,鳥飛過來,他那個氣功一來就把它抓下來了;“生裂虎豹”,老虎兩條腿被他拿到可以撕得開。所以歷史上許多的所謂暴虐的皇帝,他的能力、聰明都是超人一等,超人一等容易走上(暴虐的路子),他眼睛裏頭根本沒有人,沒有一個人值得看得上的,所以欠缺了道德修養就要走上這個路子。我們衹曉得歷史上桀、紂都是最暴虐的皇帝,但是你研究一下桀、紂,他自然會使他暴虐起來,這麽一個人物,沒有一樣別人可以跟他倆比,他自然看部下看老百姓都是笨蛋,這些人他覺得像一個螞蟻一樣,這些沒有用,當螞蟻捏掉算了,養成了這個性格。
  文王遭遇這麽一個皇帝,所以對他有懷疑能夠把他關起來。周文王在牢裏(文王也是一方的諸侯哦),沒有怨天、沒有尤人、沒有埋怨,著書,就是推演這個易經八卦。當然歷史上寫的,那麽後來紂王還測驗他的(修養和神通),大傢都說他是聖人,一定修養很高,有沒有這樣高的修養?把他的大兒子拿來殺了,殺了以後剁成肉醬,還送來請他吃。——你既然修養道德好,而且又懂得易經,能知過去未來,我看你曉不曉得這是你兒子的肉?——周文王當然知道,眼淚都不能掉哦!面孔給他不知道哦!這個地方是(個)問題,不大是道德的修養,衹好是拿佛傢講是最大的忍辱,不然很成問題——吃下去!把自己兒子的肉吃下去。所以紂王放心了:“人傢都說他是聖人,什麽事情有神通都知道,他連兒子的肉吃了都不知道!”——其實文王知道,所以《封神榜》歷史的小說上說,文王等到監視他的人走了,想起那個傷心、吐出來,那個肉說是變成我們現在吃的兔子,我們現在這個長耳朵的兔子,就是文王的兒子伯邑考的肉變的。所以這是歷史上故事與神話,故事神話不是完全編的呦,有他的中心思想的道理。要瞭解一個民族的文化,不能夠脫離開那個神話的故事哦!你當故事聽,(衹是聽)着玩的。你當成文化哲學來研究,它就是另外有高深的意義與道理還可以參悟出來。
  那麽這裏講到文王“以王季為父,武王為子”,武王就是(文王的)第二個兒子,所以後來繼承文王的志嚮把紂王推翻了,也替哥哥報了仇了。那麽周公是武王的弟弟,這三個都是兄弟呦。實際上文王有百子、一百個兒子,實際上九十九個,後來《封神榜》上給他添了一個,好像同孫悟空一樣從石頭裏蹦出來一個幹兒子,叫雷震子,有翅膀的、會飛的。所以後來《封神榜》上中國的像前兩天下雨、打雷就是周文王的兒子雷震子管的,雷公。
  那麽,“以王季為父,以武王為子”,那麽上面繼承,承先啓後。“父作之”,這個“父”是代表他的上代,歷代的道(德政治)[斷錄]。“子述之”,他的兒子武王的武功推翻了紂王,建立了周朝,尤其他的弟弟周公,所謂姬旦,他建立了中國文化這個基礎,我們幾千年來孔子所述所集成(繼承)的就是周公周代的文化,從上代下來。他講到周武王“武王纘大(tai4)王——”,有些本子“大”字上面右邊這個角上打一個圈圈,實際上這個字念“太”,不要把這一圈看成一點,就變成“犬”王了,就錯了。“大王”就是曾祖父輩,講文王的父親“王季”在武王應該稱他是祖父了,曾祖父在文字上中國禮貌就是“大王”,——“王季、文王之緒”,文王是武王的父親,他的祖父就是“王季”,他的曾祖父就是“大王”。三代的,要註意呦,他說武王之所以成功,為周朝的歷史上劃時代的三千年以後影響的名王,文化的建立、道德政治哲學基礎的建立,使中華民族建立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不是偶然的,上代有三代的基礎,曾祖父、祖父、父親,都是第一流的名王,有道德學問都到了極點。所以這句話我們普通念書很容易把它念過去,“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這個“纘”字不是贊嘆,絞絲旁這個“纘”,他能夠承先啓後擔負得下來,這是非常難的呦!
