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评论 》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電影:雙重生命 》
第4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4)
安內特·因斯多夫 Annette Insdorf
他們的最後幾部影片都拍得很快,至少一年一部,這多少會讓人感到疑惑:兩人是否都已感覺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因而纔加快進度;抑或正是這種高強度的工作節奏纔導致他們的早逝?1993年,我在巴黎見到基耶斯洛夫斯基時他已顯得形容枯槁。我們坐在“圓頂”咖啡館,他點了自己鐘愛的韃靼牛排,然後告訴我,他正在一面剪輯《藍》,一面拍攝《白》,同時還在修改《紅》的劇本。我母親警告他說:“你這是在自殺。”一個疲倦的聳肩,輕輕地一揮雪茄,這就是他的全部回答。
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年6月27日出生於華沙,從小就過着漂泊的生活。他那當土木工程師的父親患有肺結核,常年奔波於波蘭各地接受治療,於是全家人——包括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妹妹和他那當文員的母親——也衹好跟着到處跑。他曾對記者瓊·杜邦說過:“我們全家人都生病,小時候我得過肺炎。父親得肺結核,為給他治病我們四處求醫。14歲時我已搬過四十次傢,總是坐着卡車或火車到處旅行,這很有助於激發兒童的好奇心。”[5](或許正是因為當年的四處顛簸,晚年時,基耶斯洛夫斯基說過,他衹想在自己位於莫索芮恩湖地區科切剋的鄉間別墅裏安靜度日,抽抽煙,看看書。)他曾進過一所專門培養消防員的學校,但他那反叛的個性衹讓他在那兒待了三個月,幸好如此,否則影壇很可能會少了一位偉大的導演。因為傢裏窮,他當時必須找一所既有奬學金又提供食宿的學校。“機緣巧合,我的一個親戚在華沙管理一所培養劇場技師的專科學校。”1994年參加紐約電影節時,基耶斯洛夫斯基在《紅》的新聞發佈會上談到過這段經歷;還有接受法國電視七臺采訪時也提到過。“要是當初這位遠房叔叔掌管的是傢銀行的話,可能我現在就是個銀行傢了。”他又打趣道。
就這樣,他懷着成為話劇導演的抱負,加入了國立劇場技師學院(Panstwowe Lyceum Techniki Teatralnej)。但是,想當話劇導演就必須接受高等教育,於是他决定報考電影學院,把當電影導演當作一種過渡手段。可惜,入學考試他就沒能通過,衹得在現代劇院(Teatr Wspolczesny)當了一年服裝師。(在這一年裏,他曾為亞歷山大·巴蒂尼[Aleksander Bardini]、茲比格涅夫·紮巴謝維奇[Zbigniew Zapasiewicz]和塔德烏斯·羅姆尼基[Tadeusz Lomnicki]等演員設計服裝,20年後他們都出現在他的電影《十誡》中!)一年後,他再度被曾培養出瓦伊達(Wajda)、波蘭斯基(Polanski)等電影巨匠的洛茲電影學院拒於門外,基耶斯洛夫斯基衹得當了一年的公務員。之後,他第三次嚮洛茲發起衝擊,按他自己的說法,之所以那麽想進去,純粹衹是因為兩度被拒。說是命運也好,决心也罷,這一次他考上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 | 第2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2) | 第3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3) | 第4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4) | 第5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5) | 第6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6) | 第7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7) | 第8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8) | 第9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9) | 第10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0) | 第11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1) | 第12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2) | 第13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3) | 第14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4) | 第15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5) | 第16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6) | 第17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7) | 第18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8) | 第19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1) | 第20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2) | 第21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3) | 第22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4) | 第23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5) | 第24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6)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