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料 》 上午咖啡下午茶 》
張耀:17世紀下半葉咖啡進入歐陸的歷史(2)
賈平凹 Gu Pingao
咖啡樹在也門的土地上生長出人意料的茂盛,下種後4年才能收穫的咖啡豆連年高産,躋身於咖啡業的雄心勃勃的商人們,不再滿足於從聖地麥加到開羅的阿拉伯市場。當15世紀盛極一時的阿拉伯帝國日趨沒落的時候,“阿拉伯的咖啡豆”卻躍躍欲試地跨出了國界。恰在此時,北部強大的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大軍南下,占領了開羅和東非的大部分地域,土耳其人嗜飲咖啡的傳統也就由此開始了。在這之後的整整一個世紀,奧斯曼帝國直至地中海巴爾幹半島的廣大疆域,發達的貿易,加上對歐洲中心奧地利等國不斷的大規模軍事攻勢,為咖啡嚮西方的擴展打開了方便之門。
1530年,帝國北方的大馬士革出現了第一傢咖啡館。1554年在首都君士坦丁堡,咖啡已經成為街談巷議中的“黑色金子”,十分流行。短短數年間,從古老的君士坦丁堡到高加索,從波斯灣到布達佩斯,在整個帝國的兩百多個城市都擁有不同數量的咖啡鋪,而連接這些城市的穿過沙漠荒野的道路沿途也到處都有可以移動的“咖啡帳篷”,為絡繹不絶的商旅和軍隊服務。
另一方面,從海上和陸路涌嚮近東的越來越多的西方探險傢、商人和外交官也開始頻頻拜訪街上濃香撲鼻的“土耳其咖啡館”,興奮不已地把褐色的咖啡豆當做一種新發現的東方奢侈品,經各種渠道帶回自己遠在地中海另一端甚至瀕臨大西洋的故國。
在咖啡西行的漫漫路途上,曾隸屬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港城威尼斯和隔着亞得裏亞海相對的杜布尼可港(Dubrovnik)以其多達180艘海輪的龐大船隊,扮演了最初中介貿易的主角。
據記載,1596年從威尼斯寄往荷蘭的一包樣品,曾是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歐洲人見到過的最早咖啡豆。有傳說,因為當時咖啡在西歐十分稀罕,最初竟還有德國家庭主婦用雞湯來做咖啡的笑話。據學者推測,在16世紀末繁榮的調味原料進出口貿易中,有不少來自東方的咖啡豆開始經貿易發達的威尼斯源源不斷地進入歐陸。
咖啡在歐陸上流社會,尤其是新興的城市有産階級沙竜裏大受歡迎。渴望開拓市場和冒險的西方海上貿易商人,由此一發而不可止,用遠洋海船把土耳其咖啡長途輾轉運往西歐各地。
1624年後,大批咖啡陸續到達阿姆斯特丹、漢堡、倫敦、馬塞等重要港口。但由於路程遙遠和當時海運能力的限製,咖啡在歐洲大陸廣泛傳播的另一個主要途徑是經過跨越東部巴爾幹半島的陸路。不過在這條大道上,最先奔馳的卻是奧斯曼帝國大舉西徵的戰車。地處中歐的奧地利帝國是抵擋彎刀橫掃東歐的土耳其人進入阿爾卑斯山腹地的最後防綫,同時無意中也成為接受“東方”式咖啡文化的前站。
自1529~1683年,奧斯曼大軍幾度揮師西進,兵臨維也納城下,圍攻這個中歐頭號帝國的首都達數年之久。土耳其君士坦丁堡咖啡鋪裏最熱衷的常客:行旅商人、周遊傳教的樂師、軍官、法院神職人員和年輕熱血的學生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屬於這場有強烈宗教色彩的歐洲遠征的中堅。不言而喻,他們往日的咖啡嗜好也自然而然地被帶到了遙遠的多瑙河畔的前沿陣地。在最初的輪番攻堅受挫之後,圍城紮下了長期駐守的營寨,也搭起了不可缺少的咖啡帳篷。熱氣噴香的家乡咖啡成了他們在異國消磨無聊的時光和抵禦北部嚴寒的秘方,同時也帶來了一筆利潤可觀的生意。因為當漫無盡頭的圍城戰役變成了純粹的外交桌上馬拉鬆遊戲之後,連戰場對面的奧軍官兵和維也納市民也禁不住不斷飄來的咖啡濃香和種種傳聞的誘惑,不時越過早就沒有刀光劍影的火綫,進入土耳其人的營帳品嚐這種充滿異國情調的令人興奮不眠的“黑色飲料”。軍營無形中成了變相的咖啡鋪和交易場所,一批批咖啡豆被精明的土耳其商人悄悄運過名存實亡的戰地防綫,涌進了維也納和它背後廣阔的歐洲地區。這實際上也是以後西方百年不斷的大規模咖啡走嚮的開始。難怪維也納流傳着一句老話“歐洲擋得住土耳其人的彎刀,擋不住土耳其人的咖啡”。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盧非易:苦東西,與好朋友分享(1) | 盧非易:苦東西,與好朋友分享(2) | 張耀:17世紀下半葉咖啡進入歐陸的歷史(1) | 張耀:17世紀下半葉咖啡進入歐陸的歷史(2) | 張耀:17世紀下半葉咖啡進入歐陸的歷史(3) | 陳丹燕:咖啡旅行(1) | 陳丹燕:咖啡旅行(2) | 陳丹燕:咖啡旅行(3) | 陳丹燕:咖啡旅行(4) | 陳丹燕:咖啡旅行(5) | 陳丹燕:咖啡旅行(6) | 陳丹燕:咖啡旅行(7) | 陳丹燕:咖啡旅行(8) | 陳丹燕:咖啡旅行(9) | 陳丹燕:咖啡旅行(10) | 陳丹燕:咖啡旅行(11) | 陳丹燕:咖啡旅行(12) | 陳丹燕:咖啡旅行(13) | 陳丹燕:咖啡旅行(14) | 陳丹燕:咖啡旅行(15) | 陳丹燕:咖啡旅行(16) | 韓承煥:咖啡之旅(1) | 韓承煥:咖啡之旅(2) | 韓承煥:咖啡之旅(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