  譬如你看社會上很多人家庭父親創業、祖父創業,兒子嘛擎下來就比較玩這個財富,到孫子啊差不多開始就玩,要敗了,所以“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能夠繼承祖宗之業、成績而發揚之光大之,非常難的,況且在文化道德上發揚光大是很難。所以中國的古文就是這麽一句話,你要會讀纔曉得他這一句話的語意、文字後面的意思包含是什麽,不然你照文字一看很簡單嘛!就讀懂了,一點味道都沒有,就是一種恭維的話。你把它透過了這個文字後面,透過了這個紙的後面,一看,我們一讀的時候啊,汗都要流出來!不一定我們做得到。假使在座你不管男同學女同學,你是武王,能不能做到?是個大問題。
  所以他說“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然後:
  “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顯名;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
  他講過文王以後,講到他的兒子武王,孔子提出來。剛纔說到,他能夠繼承祖先的文化的基業,事業的基礎,道德文明發揚而光大之;發揚光大很難!然後他三代,曾祖父、祖父同他的父親,衹講政治道德、做人的道德,沒有侵略過人傢,而到武王的時候“壹戎衣”起而革命,推翻了紂王這樣暴虐的皇帝,所以起而革命,所謂是青年一代起來。但是你要知道哦,青年也七八十了,武王起來,姜太公這(些人)都七八十了,因為上古人壽命長,周文王都活到一百多了,但是在百多歲人看來,這個後輩不老實,還起來打仗,呵,就是這樣,他七八十了。所以“壹戎衣”,以軍事手段來改革這個時代的混亂,來平息時代的災難,推翻了紂王,所以“壹戎衣”。
  所以你們念詩像中國的古詩,大傢都曉得李白、杜甫的詩好,杜甫有一首《過昭陵》(杜甫是唐朝人,他當然沒有見過唐太宗了),就是到唐太宗的墳前面過,有一首詩:“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開頭兩句話氣派很大,那麽來源哪裏來呢?所以讀中國的文學你要寫好必須要多讀書,“一戎衣”這個話,就是《中庸》這裏頭出的。“風塵三尺劍”,講唐太宗就是同漢高祖一樣,漢高祖提三尺劍斬白蛇而起義,老百姓起來,尊為天子,富有四海。唐太宗不然哪,他不是老百姓,他父親李淵已經威望很大,所謂已經是獨霸一方的人物了,那麽他是世傢公子起來,然而他的功業跟漢高祖倆差不多啊,所以“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這個“一戎衣”就是說,後世的所謂帝王的功勳、天下是打來的。
  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兩個階段,所以講王道的天下、周朝以前的三代以上是道德修持來的、修來的、修行來的;三代以下的天下是功業來的,這個功業就經常包含了有“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所以天下是打來的,這個完全不同。所以講“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壹戎衣而有天下。”結果成立周朝的王朝、政權,身死以後(本身死了以後),“不失天下之顯名”,歷史上永遠不但是名王,(而且)是聖王,“尊為天子,富有四海”,貴到了為天子,除了上帝、上天以外,世上第一人。“富”,做帝王的四海以內一草一木都是他的財産,傢天下的都是私有財産,這個是“富有四海”。
