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思考 》 从狼性到羊性:中国人的性格历程 》
第4节:一言难尽的日本(4)
张宏杰 Zhang Hongjie
如果我们正视一眼这个鲜明的对比,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距,也许我们的足球事业就有希望了。可惜,几乎从来没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最近中国队经历了又一次的惨败之后,报纸电视上的评论声音铺天盖地,却没有一个人从中日足球的对比中寻找原因。中国足协智殚力竭,却从来没想过认真研究一下日本的经验。
这真是个意味深长的象征。
三饱经风霜的老人与新发于硎的青年
中日两国的差异被相似性深深覆盖,但是挖掘出来之后,却又触目惊心。
说到底,民族性格与个人性格是一样的,都是由先天条件和后天经历两方面决定。
中国仰卧在亚洲大陆东端,体积庞大,邻居众多,漫长的历史中她经历的事太多了。她的内部展开过反反复复的惨烈争斗,王朝一个又一个频繁更替,历史一遍遍被刷新改写。她和四邻的关系错综复杂,经历过光荣的征服,也接受过多次屈辱的被征服,经历过无数次发现的喜悦,也经历过无数次痛苦的失败,经历过周围国家众星捧月的尊敬,经历过和周围蛮族无休无止的争逐,经历过最伟大的帝王和最昏愦的统治,经历过无数天灾人祸。这个民族什么都经历了,什么都见了,曾经沧海难为水,她已经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变得有些懈怠疲倦,反应迟钝。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难以改变她那迟缓拖沓的脚步,不论什么情况她都能从自己的记忆中找到应对的成例。
日本民族性的特殊来自于地理条件的特殊。日本列岛孤独地漂浮在大洋之中,几千年里从来没有和外界有过直接接触。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日本人一样从来没有被异族侵略和征服过,能剧表演也没有哪个民族的构成成分像日本人一样血统纯正。没有任何国家能像日本一样,几千年来,天皇一直是一个姓氏,从没有发生过王朝的更迭。日本人虽然也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但这份历史好比一份简单的履历,一目了然。
一系列的与众不同铸就了日本人独一无二的个性。他们就像一个未经世事的青年,锐气十足,锋芒未损。
这个青年从小就是在忧患中长大,由于饱受风霜磨砺,他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众所周知,日本列岛面积狭小,土地贫脊,自然环境相当恶劣,而且时时刻刻处在地震、海啸、火山的威胁之中。和地大物博的大陆国家相比,日本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穷人家的孩子,只有通过努力拼搏才能生存下去。所以,日本人的物质生活向来十分简朴,他们不重视享受而重视精神力量,重视保持刚健顽强的心态。二十世纪之初,许多中国人东渡日本,去寻找救中国的捷径。虽然那时的中国贫困已极而日本已走进富强,可是中国留学生最不能适应的却是日本人生活的清苦。
"无论哪一个中国人,初到日本的几个月中,最感觉到苦痛的,当是饮食起居的不便。"
"房子是那么矮小,睡觉是在铺地的席子上睡的,摆在四脚高盘里的菜蔬,不是一块烧鱼,就是几块同木片似的牛蒡。这是二三十年前我们初去日本念书的大概情形;大地震以后,都市西洋化了,建筑物当然改了旧观,饮食起居,和以前自然也是两样,可是在饮食浪费过度的中国人眼里,总觉得日本的一般国民生活,远没有中国那么舒服。但是住的再长一点,把初步的那些困难克服了以后,感觉马上就会大变起来;在中国社会里无论到什么地方都得不到的那一种安稳之感,会使你把现实的物质上的痛苦忘掉,精神抖擞,心气和平,拼命地只想去搜求使智识开展的食粮。
"若再在日本久住下去,滞留年限,到了三五年以上,则这岛国的粗茶淡饭,变得件件都令人怀恋;生活的刻苦,山水的秀丽,精神的饱满,秩序的井然,回想起来,真觉得那儿过的,是一段蓬莱岛上的仙境里的生涯。
"而且正因为日本一般的国民生活是这么刻苦的结果,所以上下民众,都只向振作的一方面去精进。明治维新,到现在不过七八十年,而整个国家的进步,却尽可以和有千余年文化的英法德意比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话确是中日两国一盛一衰的病源脉案。"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一言难尽的日本(1) | 第2节:一言难尽的日本(2) | 第3节:一言难尽的日本(3) | 第4节:一言难尽的日本(4) | 第5节:一言难尽的日本(5) | 第6节:一言难尽的日本(6) | 第7节:一言难尽的日本(7) | 第8节:一言难尽的日本(8) | 第9节:一言难尽的日本(9) | 第10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1) | 第11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2) | 第12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3) | 第13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4) | 第14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5) | 第15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6) | 第16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7) | 第17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8) | 第18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9) | 第19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10) | 第20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11) | 第21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12) | 第22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13) | 第23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14) | 第24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15)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