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对报界的连串行动,被部分英国国会议员误以为是香港政府对报界采取审查制度。
1959年7月24日,英国国会议员Mr.Thornton致函英国殖民地部大臣,询问香港政府的公共事务部及新闻处,有关近年对香港的中英文报章,实施何种程度的新闻审查。"一些报章近日因刊登不雅文字而被检控,相信与'审查'无关。"香港政府复函并引述香港报业公会3月18日发表的年报,表示"香港报界继续享受极大尺度之言论自由"。
粤港报纸与外省报纸
香港中文报章除了以政治意识形态划分之外,这一时期的香港中文报纸,又可以划分为"粤港报纸"和"外省报纸"。两者最大的分别,在语文的运用和题目的关注点上。"粤港报纸"多使用粤语方言,在标题上尤其喜欢使用粤式口语,以展示其生动性。而所关注的内容,则在粤港两地所发生的事件。"外省报纸"以白话文为书面语,并不夹杂粤语,而且关注整体中国政局的发展,对于香港的事务,并没有太大的兴趣。"粤港报纸"与"外省报纸"之成形,自然也与办报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星岛日报》是属于"外省报纸",原因是报纸创办人是侨领胡文虎、胡文豹两兄弟,他们的报业班底,也是以操国语的报人为主,如戴望舒、郁风、邵宗汉、金仲华等人。《成报》、《红绿日报》、《晶报》是属于"粤港报纸"。如《成报》创办人何文法、《红绿日报》创办人任护花、《晶报》总编辑陈霞子,号称"广州三杰",他们以粤语方言入文,题材又多以粤港两地有关,因此颇受低下阶层市民欢迎。在五六十年代,香港的读者群,也有以"粤港报纸"或"外省报纸"来作为选择阅读的依据。抗日战争以及1949年中国政权的交替,导致更多的外省人涌入香港办"外省报纸"。南来作家当中,有徐讠于 、 曹聚仁、叶灵凤、徐速、林以亮、张爱玲、南宫博、刘以鬯、梁羽生、金庸、思果、马博良、高雄、何达、王敬义……丰富了香港报纸副刊专栏的内容。同时,也有更多的广府人士涌入香港办"粤港报纸"。不管是"粤港报纸"还是"外省报纸",在报业规模及运作形式上,更多的是以"同仁报"--三数报社同仁集资自行办报,以小报的形式来经营运作。这点也构成了五六十年代香港报业的一个独特景象。小报,并不光指是四开度面积的小报纸,而是指报社规模小,如只由三数人运作出版,资金规模不大。
中国报业史上可稽考的小报,最早追溯至南宋高宗年代,距今八百多年。过去的小报,是相对于官报而言,在报道上与官报对立,言官报之不敢言。到了晚清末期,"其时朝政不纲,国势凌夷,秉政者昏愦无知,一味以钳制舆论为能事,薄负时誉之士,既不能畅论政治,上达中枢,又不甘噤若寒蝉,无所宣泄,于是借酒浇愁,寄情声色,趋向于浪漫颓废之途,一时有《笑林报》、《采风录》、《繁华报》、《游戏报》等之刊行,是即最初之小报也"。赵君豪所说的办小报的动机,强调了文人在政治高压的环境下,利用小报嬉笑怒骂,舒发心中胸臆。可是也有小报经办人以"能说不敢说的话,能骂不敢骂的人"为政治号召,哗众取宠,赚取利润。当然也不乏以黄色文字为号召,吸引读者。民国以来,报纸按其经营的规模,可分为"大报"、"中型报"及"小型报"。按报纸之面积,两开的称为"大报",四开的称为"小报"。以内容分,报道严肃、持平者,为之"大报",嘻笑怒骂,走黄色路线者,称为"小报"。
战前香港,已有小报刊行,甚至远销广州一带,其中最著名的有《骨子》、《胡椒》、《探海灯》等。他们在香港印刷出版,刊登内容不受中国大陆政治形势所影响,所以往往刊登内地报界所不登的"政海秘闻",因而畅销内地。
1949年新中国在大陆建立之后,香港出版的这类写"政海秘闻"的小报,顿时失去大陆的市场,只能在香港销售,内容亦转为以社会奇闻事态、风月场所秘闻、黄色小说、武侠奇情小说为主。当中以1939年何文法创办的《成报》及1945年任护花创办的《红绿日报》最受欢迎。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