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揭秘中国探月工程:月球密码   》 第4节:月球那些事儿(2)      双平 Shuang Ping

  体质:疤痕性体质。月球满身满脸皆为坑洼,疮疤遍野,伤痕累累。月球疤痕的主要地形单元是盆地、高地和撞击坑。月球表面直径大于1 000米的撞击坑(也称环形山、月坑)有33000个以上,直径大于1米的撞击坑多达3万亿个!撞击坑的总面积约占月球表面积的7%~10%。
  体温: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冰水。由于没有大气层的保温和传导,月球白天受阳光照射之处,温度可达130℃~150℃,而夜晚和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温度又会低至-160℃~-180℃,最高和最低温度相差300℃多。
  体态:月有阴晴圆缺。由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球绕地球运行而变化,在地球上看月球的角度不一样,月球就有了各种月圆月缺的景观,即各种月相的更迭。月球位于日、地之间时称为“朔”,月球暗的半个球朝向地球,我们看不到它;朔之后的一两天,á刀状的新月从西方的天空中出现,凸面向着落日的方向,以后月球相对于太阳逐渐向东移动,亮的部分日益扩展,五六天以后成了半圆形,这时的月相称为“上弦”;日落时月球在天子午线附近,再过七天,便到了满月即称为“望”;满月以后,圆轮的西部日益亏缺呈半圆形称为“下弦”。
  身体抵抗能力:逆来顺受,弱不禁风。由于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月球的抵抗力相当差。各种陨石、小天体可以长驱直入砸向月面,宇宙间的各种辐射可以毫无阻拦地直接到达月球表面并与月壤相互作用。月球所受到的主要辐射源有三种:太阳风、太阳宇宙线和银河宇宙线,其中太阳风粒子是最主要的辐射源。太阳风发源于高温日冕,当高温日冕的温度使热等离子体超过太阳引力对它的控制时,太阳风便从各个方向发射出去,太阳风95%以上的成分是电子和质子。太阳宇宙线是太阳间歇性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强流,也称为太阳耀斑,其主要成分是高能质子。银河宇宙线指来自太阳系以外的银河系的高能粒子。强烈的辐射环境不仅会对月球探测器产生损害,对人体也产生致命伤害。
  性格特征:给点阳光就灿烂。从地球上看,月球是除太阳之外第二明亮的星体,但实际上月球自己并不发光,它擅长反射太阳的光,平均反照率为7%,也就是说,只有7%的太阳光被月球反射。在平均距离处看满月的亮度为-12.7等星,大致与21米外的100瓦电灯的亮度相当,正好给人一种朦胧的、诗一般的感觉。月光大体上是一种冷光,不会让人感到灼热,更不会晒黑皮肤。根据科学家的精确测量,满月照耀下的气温只比无月时候气温高0.03℃。月面不同地方的阳光反射率相差很大:月海仅反射6%,所以显得黝黑,而月面的高地和环形山的反射率可达17%,从地面上看此处分外明亮。
  品格特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由于月球自转的周期恰好等于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我们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另外半个月亮总是背向地球,始终向人们掩盖着另外的半张脸。
  月海是月球上宽广平坦的低洼平,约占月球总表面积的25%。目前人们所知道的22个月海中,有17个位于月球的正面,只有3个在月球的背面,而且大小悬殊极大,正面最大的月海——风暴洋直径达1740千米,而背面最大的莫斯科海直径仅为250千米。背面3个月海加起来,总面积仅相当于正面的第四大月海——澄海。与此相反,月球背面高出月海的月陆面积却很大,月陆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凹坑,环形山比正面更多更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节:它肯定不是一个好去处(1)第2节:它肯定不是一个好去处(2)第3节:月球那些事儿(1)
第4节:月球那些事儿(2)第5节:月球那些事儿(3)第6节:月球上的名人公寓(1)
第7节:月球上的名人公寓(2)第8节:月球上的名人公寓(3)第9节:我们所知甚少的月球(1)
第10节:我们所知甚少的月球(2)第11节:我们所知甚少的月球(3)第12节:月亮消失会怎样
第13节:艰难的探月历程(1)第14节:艰难的探月历程(2)第15节:艰难的探月历程(3)
第16节:奔月初征苏联一路歌(1)第17节:奔月初征苏联一路歌(2)第18节:奔月初征苏联一路歌(3)
第19节:奔月初征苏联一路歌(4)第20节:起步维艰的美国探月第21节:苏联登月为何折戟沉沙(1)
第22节:苏联登月为何折戟沉沙(2)第23节:苏联登月为何折戟沉沙(3)第24节:苏联登月为何折戟沉沙(4)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