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正解金陵十二钗   》 第4节:乳名兼美字可卿      Zhou Saiyuan

  因此这个"乳名兼美字可卿"的少女,虽然不能和生活中的秦可卿简单地等同起来,但是有重要联系。她是第一个(生活中的)秦可卿在宝玉内心深处的印记,是宝玉潜意识中的青春偶像。尽管这个少女既不是黛玉,也不是宝钗,也不能说就是秦可卿,而是两个少女和一个少妇身影的叠合形象(这正符合梦境的特点)。但是三者的分量并不均等,它更多地属于秦可卿一些。为什么?因为不但生活中的秦可卿(第一个)起着"导游"的作用,并且那个少女的乳名与她一样。当十三回秦可卿的噩耗传来,宝玉从梦中听说此事,急火攻心而吐血,并且不顾贾母亲自阻拦,前往宁府,在灵前痛哭一番。甲戌本在宝玉吐血处有脂批:"宝玉早已看定可继家务事者,可卿也。今闻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为玉一叹。"这些都可以证明秦可卿在贾宝玉内心深处的地位是多么重要。这里不仅有属于显意识梦层面的对她能力过人的欣赏,也有脂批者忽略了的潜意识层面的爱慕。
  有读者问,宁荣二公苦苦哀求警幻仙姑,求她引领贾宝玉走上正途;警幻还把自己的妹妹给了宝玉,是不是说明秦可卿的身份高于贾府?
  不是。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就是"苦苦哀求"和"妹妹"。
  我们看第一回,神瑛侍者要下凡,不过是在警幻那里"挂了号"而已;绛珠仙子也要下凡,警幻还劝导她趁此"了结"前缘,但绛珠还是走了。第一回那道人还提到三劫之后"往太虚幻境销号"。"三劫"是佛教用语,一劫为一个轮回,好几万年,这里是指劫难。"三"这个字除了表示一加二,还往往表示多次。可见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都只是暂时离开太虚幻境,把户口暂时迁往人间的贾府,等多次劫难以后再迁回来销号。在太虚幻境我们看不到人间那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再看第五回,我们就能够更加明显地感到,在曹雪芹设计的这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天堂世界太虚幻境里,人物关系是相对比较平等的。虽然警幻仙姑是领导,神瑛是侍者,但那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警幻和其他仙子都是以姐妹相称。当时众仙子一见宝玉跟了警幻来,都埋怨她说:"姐姐曾说今日今时(这会儿)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故我等久待。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于是警幻解释说,我本来今天是要去荣府接绛珠的,"偶(然)遇(到)宁荣二公之灵(魂),嘱吾云",下面又有一个"如此嘱吾",后面在把那个兼美可卿介绍给宝玉时,还说"令祖宁荣二公剖腹(肺腑之言)深嘱"。前后三次用的都是"嘱",就是嘱咐、嘱托、叮嘱的意思,很明显和"苦苦哀求"在性质上、程度上是很不一样的,这个重要区别我们不能忽视。从叙述语气来看,宁荣二公和警幻地位是平等的。因为按照传统的说法,宁荣二公死后"已入仙界"。咱们现在对一些令人尊敬的长者逝世不是还说"驾鹤西去"、"已归道山",甚至也说"已入仙界"么?相反三个"嘱"字,倒有些长辈嘱咐晚辈办事的味道,所以警幻的地位不会高于宁荣二公。梦中那个乳名兼美字可卿的女孩也不是警幻仙姑的亲妹妹,而是和别的仙子一样彼此以姐妹相称的一个少女,只不过她在故事里负有特殊的艺术使命罢了,所以也就不能说明秦可卿的出身比贾府还高的问题。
  第三个秦可卿是曹雪芹原稿中的那位少妇。
  由于畸笏叟的权威性干预,曹雪芹对与秦可卿有关的故事作了重大删节和修改,包括许多技术性处理,因此人物形象有了重要改变。但是这个秦可卿和第一个也就是定稿形象之间仍然具有不少基本的继承关系。而这种改变又影响了第二个"乳名兼美字可卿"少女的出现。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畸笏叟干预而使秦可卿形象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第二个梦境中的可卿也许就不会出现,或者就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了。
  简单地说,这三个秦可卿艺术形象,第一个和第三个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少妇,只不过第三个在书稿修改过程中彻底消失了,只保留在了脂批中,因而不为一般读者所知。而第二个是梦境中的虚幻形象,出场时是个少女。由于她的虚幻性,人们(很长时间内也包括我)往往忽略了她也是曹雪芹"兼美"理想的一部分,而以为"兼美"只是黛玉和宝钗。
  在这三个秦可卿当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出场最多的第一个,但是我们必须从第三个开始分析,因为这个如今在通行本中消失了的秦可卿身上已经包含了"秦可卿"的主要文化基因。
  甲戌本第十三回回末总评中说:"'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曹家后事二件,嫡是(哪里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指不久元春省亲和将来贾府败落),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动,佩)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靖藏本和甲戌本基本相同,最后几句为"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这段脂批虽然没有注明批者为谁,但是从"老朽"和"命"来看,他应比曹雪芹年长得多而且辈分高。由于本回中"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处,靖藏本有一条署名"畸笏叟"的批语:"可从此批,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是余大发慈悲也,叹叹!壬午季春。畸笏叟。"而庚辰本回末批语说:"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是大发慈悲心也,叹叹。壬午春。"所以研究脂批的学者多认为这是畸笏叟的批语。
  有读者问,究竟是叫"脂批"还是"脂评"?脂砚斋与畸笏叟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是男是女?这里我顺便将有关脂批的几个术语做一点简单介绍。由于回前有"总批",文句中有"夹批",有的地方还有"眉批";但是甲戌(1754)本叫"脂砚斋重评本",而己卯(1759)本叫"脂砚斋四阅评本",回末有总评,所以叫"脂批"、"脂评"都行。在抄本上写脂批的有好几位,写得最多的是脂砚斋,和畸笏叟不是同一人。多数学者不认为脂砚斋是女性。叟是老年男子,"笏"是做官上朝奏报皇帝时写要点用的笏板,"畸笏"表明从前做过官,还不小,但是后来革职了。学者多认为他是曹家最后一位江宁织造曹的可能性最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选集】红楼一春梦 百家讲坛
第1节:前言第2节:误读造成许多谜
第3节:秦可卿艺术形象第4节:乳名兼美字可卿
第5节:不正常的男女关系第6节:给秦可卿看病的不是御医
第7节:混饭吃久惯行医第8节:用那棺木纯属偶然
第9节:真的假货第10节:存在着一个悖论
第11节:秦可卿出身的秘密第12节:某亲王之女的旁证
第13节:不以异姓相视第14节:怎样认定弃婴的出身
第15节:可以肯定秦业是个清官第16节:出身神秘的秦可卿
第17节:秦可卿责任的两个关键第18节:曹雪芹对秦可卿的态度
第19节:红学中还有多少学第20节:曹雪芹自叙传的观点
第21节:贾宝玉即是曹雪芹第22节:蛛丝马迹
第23节:黛玉死因的几种说法第24节:林被玉带动与其主动性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