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 解析人格触摸灵魂的书:童话人格   》 二 人格的概念(2)      Ke Yunlu

  一,遗传因素。  这是生来就有的因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人血管中流有他家族父母的血液”。遗传因素对于一个人的人格起着或大或小的决定作用。  二,社会文化。  一个人的人格无疑和他所处的历史时代、民族区域文化有着极为相关的联系,和他在社会中所处的阶级、阶层、地位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三,家庭环境。  一个人得以诞生和从小成长的家庭不仅具体地凝缩了社会文化,而且还有十分具体的子女与父母、与全部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它十分直接地、有力地铸造着一个人从诞生之日起逐步形成的人格。  四,学习。  一个人从出生起,就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惩罚与奖赏机制下学习着正确的言语法则和行动法则,学着如何说话,如何行为。而在他学习言语和行为的过程中,也便学习了一整套思维乃至心理素质。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习惯的过程,就是建立心理反应模式的过程,就是接受社会文化与家庭环境影响和铸造的过程。  五,潜意识的机制。  在这方面,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深层心理学关于人格有过最值得探究的论述。无论是弗洛伊德本人,还是荣格或阿德勒等人,都对人格的潜意识机制作过种种注释。  如果不停留于过分学术化的心理学理论中,我们就可以说,中国的一句古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极为深刻地道出了人格形成的重要规律──童年的经历带有决定性的意义。  童年的经历在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史中占有一等重要的位置。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作家出版社
一 为什么活着(1)一 为什么活着(2)二 人格的概念(1)二 人格的概念(2)
三 童年(1)三 童年(2)狼来了一狼来了二
狼来了三(1)狼来了三(2)狼来了四狼来了五
狼来了六狼来了七俄狄普斯情结一俄狄普斯情结二
俄狄普斯情结三(1)俄狄普斯情结三(2)俄狄普斯情结三(3)俄狄普斯情结四(1)
俄狄普斯情结四(2)俄狄普斯情结五(1)俄狄普斯情结五(2)俄狄普斯情结六(1)
No.   I   [II]   [III]   [IV]   [V]   [V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