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憶往述懷 》
第4節:談老年(2)
季羨林 Ji Xianlin
老驥伏櫪,志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初看起來氣粗如牛,仔細品味,實極空洞。這有點像在深夜裏一個人獨行深山野林中故意高聲唱歌那樣,流露出來的正是內心的膽怯。
對老年這種現象進行平心靜氣的肌擘理分的文章,在中國好像並不多。最近偶爾翻看雜書,讀到了兩本書,其中有兩篇關於老年的文章,合乎我提到的這個標準,不妨介紹一下。
先介紹古羅馬西塞羅(公元前106~前43)的《論老年》。他是有名的政治傢、演說傢和散文傢,《論老年》是他的《三論》之一。西塞羅先介紹了一位活到一百零七歲的老人的話:"我並沒有覺得老年有什麽不好。"這就為本文定了調子。接着他說:
老年之所以被認為不幸福有四個理由:第一是,它使我們不能從事積極的工作;第二是,它使身體衰弱;第三是,它幾乎剝奪了我們所有感官上的快樂;第四是,它的下一步就是死。
他接着分析了這些說法有無道理。他逐項進行了細緻的分析,並得出了有積極意義的答復。我在這裏衹想對第四項作一點補充。老年的下一步就是死,這毫無問題。然而,中國俗話說:"黃泉路上無老少。"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死的,也可以說,任何人的下一步都是死。
最後,西塞羅講到他自己老年的情況。他編纂《史源》第七捲,搜集資料,撰寫論文。他接着說:
此外,我還在努力學習希臘文;並且,為了不讓自己的記憶力衰退,我仿效畢達哥拉斯派學者的方法,每天晚上把我一天所說的話、所聽到或所做的事情再復述一遍,……我很少感到自己喪失體力。……我做這些事情靠的是腦力,而不是體力。即使我身體很弱,不能做這些事情,我也能坐在沙發上享受想象之樂……因為一個總是在這些學習和工作中討生活的人,是不會察覺自己老之將至的。
這些話說得多麽具體而真實呀。我自己的做法同西塞羅差不多。我總不讓自己的腦筋閑着,我總在思考着什麽,上至宇宙,下至蒼蠅,我無所不想。思考鍛煉看似是精神的,其實也是物質的。我之所以不感到老之已至,與此有緊密關聯。
三
我現在介紹一下法國散文大傢蒙田關於老年的看法,蒙田大名鼎鼎,昭如日月。但是,我對他的散文隨筆卻有與衆不同的看法。他的隨筆極多,他願意怎樣寫,就怎樣寫;願停就停,願起就起,頗符合中國一些評論傢的意見。我則認為,文章必須慘淡經營,這樣鬆鬆散散,是沒有藝術性的表現。儘管蒙田的思想十分深刻,入木三分,但是,這是哲學家的事。文學家可以有這種本領,但文學家最關鍵的本領是藝術性。
在《蒙田隨筆》中有一篇論西塞羅的文章,意思好像是衹說他愛好虛榮,對他的文章則衹字未提。《蒙田隨筆》三捲集最後一篇隨筆是《論年齡》,其中涉及老年。在這篇隨筆中,同其他隨筆一樣,文筆轉彎抹角,並不豁亮,有古典,也有"今典",頗難搞清他的思路。蒙田先講,人類受大自然的擺布,常遭不測,不容易活到預期的壽命。他說:"老死是罕見的、特殊的、非一般的。"這話不易理解。下面他又說道:人的活力二十歲時已經充分顯露出來。他還說,人的全部豐功偉業,不管何種何類,不管古今,都是三十歲以前而非以後創立的。這意見,我認為也值得商榷。最後,蒙田談到老年:"有時是身軀首先衰老,有時也會是心靈。"這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蒙田就介紹到這裏。
我在上面說到,古今中外談老年的詩文極多極多,不可能,也不必一一介紹。在這裏,我想,有的讀者可能要問:"你雖然不感老之已至,但是你對老年的態度怎樣呢?"
這問題問得好,是地方,也是時候,我不妨回答一下。我是曾經死過一次的人。讀者諸君,千萬不要害怕,我不是死鬼顯靈,而是活生生的人。所謂"死過一次",衹要讀過我的《牛棚雜憶》就能明白,不必再細說。總之,從1967年12月以後,我多活一天,就等於多賺了一天,算到現在,我已經多活了,也就是多賺了三十多年了,已經超過了我滿意的程度。死亡什麽時候來臨,對我來說都是無所謂的,我隨時準備着開路,而且無悔無恨。我並不像一些魏晉名士那樣,表面上放浪形骸,不怕死亡。其實他們的狂誕正是怕死的表現。如果真正認為死亡是微不足道的事,何必費那麽大勁裝瘋賣傻呢?
根據我上面說的那個理由,我自己的確認為死亡是微不足道,極其自然的事。連地球,甚至宇宙有朝一日也會滅亡,戔戔者人類何足挂齒!我是陶淵明的信徒,是聽其自然的,"應盡便須盡,何必獨多慮!"但是,我還想說明,活下去,我是高興的。不過,有一個條件,我並不是為活着而活着。我常說,吃飯為了活着,但活着並不是為了吃飯。我對老年的態度約略如此,我並不希望每個人都跟我抱同樣的態度。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生命的價值 | 第2節:我們面對的現實 | 第3節:談老年(1) | 第4節:談老年(2) | 第5節:養生無術是有術 | 第6節:回頭看看(1) | 第7節:回頭看看(2) | 第8節: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學 | 第9節:一寸光陰不可輕 | 第10節:希望在你們身上 | 第11節:三思而行 | 第12節:園花寂寞紅 | 第13節:人間自有真情在 | 第14節:老馬識途 | 第15節:珍愛大自然 | 第16節:走嚮天人合一 | 第17節:我的嬸母 | 第18節:我的妻子 | 第19節:回憶 | 第20節:寂寞 | 第21節:爽朗的笑聲 | 第22節:毀譽 | 第23節:談禮貌 | 第24節:漫談撒謊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