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史评 史通   》 內篇載言第三      劉知幾 Liu Zhiji

  古者言為《尚書》,事為《春秋》,左右二史,分屍其職。蓋桓、文作霸,
  糾合同盟,春秋之時,事之大者也,而《尚書》缺紀。秦師敗績,繆公誡誓,
  《尚書》之中,言之大者也,而《春秋》靡錄。此則言、事有別,斷可知矣。逮
  左氏為書,不遵古法,言之與事,同在傳中。然而言事相兼,煩省合理,故使讀
  者尋繹不倦,覽諷忘疲。
  至於《史》、《漢》則不然,凡所包舉,務在恢博,文辭之記,繁富為多。
  是以賈誼、晁錯、董仲舒、東方朔等傳,唯止錄言,罕逢載事。夫方述一事,得
  其紀綱,而隔以大篇,分其次序。遂令披閱之者,有所懵然。後史相承,不改其
  轍,交錯紛擾,古今是同。
  案遷、固列君臣於紀傳,統遺逸於表、志,雖篇名甚廣而言無獨錄。愚謂凡
  為史者,宜於表志之外,更立一書。若人主之製、册、誥、令,群臣之章、表、
  移、檄,收之紀傳,悉人書部,題為“製册”、“章表書”,以類區別。他皆放
  此。亦猶志之有“禮樂志”、“刑法志”者也。又詩人之什,自成一傢。故風、
  雅、比、興,非《三傳》所齲自六義不作,文章生焉。若韋孟諷諫之詩,揚雄
  出師之頌,馬卿之書封禪,賈誼之論過秦,諸如此文,皆施紀傳。竊謂宜從古詩
  例,斷入書中。亦猶《舜典》列《元首子之歌》,《夏書》包《五子之詠》者也。
  夫能使史體如是,庶幾《春秋》、《尚書》之道備矣。
  昔幹寶議撰晉史,以為宜準左丘明,其臣下委麯,仍為譜註。於時議者,莫
  不宗之。故前史之所未安,後史之所宜革。是用敢同有識,爰立茲篇,庶世之作
  者,睹其利害。如謂不然,請俟來哲。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原序內篇六傢第一內篇二體第二內篇載言第三
內篇本紀第四內篇世傢第五內篇列傳第六內篇表歷第七
內篇書志第八內篇論贊第九內篇序例第十內篇題目第十一
內篇斷限第十二內篇編次第十三內篇稱謂第十四內篇采撰第十五
內篇載文第十六內篇補註第十七內篇因習第十八內篇邑裏第十九
內篇言語第二十內篇浮詞第二十一內篇敘事第二十二內篇品藻第二十三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