  “宗廟饗之,”他的祖宗沾他成功的光榮,後代的子孫,周朝武王同周公兩兄弟建立這個政權文化為基礎,所謂普通講八百年天下。歷史上周朝政權八百年、七百多年,漢朝衹有三百多年、四百年,唐朝也三百多年、四百年,朱元璋(明朝)是三百年,宋朝是半壁江山三百年,清朝也三百年(實際上兩百七十多年),元朝在中國是八十年,所謂五代啊、六朝啊,大傢玩了十幾年二十年三、五年的都有,那個不算數,衹有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差不多一半以上是安定中,這實在是了不起的一個歷史。
  “武王未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他說周武王沒有起來革命以前,還沒有說推翻了紂王而當皇帝,中國文化已經他的弟弟周公開始起來研究了,已經完成了文王(他的父親)、武王(他的哥哥)這個德業他完成了,追述——中國上古文化一直到周朝的上代——曾祖父、祖父跟文王,“上祀先公”,後來當了皇帝以後,兩兄弟有天下以後,以“天子之禮”製造了周禮,奠定了中國文化憲法裏頭的憲法,文學裏頭精神精華之所在,這部《禮記》。所以我們小的時候念書,說一講到禮貌,“哎,周公之禮呀!”周公之禮代表很多,現在人好像衹把結婚叫成“周公之禮”,其他的不是。周公之禮很多啊,禮貌、禮儀等於佛傢的戒律一樣,多得很。
  “達乎諸侯、大夫及士、庶人。”那麽上至當皇帝必須受這個禮法文化的規範,守法;下面到各個的諸侯,以及諸侯下面的卿大夫,就是大臣、宰相;一直到士、庶人,知識分子一般老百姓,上下任何(人)都要遵守這個文化的精神。這個文化的基業是周公集中地製訂,是孔子孟子繼承發揚,文王、武王、周公這個文化的係統,所謂是中國文化。所以講尤其是古人註重於“喪禮”,為什麽中國人非常註重喪禮?其實外國人也註重,不過兩個形式不同。中國人註重喪禮呀,和註重祖先的傳統,所以我們叫傳統,一代一代傳下來,這個生命由祖先再一代一代下來,所以要講孝道;祖先的最初就推到形而上天人乃至鬼神,嚮上面走。
  所以我經常跟西方外國的同學們講笑話,我說你們講的“十字架”是斷了架的“丁字架”誒,上一代不管的,長大了不管父母了,更不會管祖先,你這個十字架就是到父母下面愛子女,下面有,旁邊也沒有、兄弟姊妹不管,個人獨立,所以你是個“丁”字的架子。中國文化是個“十”字架,上至父母祖宗;你們(也)有上面啊,上面有上帝,上帝跟你兩個距離很遠的。中間我們中國人搭了一個橋,由父母祖宗一直上去,那麽人跟天可以接上的,這是個完整的十字架;實際上還不衹十字架,十字架還加一個圓周,再加上佛傢、道傢的觀念,中間是十字架外面是個圓周,無所不包。
  那麽所以中國註重這個喪禮不是偶然的,人傢西方人第一個,過去幾十年,現在你們很少聽見的,研究中國文化說中國文化是很好,但是有個大缺陷,這個民族他沒有宗教信仰。有啊!他多神教。封泰山呀、拜土地呀,河有河神,山有山神,走路有路神,茅蒔有厠所神,睡覺的房間有床神,養豬豬欄裏頭也有神,那裏做掃把有掃把神,什麽都有神,多神教。說沒有宗教,其實他們沒有研究中國文化哦!祭祖,對於祖宗父母死後鬼神的承認,他就是一個現實的宗教,所以他不需要另外擺一個宗教的形態。因為其他的國傢民族的文化,不大講祖宗子孫這個關係,必須要另外找一個懸空的的信仰,宗教思想,所以其他國傢、民族裏頭宗教的形態發達得自然久了。中國文化裏頭不需要在生活的外面發展另外一個宗教,他本身就是宗教。尤其他的禮儀,禮儀就是宗教的意思,生活中的都有了。所以他現在講喪禮,就是宗教的精神這個意思,他說所以周公建立這個喪禮:
