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类 荀子今注今译   》 凡例(2)      Wang Yunwu    Xiong Gongzhe

  五、吾人研读某子,对于某一子的学说,必须具有相当的观念(Idea),然后对于其文辞与旨意,可期渐次领悟,而得其义。否则虽译为语体,恐亦未必有多大补益。故关键仍在观念,不尽在文辞。老子尝自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庄子亦云“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至于墨子,其言尤号多而不辩。或以为讥,墨子即取譬楚人有卖其珠于郑,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以相答。自来诸子著书,宁有故意艰深其文,而使人莫之能解者?然吾人读之,每若难解者,非果其文之难解也,仍是观念不清之故。盖高深之学说,非相当高深文字,未易表达。虽达,必不确切,易滋误解。且易大传不云乎?“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古人学术思想,有非专求之言语文字,所能尽者。此尤译者一难关也。诸凡佛典,译之者,大都名手高僧,然有时译音而不译意者,自因未敢孟浪,致失本真。此可思矣!其难五也。
  六、前面所举五事,要只是说明译事之难,以告读者。使他们知研读古籍,仍当以原书为主,而未可徒以译本为捷径。“得鱼而忘筌,得兔而忘蹄。”此皆其荦荦大者。至其琐琐,今请汇录于此,以备参检。
  (甲)本书篇第,完全以王先谦《荀子集解》为底本。其中所集诸家校刊注释,亦多所采撷。然亦但能取其精意,而略其繁重。原书具在,自无用过于求详。有时为行文之便,注者姓名,亦或不复一一标出。其有未安,僭出己意,也是如此,不过略加标点符号而已。凡称某氏云者是引其文,称某氏谓者,是取其意。
  (乙)近人梁启雄《荀子柬释》,于王氏集解之外,又益以王懋竑、王绍兰、孙诒让、陶鸿庆、刘师培、胡适、杨树达、高亨、刘念亲,日人久保爱、猪饲彦博、物茂卿诸家之校释,及其兄启超之说。间亦有足补苴前人之罅漏者,惟在慎取之耳!
  (丙)凡荀子征引古籍之言,如《尚书》、《诗经》之类。此等自不可不详加注释,择善而从,不分汉宋。但译文中不宜将他同样译为语体;同样译为语体,则为译者之言,而非古籍之言,而引号亦将无所复施了!尤恐一加语译,与其本意或不尽符合。窃思吾人今日作文,时或征引诗书,虽属语体,必以原文为正,而加引号以示别。愚陋今译《荀子》,私窃以如此为最善方法。
  (丁)《荀子》一书,视《墨子》完整多多矣,又经谢墉以下诸家勤心考释。然时历千载,又自宋明以来,诸儒多加屏斥,脱误错乱,自仍难免。此等如无可校证,自当从古人盖阙之义,疑以传疑。其或如《成相篇》,其文隐具格律,凡先儒所认为残阙诸语,则以方格识之。一格一字,盖亦古人成例也。
  (戊)章实斋谓诸子著书,承用文字,义各有主,因引屈平之“灵脩”、庄子之“因是”、韩非之“参伍”、鬼谷之“捭阖”、苏张之“纵横”,谓皆移置他书,莫知所谓。窃以为如荀子之“统类”,墨子之“兼别”,同样也是这类名词。但荀子之统类,时或谓之伦类,或简称曰类、曰统。此等只好随文作解,初不必以繁复为嫌也。
  (己)凡注释古籍,音读自是一件要事。但近所通行之国语注音符号,其发音是否十分准确,颇成问题。讹以传讹,甚属可虑。又只有平上去三声,而无入声。其影响于我国音韵之学,尤非浅解。故国语注音符号,只可以为童年学子识字读音之助,而未宜用之以读古籍。不如仍用音某,某某切,较为稳妥。
  (庚)荀子学术,史记本传,及刘向孙卿新书序,措辞皆甚简略。近世汪容甫《荀卿通论》、《荀卿年表》,及胡元仪《郇卿别传》,考述务求详备。其辞又或颇伤于繁,读者骤难得其要领。因不安愚陋,僭作为《荀子其书其人》一文,以与旧日所作《读荀子自叙》、《荀书考略》,并附卷末。对于读者了解荀子,或不为无助。
  七、愚陋对于荀子向有一种不同之看法,以为他是齐化义外之儒。所以说:“无之中,必求于外。”《劝学》亦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则是他所说的学问,是行远之车马,绝江海之舟楫,假之于外,而非发之于内。如此之类,凡有说明,皆冠一案字以示别。此本书所尤重,窃不自揣,愿与知言君子,虚乎此心,相与质正焉!
  一九七三年六月十九日公哲又书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选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国学经典文丛

【Source】重庆出版社
编纂古籍今注今译序《荀子今注今译》自序凡例(1)凡例(2)
第一卷 劝学篇第一(1)第一卷 劝学篇第一(2)第一卷 劝学篇第一(3)第一卷 劝学篇第一(4)
第一卷 劝学篇第一(5)第一卷 劝学篇第一(6)第一卷 劝学篇第一(7)第一卷 修身篇第二(1)
第一卷 修身篇第二(2)第一卷 修身篇第二(3)第一卷 修身篇第二(4)第一卷 修身篇第二(5)
第一卷 修身篇第二(6)第二卷 不苟篇第三(1)第二卷 不苟篇第三(2)第二卷 不苟篇第三(3)
第二卷 不苟篇第三(4)第二卷 不苟篇第三(5)第二卷 不苟篇第三(6)第二卷 荣辱篇第四(1)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