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红楼韵事   》 《红楼韵事》 第一部分-一、具有红楼特色的海棠社(3)      张涛之 Zhang Taozhi

  前面说了,贾府为了活跃封闭小区的文化生活,备有戏班,而且还有栊翠庵这样的寺庙。但是,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戏班不错,看戏是一种文化享受。但看戏时,主要是观众和演员的心理交流,观众之间不便过多地闲谈。你说话多了,别人还怎么听戏?所以,还得有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既能满足人们精神享受,还可以为人们互相交流提供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是什么呢?诗社。当时恐怕没有比诗社更好的形式了。
  海棠社的诗词创作成为贾府的一项重要社会活动,主要是藕香榭赏桂花和芦雪亭烤鹿肉。这两次活动都因为安排巧妙,又充满浓浓的诗意备受贾母的重视。两次活动虽然都是作诗,但又各有自己的特点,散发着诗人们的闲情逸致。
  藕香榭的这次诗社活动,是由史湘云发起,宝钗相助策划而举行的。活动的内容是赏桂花,吃螃蟹。参加活动的不仅有常务理诗,更有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凤姐等大人物,也有鸳鸯、琥珀、彩霞、平儿这些跟随主子的贴身丫头“副小姐”。活动的地点是藕香榭。这是一个盖在湖中的带回廊的大亭子。由于宝钗的策划,亭子布置得极雅致。贾母一进亭子,只见回廊上两个炉子,一个是茶炉,几个小丫头扇风炉煮茶;另一个是酒炉,几个丫头扇着炉子煮酒。再配上一池碧水,真是人间仙境。
  饭食也很简单,没有什么三盆六碗,就是吃螃蟹,相当于吃自助餐,自取自剥自吃,活动自如。人们赏着藕香榭旁的两株大桂花树上的桂花,吃着螃蟹,开着玩笑。那些“副小姐”们更是打打闹闹,拿着螃蟹互相抹来抹去,逗得贾母开怀大笑。
  赏了桂花,吃足了螃蟹。笑够了,说够了,贾母带着王夫人回去休息去了。常务理诗们开始作诗。这次诗社的主题是咏菊花,共有十二个题目:《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诗作好后,李纨阅卷评论,黛玉作得最好。李纨又指出宝钗、湘云、探春的诗作的优点。宝玉又落榜了,但他一点也不在乎,反而为黛玉拔取头筹而高兴。
  这一次诗社的特点是抓住了秋天的特色。持螯赏桂咏菊,是秋天的乐趣。史湘云利用起诗社的机会,让贾府上下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尽享“秋”的乐趣,对提高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大有益处。诗社的影响范围已不再只限于海棠社了。
  第二次比较大的活动是芦雪亭烤肉。
  这次活动是在冬日大雪中进行的。活动由李纨发起,在芦雪亭举办。这次活动参加的人很多,除贾母、王夫人、凤姐和常务理诗外,还有新近入住大观园的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几位新来的亲戚的姑娘,还有宝钗的“副小姐”香菱。李纨发起这次活动的目的很明确,一是赏雪景,二是作诗,三是顺便为新来的几个姑娘接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红楼一春梦
《红楼韵事》 第一部分-内容简介《红楼韵事》 第一部分-一、具有红楼特色的海棠社(1)
《红楼韵事》 第一部分-一、具有红楼特色的海棠社(2)《红楼韵事》 第一部分-一、具有红楼特色的海棠社(3)
《红楼韵事》 第一部分-一、具有红楼特色的海棠社(4)《红楼韵事》 第一部分-二、争取活动经费的尖锐斗争(1)
《红楼韵事》 第一部分-二、争取活动经费的尖锐斗争(2)《红楼韵事》 第一部分-二、争取活动经费的尖锐斗争(3)
《红楼韵事》 第一部分-三、出嫁前的最后一次人生演习(1)《红楼韵事》 第一部分-三、出嫁前的最后一次人生演习(2)
《红楼韵事》 第一部分-三、出嫁前的最后一次人生演习(3)《红楼韵事》 第二部分-一、无权的滋味太难受(1)
《红楼韵事》 第二部分-一、无权的滋味太难受(2)《红楼韵事》 第二部分-二、王夫人向贾母挑战(1)
《红楼韵事》 第二部分-二、王夫人向贾母挑战(2)《红楼韵事》 第二部分-二、王夫人向贾母挑战(3)
《红楼韵事》 第二部分-三、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1)《红楼韵事》 第二部分-三、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2)
《红楼韵事》 第二部分-四、巴掌下面出地位(1)《红楼韵事》 第二部分-四、巴掌下面出地位(2)
《红楼韵事》 第二部分-四、巴掌下面出地位(3)《红楼韵事》 第三部分-一、当“二奶”贾府丫鬟的最高理想(1)
《红楼韵事》 第三部分-一、当“二奶”贾府丫鬟的最高理想(2)《红楼韵事》 第三部分-一、当“二奶”贾府丫鬟的最高理想(3)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