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界精英 》 影響近代中國的十位商人:國商 》
第4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4)
言夏 Yan Xia
徘徊上海路燈下
張謇以狀元的身份投身商海,似乎並沒有給他帶來很多實際的方便。因為籌資無門,原本計劃民營的企業因為缺乏民資的參與,最後衹能求助於官方資本。
1895年,時任兩江總督的張之洞嚮朝廷請示,委派張謇、陸潤庠和丁立瀛分別在通州、蘇州和鎮江興辦企業。丁立瀛在鎮江無所作為。陸潤庠是比張謇早20年的同治狀元,當時因母親患病在傢歸養。但陸對經商辦廠興趣不大,兩年後重歸仕途,後來纍遞升至侍郎、尚書、大學士。而張謇卻是離開官場再不回頭。
江蘇是中國的主要棉産區之一,以"紗花"聞名天下,産量和質量都很高。當時日商在中國大量採購棉花運回日本,加工成棉紗之後以高價回售中國市場。因此棉紗業成為洋務派扶持發展的重點産業之一。張謇為籌辦中的紗廠起名"大生紗廠",取《易經》中"天地之大德曰生"之意,采取股份製的形式。
從1895年底開始籌辦到1899年4月投入生産,"首尾五載,閱月四十有四"。在這44個月中,大生紗廠的招股集資歷經麯折,幾次瀕臨夭折。這段經歷是近代中國企業發展不易的一個生動例證。
大生紗廠最初定位為商辦,由張謇出面在民間集資。張謇召集到的股東包括瀋敬夫、陳維鏞、劉桂馨、郭茂芝、潘鶴琴和樊時勳。前三位來自通州,後三位來自上海,因此分別稱為"通董"和"滬董"。最初决定以100兩為一股,共6000股,籌銀60萬兩。但是招股很快陷入睏境,通董和滬董之間,幾度分合,股金遲遲不能到位。張謇衹好嚮官方求助。
此時張之洞早已調任湖廣總督。張謇通過新任兩江總督劉坤一,將1893年張之洞用官款嚮英國購買但一直擱置在上海的4萬多錠舊官機折價,折算為50萬兩入股,性質是"官股"。大生的性質相應改成官商合辦,張謇還需要另外招50萬兩"商股",以使官商雙方的力量均衡。但是商股還是遲遲募集不全。恰在此時靠洋務起傢的另一位實業傢盛宣懷也要買機器,就從張謇手裏分走了一半機器,折算為25萬兩官股。大生的商股目標也就相應調整為25萬兩。但即便把籌資目標下調了一半,大生最後可以籌集到的商股也沒有25萬兩。在大生開工時,真正嚮社會籌集的商股資金衹有15餘萬兩。
因為籌資睏難,張謇一方面被迫一再降低目標,另一方面則嘗盡辛酸,四處碰壁。江寧布政使桂嵩慶曾許諾出資六七萬兩;盛宣懷和張謇分領官機的時候也曾答應張謇籌資,甚至定有合約。但是當大生紗廠動工後,資金告急,桂嵩慶答應的錢屢催不應,盛宣懷也默不作聲,百般躲閃。張謇到上海招股沒有收穫,甚至沒有旅費回通州。無奈間,衹得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在四馬路賣字三天,賺取旅費。狀元經商,而狼狽至此,張謇在筆記中寫道--那些市儈油滑的小人官吏對他冷嘲熱諷,陰陽怪調,而他聽着誹謗之詞也不敢辯駁,蒙受侮辱也不能作色。此時的張謇已經不是當年痛斥袁世凱的名士,彈劾李鴻章的翰林。他在給劉坤一的信中表白道:"三載以來,謇之所以忍侮蒙譏,伍生平不伍之人,道生平不道之事,舌瘁而筆凋,晝慚而夜椣者,不知凡幾。"從這句表白中可以看出,張謇在內心並沒有徹底接受商人的身份,他還有儒傢傳統所賦予他的清高。"若不是經商,我一輩子不會和某些人來往;若不是經商,我一輩子不會說某些我不屑於說的話"--他終究還是很嘆惋自己所作的妥協。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1) | 第2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2) | | 第3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3) | 第4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4) | | 第5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5) | 第6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6) | | 第7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7) | 第8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8) | | 第9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9) | 第10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10) | | 第11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11) | 第12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1) | | 第13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2) | 第14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3) | | 第15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4) | 第16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5) | | 第17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6) | 第18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7) | | 第19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8) | 第20節:範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1) | | 第21節:範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2) | 第22節:範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3) | | 第23節:範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4) | 第24節:範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5)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