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蓮燈微光裏的夢:林徽因的一生   》 三 母親何雪媛      陳學勇 Chen Xueyong

  或許上蒼為了平衡,既然給了林徽因一個十分優秀的父親,那麽為她安排的母親衹能是平凡而又平凡的女性了。林徽因生母何雪媛的頭腦像她一雙裹得緊緊的小腳,守舊還有點畸形。
  何雪媛是林長民的繼室。原配是同籍門當戶對的葉氏,係指腹為婚,缺少感情。葉氏早早病逝,沒有留下兒女。何雪媛進林府作繼室無異原配,本值得慶幸。可是不幸出在她自身。何氏來自浙江小城嘉興,其父開了個小作坊,她屬典型的小傢碧玉。家庭殷實,她又仗着排行最小,於是有着此類女孩子常有的任性。既不會女紅,脾氣也不可人。在傢父母尚可容忍,嫁到林府就需講究傳統婦德。她是文盲,缺乏文化熏陶,出嫁以後與做姑娘時無大改觀。婆母遊氏倒一派閨秀風範,豈止女紅在行,亦喜好讀書,且工於書法。婆媳間素養懸殊不言而喻,何氏討不到婆婆歡心則是必定的了。她為林長民生下長女林徽因以後,還生過一男一女,但接連夭折。公爹難免有斷後之憂,由此引起的那份不滿同樣不言而喻。倘若何氏曾經憧憬過高攀官宦的美夢,那麽嘗到的是門不當戶不對的苦果。
  或許是林長民長年在外的緣故,林傢看來相當剋製,許久沒有考慮添妾。直到第十年林長民纔娶了上海女子程桂林,林徽因叫她二娘。二娘也沒有什麽文化,卻性情乖巧,加上一連生了幾個兒子,丈夫便沉湎於“桂林一枝室”而冷落了何氏。何氏長期遺忘在冷僻的後院,實際過着分居的孤單生活,脾氣越來越壞。幼小的林徽因隨母親在冷清後院,常常感到悲傷和睏惑。梁從誡這麽說他母親林徽因:“她愛父親,卻恨他對自己母親的無情;她愛自己的母親,卻又恨她不爭氣;她以長姊真摯的感情,愛着幾個異母的弟妹,然而,那個半封建家庭中扭麯了的人際關係卻在精神上深深地傷害過她。”(《倏忽人間四月天》)林徽因的小說《綉綉》寫到一對遭丈夫、父親遺棄的母女,那妻子也有性格短處,讀者不難從小說中綉綉形象看到林徽因對她母親的復雜情感。
  母親性格短處帶給林徽因的煩惱,到父親去世多年仍然存在。何氏對丈夫和姨太太的怨憤,像中國許多女性一樣,遷怒到姨太太的子女身上。異母弟林恆從福建到北平投考清華大學,寄住姐姐傢。林徽因待他親如同胞,何氏卻不肯釋懷,常常與林恆起着無謂的雞毛蒜皮糾紛。林徽因緻好友費慰梅信中抱怨:“最近三天我自己的媽媽把我趕進了人間地獄。我並沒有誇大其詞。頭一天我就發現我的媽媽有些沒氣力。傢裏彌漫着不祥的氣氛,我不得不跟我的同父異母弟弟講述過去的事,試圖維持現有的親密接觸。晚上就寢的時候已精疲力竭,差不多希望我自己死掉或者根本沒有降生在這樣一個家庭……那早年的爭鬥對我的傷害是如此持久,它的任何部分衹要重現,我就衹能沉溺在過去的不幸之中。”(《緻費慰梅信》)
  母親也給了林徽因性格上的負面影響,至少急躁是其一。兩個急躁的女性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衝突是不可避免的:
  我自己的母親碰巧是個極其無能又愛管閑事的女人,而且她還是天下最沒有耐性的人。剛纔這又是為了女傭人。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媽媽在不該和女傭人生氣的時候生氣,在不該慣着她的時候慣着她。還有就是過於沒有耐性,讓女傭人像鐘錶一樣地做好日常工作但又必須告誡她改變我的吩咐,如此等等——直到任何人都不能做任何事情。我經常和媽媽爭吵,但這完全是傻冒和自找苦吃。(《緻費慰梅信》)
  母親就剩林徽因這麽一個親人,一直跟隨林徽因生活,最終白發人送了黑發人。何氏差不多是林徽因馱了一輩子的精神小包袱,關於這對母女關係,哲學家金嶽霖寫給費正清的信裏分析得非常精闢,他這麽看何氏:
  她屬於完全不同的一代人,卻又生活在一個比較現代的家庭中,她在這個家庭中主意很多,也有些能量,可是完全沒有正經事可做,她做的衹是偶爾落到她手中的事。她自己因為非常非常寂寞,迫切需要與人交談,她唯一能夠與之交流的人就是徽因,但徽因由於全然不瞭解她的一般觀念和感受,幾乎不能和她交流。其結果是她和自己的女兒之間除了爭吵以外別無接觸。她們彼此相愛,但又相互不喜歡。我曾經多次建議她們分開,但從未被接受,現在要分開不大可能。
  信寫在四十年代的昆明。林徽因病逝梁思成續弦,何雪媛還是隨梁思成生活,七十年代初跟隨了後半生的女婿梁思成又先她而去,何氏又隨梁的後妻林洙過日子。周恩來總理得知林徽因母親仍健在,指示有關部門給予每月五十元生活費。“文革”紅衛兵來抄傢,抄出何氏衣箱底一柄刻有“蔣中正贈”字樣的短劍。這還得了,老太太飽受一頓皮肉之苦。短劍是林徽因異母弟林恆航校念書的遺物,凡航空學校畢業的學員,每人有幸獲得這個離校紀念品。此劍無疑是林恆犧牲後林徽因珍藏下來的,林徽因病故傳給老太太收存。她生厭的林恆為國捐軀,遺物又使她挨打,老太太想些什麽呢?不再是宿怨吧。
  八十多歲的何氏老態竜鐘了,日常生活依賴好心的梁思成續弦林洙女士照料。她不知道在醫院裏的女婿已經病故,孤寂地走完她人生的最後半年,更加孤寂地悄然消失。林徽因生母悲劇地度過了一生,是漫長的所謂的“無事的悲劇”。這樣無聲無息的悲劇,中國女性裏很多,多得連她們自己不再意識到是悲劇。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
前贅一 祖父林孝恂二 父親林長民三 母親何雪媛四 童年五 倫敦
六 徐志摩七 泰戈爾八 梁思成九 留學十 歐遊十一 東北大學
十二 北總布鬍同三號十三 營造學社十四 香山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