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亲历与见闻——黄华回忆录   》 第4节:家庭和学校(2)      黄华 Huang Hua

  在高中、预科和大学期间,我读了一些当时能找到的进步书籍和刊物,除鲁迅先生的作品外,有德国梅林著的《马克思传》中文译本,李达的《唯物辩证法》和河上肇的《政治经济学》等,初步明白了一些共产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从爱国、反帝和反封建的意识逐渐发展到接受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我把斯大林著的《列宁主义问题》和《列宁主义基础》中关于帝国主义的论述从英译本译成中文,同东北大学的好友张希尧、宋黎及进步教育家车向忱先生一起讨论,我对中国和国际问题的认识加深了。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是政治上最敏感的群体。我熟悉的年轻人中有许多东北人。他们背井离乡,身受漂泊流浪之痛苦,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要求打回老家去的情绪非常强烈。我同北平的东北同学思想接近,往来密切。我们在一起讨论进步书刊,特别是讨论抗日救亡的问题。
  我刚在燕大读了一个学期,1933年1月,日本继侵占东北之后,又沿着北宁铁路占领山海关,接着又占领热河和喜峰口、古北口等长城主要关口,这等于是打开了进入华北的门户,日军随时可以侵占五省和平津,关内已没有安宁,人心惶惶。在尚属优美安静的校园中读书的燕京大学学生受到极大震动,燕大的进步学生发起成立了全校抗日救国会,在校内抨击日本的侵略暴行,在校外要求政府抗日。我也参加了抗日救国会,是救国会的积极分子。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张牙舞爪的侵略,我们意识到应以牙还牙,应号召全民拿起武器,抵御外侮,在思想上和物质上做好准备。应东北大学同学张希尧的要求,我请燕大印刷所的工人师傅帮助,铅印了一部关于游击战术的小册子。燕大抗日救国会还曾带领全校学生举行过一次军事演习。我通过东北大学学生的关系,得到了该校军训教官的允许,借来一批武器。当时北平各城门都有检查哨,监视进出的车辆和行人,要把武器运出运入是相当困难的。那一天,我借了一辆燕大的校车,开到城里的东北大学,从仓库里取出一批步枪和几十颗马尾手榴弹,放在汽车座椅底下,开到西直门。侥幸的是检查哨的警察向车里望了一眼,问明是燕大的校车,便放行了。
  演习时间选在天黑之后。同学们在西校门内挖了壕沟,在学校的水塔顶上用大号手电筒放信号,使用了真刀真枪,投掷手榴弹,还放鞭炮增加声势。这次演习的真情实感激发了同学们的抗日热情,锻炼了大家的胆量。麻烦的是投出去的马尾手榴弹,大多数挂到未名湖畔的树枝上,还得爬到树上取下来,好如数送还东北大学。我记得有一次,张希尧教我学习制作简易的手榴弹。我们用香烟铁皮罐做外壳,里面装上炸药和铁钉、碎玻璃等物,中心空出个小洞,插入一根雷管,是触发式的,一遇猛力撞击就会射出火星,将手榴弹引爆。我们把这颗手榴弹拿到燕大附近的圆明园,选了一个荒凉无人的地方进行试验。我们用力将手榴弹投掷出去,手榴弹着地时发出巨大的爆炸声。在我们离开时,看园的老警察赞许地说:"唔,还真是挺响的啊!"
  燕大名为贵族学校,但部分学生的家庭却并不富裕。从1933年秋天起,为了婚姻问题,我家停止给我学费。幸而我申请到了吴雷川奖学金(每学年二百银元,逐年按学习成绩评定),才继续读了后三个学年。几个同年级的东北同学经济来源也很有限。我和好友张兆麟、刘克夷、叶德光等十多个同学在校内组织了一个小型抗日团体叫"刻苦团",提倡生活刻苦、锻炼身体,准备日后参加东北义勇军打日本。"刻苦团"的成员平时不进城,不上电影院,早晨起来做各种锻炼,穿蓝布大褂,吃食堂价低的饭菜,住冬冷夏热的阁楼宿舍,也住过"蔚秀园"的平房,都比较便宜。当然还说不上是卧薪尝胆,但坚定了我们的抗日斗志。我在学习上除了努力读好学分,以便继续取得吴雷川奖学金,还尽量挤时间阅读进步刊物和理论书籍。这对我投身革命,是一种探索和准备。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世界知识出版社
第1节:前言第2节:序第3节:家庭和学校(1)
第4节:家庭和学校(2)第5节: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爆发(1)第6节: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爆发(2)
第7节: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爆发(3)第8节:南下宣传团的活动第9节:抬棺游行和《牢狱之花》(1)
第10节:抬棺游行和《牢狱之花》(2)第11节:抬棺游行和《牢狱之花》(3)第12节:抬棺游行和《牢狱之花》(4)
第13节:接受斯诺邀请去陕北苏区(1)第14节:接受斯诺邀请去陕北苏区(2)第15节:随斯诺在保安会见毛泽东(1)
第16节:随斯诺在保安会见毛泽东(2)第17节:随斯诺在保安会见毛泽东(3)第18节:目击红军三个方面军大会师(1)
第19节:目击红军三个方面军大会师(2)第20节:目击红军三个方面军大会师(3)第21节:关于西安事变(1)
第22节:关于西安事变(2)第23节:随红军进入延安第24节:延安生活(1)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