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类 》 君子時代的爭霸——左傳二十講 》
鄭莊小霸(一)(1)
何晉 He Jin
魯隱公元年,也就是《春秋》的第一年裏,記載了這樣一句話:
夏五月,鄭伯剋段於鄢。
對史傢來說最為重要的時間、人物、地點、事件這幾個關鍵因素,雖然在這句話中都有了,但僅憑此我們仍然不瞭解這一歷史事件的詳情。還好,《左傳》對此做了詳盡的解釋:
這要從鄭伯----也就是鄭莊公----的出生說起。當初,鄭莊公的父親鄭武公,他的夫人是從申國娶來的,叫作武薑。武薑生了鄭莊公和共叔段,但在生鄭莊公的時候,出現了異常,《左傳》記載:
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
一般生孩子,都是頭先出來,腳後出來,即頭下腳上;但生莊公時卻是腳下頭上,反過來了,所以就給鄭莊公取名叫“寤生”。鄭莊公的出生讓姜氏大受驚嚇,也就不喜歡這孩子了。姜氏很愛莊公的弟弟共叔段,甚至想把共叔段立為太子,多次嚮鄭武公請求,但鄭武公不答應。
等到鄭莊公即位以後,他的母親姜氏請求把製這個地方作為封邑給共叔段,鄭莊公說:“製是一個地勢險要的地方,從前虢叔就死在那裏,這個不行,但其他的城邑都可以給他。”姜氏就要京這個地方,於是讓共叔段到了京,稱為京城太叔。鄭莊公有一個臣下叫祭仲,他對莊公說:“一個城邑,若是城墻超過了一百雉(一百雉為300丈,國都的城墻為三百雉也就是900丈),就會成為國傢的禍害。最大的城邑,城墻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也就是300丈);中等的城邑,城墻不能超過國都的五分之一(180丈),小的城邑,城墻不能超過國都的九分之一(100丈)。而現在共叔段居住的京這個城邑,規模已經不符合制度所規定的了,您以後將很難受。”
為什麽城墻的大小會引起祭仲的警惕呢?因為城墻大,就意味着這個城邑很大,城邑大就意味着人口多、勢力大。春秋時代,受封的人在自己的封邑裏有很大的自主權,擁有自己獨立的賦役稅收和軍隊,儼然一個獨立小王國。難怪祭仲要為國君擔心。但莊公說:“姜氏要這樣,我能怎麽樣呢?”祭仲說:“姜氏哪有滿足的時候!不如早點處置您的弟弟,別讓他的勢力蔓延,一旦蔓延開了,您就難以圖謀了。蔓延的野草尚且難除,更何況您受寵的弟弟呢?”莊公說了一句有名的話:“多行不義,必自斃(不義的事情作的多了,一定自己就會垮掉)。您就等着看吧。”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
|
|
左傳簡介(一)(1) | 左傳簡介(一)(2) | 左傳簡介(一)(3) | 鄭莊小霸(一)(1) | 鄭莊小霸(一)(2) | 鄭莊小霸(一)(3) | 鄭莊小霸(一)(4) | 鄭莊小霸(二)(1) | 鄭莊小霸(二)(2) | 鄭莊小霸(二)(3) | 鄭莊小霸(二)(4) | 鄭莊小霸(二)(5) | 宋襄圖霸(1) | 宋襄圖霸(2) | 宋襄圖霸(3) | 宋襄圖霸(4) | 重溫經典的理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