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金庸與《明報》 》
第4節:第一章 香港--1959年(4)
張圭陽 Zhang Guiyang
香港政府對報界的連串行動,被部分英國國會議員誤以為是香港政府對報界采取審查制度。
1959年7月24日,英國國會議員Mr.Thornton緻函英國殖民地部大臣,詢問香港政府的公共事務部及新聞處,有關近年對香港的中英文報章,實施何種程度的新聞審查。"一些報章近日因刊登不雅文字而被檢控,相信與'審查'無關。"香港政府復函並引述香港報業公會3月18日發表的年報,表示"香港報界繼續享受極大尺度之言論自由"。
粵港報紙與外省報紙
香港中文報章除了以政治意識形態劃分之外,這一時期的香港中文報紙,又可以劃分為"粵港報紙"和"外省報紙"。兩者最大的分別,在語文的運用和題目的關註點上。"粵港報紙"多使用粵語方言,在標題上尤其喜歡使用粵式口語,以展示其生動性。而所關註的內容,則在粵港兩地所發生的事件。"外省報紙"以白話文為書面語,並不夾雜粵語,而且關註整體中國政局的發展,對於香港的事務,並沒有太大的興趣。"粵港報紙"與"外省報紙"之成形,自然也與辦報人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星島日報》是屬於"外省報紙",原因是報紙創辦人是僑領鬍文虎、鬍文豹兩兄弟,他們的報業班底,也是以操國語的報人為主,如戴望舒、鬱風、邵宗漢、金仲華等人。《成報》、《紅緑日報》、《晶報》是屬於"粵港報紙"。如《成報》創辦人何文法、《紅緑日報》創辦人任護花、《晶報》總編輯陳霞子,號稱"廣州三傑",他們以粵語方言入文,題材又多以粵港兩地有關,因此頗受低下階層市民歡迎。在五六十年代,香港的讀者群,也有以"粵港報紙"或"外省報紙"來作為選擇閱讀的依據。抗日戰爭以及1949年中國政權的交替,導致更多的外省人涌入香港辦"外省報紙"。南來作傢當中,有徐訁於 、 曹聚仁、葉靈鳳、徐速、林以亮、張愛玲、南宮博、劉以鬯、梁羽生、金庸、思果、馬博良、高雄、何達、王敬義……豐富了香港報紙副刊專欄的內容。同時,也有更多的廣府人士涌入香港辦"粵港報紙"。不管是"粵港報紙"還是"外省報紙",在報業規模及運作形式上,更多的是以"同仁報"--三數報社同仁集資自行辦報,以小報的形式來經營運作。這點也構成了五六十年代香港報業的一個獨特景象。小報,並不光指是四開度面積的小報紙,而是指報社規模小,如衹由三數人運作出版,資金規模不大。
中國報業史上可稽考的小報,最早追溯至南宋高宗年代,距今八百多年。過去的小報,是相對於官報而言,在報道上與官報對立,言官報之不敢言。到了晚清末期,"其時朝政不綱,國勢凌夷,秉政者昏憒無知,一味以鉗製輿論為能事,薄負時譽之士,既不能暢論政治,上達中樞,又不甘噤若寒蟬,無所宣泄,於是藉酒澆愁,寄情聲色,趨嚮於浪漫頽廢之途,一時有《笑林報》、《採風錄》、《繁華報》、《遊戲報》等之刊行,是即最初之小報也"。趙君豪所說的辦小報的動機,強調了文人在政治高壓的環境下,利用小報嬉笑怒駡,舒發心中胸臆。可是也有小報經辦人以"能說不敢說的話,能駡不敢駡的人"為政治號召,嘩衆取寵,賺取利潤。當然也不乏以黃色文字為號召,吸引讀者。民國以來,報紙按其經營的規模,可分為"大報"、"中型報"及"小型報"。按報紙之面積,兩開的稱為"大報",四開的稱為"小報"。以內容分,報道嚴肅、持平者,為之"大報",嘻笑怒駡,走黃色路綫者,稱為"小報"。
戰前香港,已有小報刊行,甚至遠銷廣州一帶,其中最著名的有《骨子》、《鬍椒》、《探海燈》等。他們在香港印刷出版,刊登內容不受中國大陸政治形勢所影響,所以往往刊登內地報界所不登的"政海秘聞",因而暢銷內地。
1949年新中國在大陸建立之後,香港出版的這類寫"政海秘聞"的小報,頓時失去大陸的市場,衹能在香港銷售,內容亦轉為以社會奇聞事態、風月場所秘聞、黃色小說、武俠奇情小說為主。當中以1939年何文法創辦的《成報》及1945年任護花創辦的《紅緑日報》最受歡迎。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
|
|
第1節:第一章 香港--1959年(1) | 第2節:第一章 香港--1959年(2) | 第3節:第一章 香港--1959年(3) | 第4節:第一章 香港--1959年(4) | 第5節:第一章 香港--1959年(5) | 第6節:第二章 少年金庸(1) | 第7節:第二章 少年金庸(2) | 第8節:第二章 少年金庸(3) | 第9節:第二章 少年金庸(4) | 第10節:第三章 野 馬(1) | 第11節:第三章 野 馬(2) | 第12節:第三章 野 馬(3) | 第13節:第三章 野 馬(4) | 第14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1) | 第15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2) | 第16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3) | 第17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4) | 第18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5) | 第19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6) | 第20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7) | 第21節:第五章 尋找讀者(1) | 第22節:第五章 尋找讀者(2) | 第23節:第五章 尋找讀者(3) | 第24節:第五章 尋找讀者(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