  “父為大夫,子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
  這是古代的禮,也就是戒律、宗教傢講的戒律,非常嚴格。他說假使父親是大夫,(不是當醫生,現在把醫生叫大夫是後來的事,古代大夫譬如現代的官職位,政府裏頭部長以上,不管是行政院長或者是宰相,差不多都是大夫、相,大夫這個官位達到一個相當高的水準。大夫之下就是“士”,士也分好多等,大夫也分好多等。換句話大夫就是帝王前面或者諸侯前面高政府裏頭的高級幹部、高級的政府的首長,大夫是等於後世講功名的職位,不是官位,官位是職務了,大夫是官階的名稱。)父親本身的官階是大夫,兒子呢沒有到這個地位,是士。上古的士,青年纔俊,一個鄉村、一個鄰里,十個青年裏頭自由地推薦,不要說平常要加以考察,學問道德好、能力強就提出來為士,慢慢地經驗上來。那麽這個士的階級就是比較是初步的基本的幹部,官階上差得很遠。
  假使發生這個情形,父母過世了,那麽兒子葬以大夫之禮,因為這個葬禮是屬於這個死者本人的範圍,他有些什麽貢獻於社會上,有些成就是哪一方面,葬禮的時候照這個儀禮而葬。可是兒子呢?“祭以士”,把父親葬了以後,自己來祭拜父親的時候,馬上連禮儀的傢具都要換過來,這是代表兒子自己祭父親。當然兒子他的功業的成績沒有到達這個位置,本身還是士,所以衹好用“士”禮來祭祀。
  當然這些禮是講古代,我們曉得古代的禮儀,每一朝每個時代雖然有變動,大體上差不多。現在不同,現在我們號稱禮儀之邦,根本沒有禮。拿祭禮的話到了殯儀館去啊,那東西合璧、古今中外一爐,站在街上看到那個送死人的呀,有西洋的洋隊還在唱歌跳舞蹦蹦跳,後面又有道士、又有和尚、又有在傢的,什麽都有,反正古今中外一概都來哦!哭的哭、笑的笑、鬧的鬧,沒人理。結婚也是這樣,這幾年幾十年當中結婚也沒有禮。古代這個規定是很嚴格的。
  “父為士”,假如父親的他本身的功名,這個成就事業低的,“子為大夫”呢?“葬以士,祭以大夫(之禮)。”他是這樣不同。
  “期之喪,達乎大夫。”什麽叫“期”呢?一個周年,如果在公傢服務,皇帝下了命令,“期之喪”,衹能在傢裏休上一年,到後來又規定什麽親屬的關係、血統的關係又可以衹服、穿一年、戴一年的孝,還有衹戴幾個月的孝,不是你們看到現在報紙上不三不四的也有了,其實也是古禮。怎麽叫不三不四,現在混亂,不今不古。有些人還蠻講禮,太太死了,丈夫登的訃文,“期妻喪生”,要為太太起碼守上一年,守一年之喪,一年是正式的中國文化的規定,這一年之內如果這個男人再結婚、再續弦,在過去社會大傢會笑的,不合禮的。有些感情好一點,有些為太太服三年之喪也有;那兩年是特別,那不在禮的範圍,你心喪。現在當然啊,前一個月上殯儀館、後一個月進大禮堂啊,無所謂,是所謂自由啊,沒有關係。這個期喪是一年的喪禮,所以兄弟之間都是這樣。
  “達乎大夫”,那麽中國歷史上的古禮你們當然沒有研究哦,研究中國的過去的文化,這個是限製了一切,不管你官做到多麽大、地位到了(甚至)當了宰相,父母死了以後,立刻就要給皇帝上報告,要交代的,回傢守喪,要三年才能出來。如果不上報告啊,那個冷衙門(以前所謂“御史大夫”,有名的冷衙門,平常鬼都不上門的),第二天御史的奏本就上來了,報告上來了,彈劾你!那個彈劾很嚴重哦,皇帝都吃不住哦,幫庇不了的。犯了什麽法,皇帝還可以包庇;犯了禮儀,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精神犯了,這個部長不能當的啊!非要回傢不可,甚至嚴重可以弄到永不(錄用)。你看康熙時代就發生這件案子,一個大臣當了部長的階級,因為傢裏死了父親,瞞住了,喪事拖了一下,監察御史直接彈劾,後來把這件案情弄清了,康熙皇帝下了手諭,“此人永不錄用”,永遠不要出來做官了,永遠沒有他的事了,你就回傢去算了。