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风情 郑和下西洋与马哥来华考:被误读的远行   》 第4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4)      Chen Cunren

  李至刚替郑和父亲撰写的墓志铭上说:"马哈只先生相貌奇伟,神色凛凛可畏,不肯枉己附人。倘人有过,常当面谆谆劝诫。"乡里亲友无不敬重他的为人,大家一致尊称他为一位乐善好施的长者。他的夫人温氏,也是一位有妇德的善良女性,相夫教子,勤俭治家。他虽出身富贵家庭,但家庭琐事样样自己动手去做,因此,他们夫妇间感情融洽,一直到老。
  郑和有一个哥哥,叫做文铭,还有四个姊妹。他们兄弟姊妹的情感,也相处得非常之好。
  郑和生于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相貌长得很奇怪:身长七尺,腰大十围,脸很大,鼻子很小,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他小的时候喜欢用纸做小船,放在水上玩,这证明了他对水和船有浓厚的兴趣。
  洪武十四年(1381),明军平定云南,郑和以十岁幼童被俘,入颖川侯傅友德部,他从此便离别家乡远征了。据说明初诸将用兵边境,有阉割幼童俘虏的习惯。郑和可能就在十岁时被阉。后来傅友德部荣归京师的时候,郑和跟着进京,在皇宫做事。假使这个传说是真的,郑和的童年遭遇是够悲惨的了!
  郑和在明太祖时便入宫做太监,太监是在皇帝左右做杂役的人。因他小字"三宝",所以都称他"三保太监"。但也有人说"三保"是明朝太监的尊称。郑和起初服侍明太祖,因为他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很得太祖的器重。他在宫里和太祖的儿子朱棣特别要好。后来棣被封为燕王,住在北平,郑和也跟着到北平去,便在燕王手下做事。
  我们前面说过,郑和本来姓马,为什么后来要改姓郑呢?这点要从明太祖死后说起。原来太祖的长子标,老早就死了,太祖死了以后,标的儿子允做了皇帝,就是惠帝。那时候燕王在北平,风闻惠帝听信左右臣子的话,将要用种种的方法削弱诸王的势力,他便十分害怕,干脆就起兵造反了,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靖难之变"。燕王带兵打到南京,在建文四年(1402)攻破京师,惠帝失踪。谣传惠帝放火将自己活活烧死。另一说,他已经跑掉,去当和尚了。燕王造反成功后,便自己称起帝来,改元"永乐",是为成祖。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1)第2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2)第3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3)
第4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4)第5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5)第6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6)
第7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7)第8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8)第9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9)
第10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10)第11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11)第12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12)
第13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13)第14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14)第15节:意大利面食的起源(1)
第16节:意大利面食的起源(2)第17节:意大利面食的起源(3)第18节:意大利面食的起源(4)
第19节:意大利面食的起源(5)第20节:宝船出海声势浩大(1)第21节:宝船出海声势浩大(2)
第22节:宝船出海声势浩大(3)第23节:宝船出海声势浩大(4)第24节:宝船出海声势浩大(5)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