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故乡在纸上:一个村庄的历史和命运   》 第4节:高高的栗木门楼(2)      潦寒 Lao Han

  俗话说故土难离,为了当时迁民的顺利,明政府设置了骗局。在移民的汾州府、辽州府、沁州府、洚州府、路安府、平阳府等地广告示,晓谕乡民,凡不愿迁移者三日内到洪洞县大槐树下领取免迁证,愿移民的可在家等着。于是四面八方的人汇集大槐树下,几天内竟达十几万人,老实的庄稼人还未喘过气来,便被官兵团团围住,这时才知道上当了,愿移也得移,不愿移也得移。官兵们把他们绑起来,连成长队,分别向全国一百多个府县押解。那抛妻别子、依依惜别的泪水洒满了这片土地。人们纷纷折槐为记,并以图腾的方式牢牢地记着故乡的槐树,升华成一种心灵的安慰与民谣,世世代代地传唱,经久不衰。传说在当时移民的途中,人们仍幻想重返故土,为了以后便于确认,便把小脚指甲剪为两瓣。时至今日,小脚指甲为两瓣的,多是大槐树迁民的后裔。而"解手"一说,也是源于这里。移民时由于人们的手都被绑着,要大小便就得向押解禀报:"老解,我要撒尿,请解手。"次数多了,大小便就简化成了"解手"……
  2
  我的祖先也是这次移民中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当时由于陆路交通不便,水路是最为方便的,我的家乡栗门张恰在许昌至南阳的运河岸边。我的祖先是顺水而下,从许昌坐船而来的。据我爷爷的上几辈说,我祖先是在天未亮时弃船登岸的,天一片漆黑,四周雾蒙蒙的。我祖先听到有鸡鸣,并看到有灯火,用扁担挑着儿女,领着妻眷,顺着灯光寻来。亮灯的地方是现在我村村委西称为王路口的那条街。那时,我村最早的住户姓王,在王路口开家小店,以便来往的客人就餐饮马。我祖先到王家,四周到处荒草湖泊,狐兔出没,蒿草没人。从草的长势来看,我的祖先认定这片土地也定肥沃,便在此定居下来,一代一代延续下来……
  "当我读历史的时候,我总是企图渗入人类现象的背后去研究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东西,然而我被这条规律惊呆了。"汤因比的话在我的笔记中显得异常醒目,大千世界,日月运行,总是有天道可循。或许人类的生死繁衍、吉凶福祸,也总有一个潜在的规律。我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也说不清楚,我村最早的王路口的王家人怎么消失了?姓胡的人家在我村繁衍了几代?一个叫殷氏沟的地方是什么来历?我寻找了好长时间的家谱也未曾找到,而各种石碑的记载,除张家祠堂门楼匾牌上写着乙亥光绪年间为最早的记载外,都是一些世代口传的种种带着神秘色彩的传奇故事,真正能记在本上、印在书上说得清清楚楚的,便是后来荒年进我们村唯一的一家外姓--王家……
  我们村姓张的百余年间保持纯姓,男子没有一个外姓的,并约定俗成外姓男子不得入赘我们村。一代代口传家谱"一本同善良,宗祖德克昌。和顺敬承道,依礼振家邦"。从村东到村西每家每户按家谱的辈分,见到姓张的该怎样称谓就怎样称谓,丝毫不乱,且同村男女不得嫁娶。
  清初,黄河两岸闹饥荒,黄河北岸的情况比南岸的情况糟糕。草吃完了,树皮也吃完了,最后只得向黄河南岸逃荒要饭。
  这一天大雪封河,四处白茫茫一眼望不到边。黄河北沿一位王姓青年面黄肌瘦地挑着一个挑子,前后筐里坐着儿女,又饥又寒的孩子坐在筐里不住地小声哭泣。王姓青年站在河岸不住徘徊,已经等一天了,雪仍不停地下,雪封住了河面,根本看不出哪儿冰厚、哪儿冰薄,万一掉进了冰窟里,本想逃荒活命,却落个冻死的下场。再等下去两个儿女不冻死也得饿死,黄河北岸是没有一条活路了,等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天无绝人之路,正当他长吁短叹、心急如焚时,突然发现河面上有一行女人的脚印,一行清晰的光脚印一直走到河的对岸。王姓青年不哭了,他想到别人能从河面上过我怎么不能,与其在黄河北岸等死,还不如试一试,便顺着脚印从黄河北河面小心翼翼地向河南岸走来。终于走了过来。等到他到黄河的南岸,一看那双清晰的女人光脚印不见了。这是谁的脚印呢?王姓青年在雪地上跪下拜了拜,除老母奶奶是光脚,其余的女神都不是光脚。于是,王姓青年记住了这行救命的女人光脚印,便一路向郾城走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春风文艺出版社
第1节:序一:为责任而写作第2节:序二:春初新韭,秋末晚菘第3节:高高的栗木门楼(1)
第4节:高高的栗木门楼(2)第5节:高高的栗木门楼(3)第6节:高高的栗木门楼(4)
第7节:高高的栗木门楼(5)第8节: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第9节:纸上的痛苦(1)
第10节:纸上的痛苦(2)第11节:值得商榷的"封建意识"(1)第12节:值得商榷的"封建意识"(2)
第13节:传统的覆灭(1)第14节:传统的覆灭(2)第15节:忍耐与善良(1)
第16节:忍耐与善良(2)第17节:与生俱来的高贵(1)第18节:与生俱来的高贵(2)
第19节:家乡的人命案(1)第20节:家乡的人命案(2)第21节:家乡的人命案(3)
第22节:在嬗变中没落(1)第23节:在嬗变中没落(2)第24节:在嬗变中没落(3)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