上古之喪除了父母之喪以外,有什麽呢?譬如武將當大元帥或者前敵總指揮,帶兵正在前方作戰的時候,碰到父母之喪那怎麽辦?皇帝跟着一個命令就來,在戰場上守喪,不準回傢,那沒有辦法,君命超過了——所謂國體,先有國、後有傢,所以衹好穿着孝服作戰。你不是有時候演京戲看到白盔白甲帶喪的那些大將出來作戰,有時候他身帶喪服,就是這個樣子。那麽你看看中國舊的戲裏頭都有這些東西的,有些你不留意,怎麽——大概是好看吧,顔色上藝術上的配搭,有些緑的紅的,穿一個白的。——那不是哦!它代表他的身份,他的生活的精神不同。那個關公出來,臉紅帶刀,他這個人很正直、脾氣大,不對,眼睛一瞪就跟你惡駡,他不做假,就是這個道理。
  “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三年之喪,說父母死了以後,在古禮服喪是三年,所以中國的古禮做官的這三年以內是不準出來的,也不見客的,甚至專製到了明朝、清朝這個階段,三年當中還不敢作詩呢!如果說是在傢裏守喪還作詩,算不定人傢密告你一下,前途就沒有了。你守喪還有那麽高興啊?所以守喪假使聽音樂唱歌啊,一個密告就完蛋了,所以很嚴重!這個“三年之喪”差不多(是)周代的製定、裁定,因為過去的守喪的時間有長有短,所以孔子死了以後,他的學生們給他服“心喪”,衹是外表都不帶孝的,“心喪三年”,衹有子貢在他的墳上廬墓三年,那比兒子還嚴重!根本就住在孔子的墳上,搭個茅蓬住了三年、守了三年,其他的三千弟子都服心喪三年,所以這個是孔子的道德的號召與偉大,他並沒有規定,弟子們對他自然是以父母之禮事之。所以“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總而言之,關於父母死了中國孝道中這個喪禮三年,無貴、無賤,“一也”,决不能變更,連皇帝都不能變。這個皇帝(如果)是不服三年之喪,歷史上很多事情,這個歷史上這個皇帝是給人傢看不起的,在歷史上永遠是個大污點,所以漢文帝提倡了短喪,把父母之喪變成一年;漢文帝一生的好處,就給這一點事情,中國歷史上的歷代一提到這一件事,對他都是不然,等於否定了一切,可見這個民族重喪禮的精神之所在。
  那麽我們看了這一段書曉得,他這一個典型是拿出來大舜這個典型,平民,沒有依靠,自己成功,自己什麽成功呢?不是現在人努力的成功,(而是)道德的成功。所以,公天下時代一個典型,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另一個典型,是家庭有基礎,皇帝的基業有基礎,加上他發揚光大的——武王與周公。但是都是重孝道,那麽孝是個什麽?換句話說,都是百分之一百的、百分之一百二十萬的重感情、人的感情,有真感情。中國人講,中國文化叫做三個字“真性情”,真的人性善良的一面;真的人性的感情;真的至真至善一面。那麽這樣的人物,不管他成出世的事業或者入世的事業,都有真感情。
  所以過去我們講中庸,也有個人很多年前有位同學提出來問過我,這個話一講都是幾十年,在四川川大裏頭講,大學裏上課的時候有位同學問說,那麽所以我們中國的儒傢攻擊佛傢不孝,出傢是無父無親,這是儒傢攻擊佛傢的第一條,最嚴重。這個是後世佛教的制度有所不同,實際上你看,研究釋迦牟尼歷史,還是一樣。不過他孝道的路綫不同,因為印度的國情(國傢的情形)與中國文化國情不同,所以釋迦牟尼佛父親死的時候,釋迦牟尼佛自己擡棺材的,阿難、難陀、釋迦牟尼佛自己、釋迦牟尼佛的兒子四個人,每個人擡一角,把父親棺材擡上山來,葬在他自己講堂的旁邊。任何弟子幫忙他擡棺材——不準,他說這是我們自己的事,他帶着他的兒子帶着兄弟,自己四個人擡棺材上山。可見也是非常註重孝道與喪禮,至於後世後面一般的佛教徒或者是出傢的沒有留意到這些,就是跟着後世的可以說是錯誤的觀念,將錯就錯一路下來,所以被中國的儒傢所反對、所責難、所否定、所看不起,其實印度的文化、東方的文化同樣精神。嚴格講起來西方文化也一樣,所以最近你們曉得,西方人講,有黑種人發動找自己的根,所謂《根》,從這一本《根》,一位黑人朋友寫了這本書以後,全世界發動找,實際上他本來每個民族都很重視自己的來根,所以根,觀念不同,他名稱叫“根”,祖先嘛。你看美國是一個各個的民族集合來,你經過的美國同學你一問:你是哪裏人?意大利,西班牙,我是猶太,我是德國的,我是英國的,都分得很(清楚),每個人回到傢裏還註重自己的傢史,所謂根、傳統。所以我們一般留學到外面去衹看皮毛,裏頭都不懂,實際上都是一樣,非常重視自己的血統與祖先。你不要說我們養人,養狗都重視血統啊!是哪一種狗種,何況我們是人種,人種裏頭還好種啊,那所以要註意這一點。
  那麽下面跟着敘述:
  “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註意!所以中國人天天講孝道,什麽是孝?這個地方要註意了,孝並不是說今天回去下了課買一個冰激凌帶給爸爸媽媽吃我是孝順了,那是當然很孝了,小孝。真正的孝,所以孔子說衹有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他通達、懂得孝道,真正所謂孝子的,“善繼人之志”,善於繼承父母祖先的那個遺志,所謂願力、希望,給他達成。當然要善的希望,父母假使衹希望錢,就是希望這個兒女不管你什麽手段、偷來搶來,衹要有錢就好,那就不是善繼人之志了。當然父母希望有錢,窮怕了,希望後代子孫有個房子啊、生活能夠安定,錢的目的在這裏。你使自己後代怎麽樣安定下去,使告慰於父母,告慰於祖宗,這就叫“善繼人之志”,不會亂繼。那麽像《論語》上我經常說,古人解釋很多錯了,講孝道,父母死了,“三年無改於父之志”,就是孝道。照古人解釋,他說三年以內不要改了父母那個的本志,就是孝子。我說那好了,假使這個父母做小偷的話,我不想做也要做三年啊(衆笑)!不做三年不是孝子了嘛!對不對?父母是個殺人犯,至少我也去殺個三年哦!為了當孝子啊!所以古人亂解,就是《中庸》這個道理正好補救,那個《論語》上後世人解釋錯了。孝道是“善繼人之志”,你要曉得那個精神,而且善於繼人(之志),重點是這個“善”。
  “善述人之事者也”,父母祖先已經有家庭、文化、道德、功業的基礎的,做後代人能夠發揚而光大之,這個是孝子。但是我們看了幾千年以來,子孫能夠發揚父母的基業的,沒有幾個啊!別的還不說,就拿我們小的時候看到,我們傢裏喜歡買書,不是現在的書哦,過去的印刷不容易,綫裝古版的書。那書樓裏,那真是啊,像我們出門,父母就講,“仗劍須交天下士,黃金須(多)買百城書”,喜歡買書來讀。那個書買到有時候一看啊,心裏涼了一半,有些書買到綫裝很好,很好的圖章,一切講究,很大的字,“某某傢裏藏書”,這是名傢,“後代的子孫如果再窮賣了我的書啊,怎麽怎麽樣不孝!”照樣的賣出來!這是沒有辦法。就是深深感覺到,善述人之事,所謂“繼往開來,承先啓後”,創業是很難哦,守成同創業一樣的不容易做到哦!所以唐太宗、高宗有個名言:“創業難,守成也不易呀!”創業固然很難,能夠守成也不容易;守成而能發揚而光大之,所以孔子再三提到他兩個兄弟,武王、周公是了不起,這是大孝子。“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他下面記述的還是講中國這個“禮”,禮的精神。
  “春秋,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這就是剛纔我們提到的,所以人傢西方人講中國文化開始沒有宗教,他們忘記了、沒有研究過儒傢這個“禮”,這個就是宗教儀式,實際上我們後世,魏晉以後佛教進入中國,乃至在南北朝到隋唐之間,道教的正式的成立,許多的禮儀,廟子許多的規矩,不管佛教的道教的還是都采用了中國《禮記》的精神,乃至許多的用具,所謂佛教叫做法器,有許多就是中國傳統禮儀祭祀用的法器。所謂“春秋”,這個不是講孔子著的那個第一部歷史《春秋》,是講春天、秋天,是春秋二季,就是我們現在清明的上墳、七月半的祭祖,這些都是春秋的祭祀來的。
  “修其祖廟”,這個修並不是修房子,也包括了修房子;祖宗的廟堂,清潔、打掃、整理。
  “陳其宗器”,春秋兩季都要把祖宗的傳統代表精神那些東西擺出來。譬如我們有名的(隨便拿一個故事來講),元朝的蒙古民族,(也當然是中華民族的一支),成吉思汗用過的武器,一直始終供在祖廟裏頭,平常不準人看的,這個就是“陳其宗器”。周朝有周朝這個祖宗們用過的東西,擺出來,所謂傳國之寶,家庭裏也有傳傢之寶,這個傳傢之寶、傳國之寶的這個意思就是“宗器”這個道理。
  “設其裳衣”,把祖宗們穿過的衣服挂出來。現在我們時代不同了,過去我們年輕的時候,正月初一開始,就是過年那天晚上夜裏開始,每個家庭把祖宗的像要請出來,以前沒有像,畫的,叫做“容”,容貌那個容,叫挂這個“容頭”,“容頭”就是古代所謂像。那個像畫的時候請名畫傢畫,就等於現在寫生的畫,那麽老輩子們給這個畫的時候也很苦,起碼要個把禮拜,衣服穿得整整齊齊坐在那個地方,給他緊看、緊畫,每一點神氣都要畫出來,那麽這種也就是古禮,現在人都用照片挂出來。
  “薦其時食”,中國的古禮,什麽時間新産品出來,農作物或者新的稻子、米出來了,或者應時的水果出來,馬上就要拿來供祖宗,獻這個祖宗。
  “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在後世,像我們小時候看到,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不管你姓什麽,姓張的、姓周的,開了這個祠堂,每年祭祖的時候,那個就是另外一種禮了,不管你什麽地位、不管你什麽學問,到了祠堂裏頭平等、看輩分,你乃至看到一個種田人,看到一個殘廢的宗族裏的前輩,叫公公還是要嚮公公行禮;你官做得再大,到了祠堂裏看到他,還要趕緊要行禮:“公公!公公!”那你的地位你一切都要擺下。你說我錢多,回到自己的宗族祠堂裏耀武揚威,馬上看不起,會把你轟出去的,可以把你當場難堪的,這是中國的古禮,也就是中國的社會,所謂一個宗法的社會。他到了祖宗的廟堂裏頭、宗廟裏頭,“所以序昭穆也”,“昭穆”(是)兩個代號,左昭、右穆,就是大房、二房,譬如一個老祖宗生幾個兒子,老大老二,大房排在左手邊,二的、小的排在右手邊,左右的排列有它的程序,這個叫“昭穆”。
  “序爵,所以辨貴賤也。”進了祠堂以後,那麽就看你這個宗族裏的子孫出去在社會上考的功名、做的事業、做的什麽,“所以辨貴賤也”,這個時候地位麽看看,這個地位並不是因為你官做得大;要看你的成績。所以我們看宋朝後代的歷史,宋朝出來一個歷史上的姦臣叫秦檜,很多姓秦的人,到了元朝、明朝的時候說我不姓秦我不姓秦,這是覺得很害羞……(第4集完,林南錄入,玉樹臨風二校完2007-4-24)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中庸--第一輯中庸--第二輯中庸--第三輯中庸--第四輯中庸--第五輯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