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柯云路把脉当代婚恋:谁的灵魂更可悲   》 第4节:关于复旦大学培养文学写作硕士的联想(1)      柯云路 Ke Yunlu

  (3)关于复旦大学培养文学写作硕士的联想
  一
  近日一条新闻引起关注,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写作硕士点审批通过,2007年将面向全国招收学生。报道称,文学写作硕士点获得批准,很大程度上基于复旦大学在文学创作上的传统。该校曾培养了梁晓声、卢新华等一批知名作家,在中文系任教的王安忆等人也身兼作家和教授的双重身份,复旦中文系希望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提高作家文学素养上进行探索。
  这是国内第一个文学写作硕士点,由此,以培养作家为目标的文学写作硕士班引发争议:大学能不能培养作家?
  关于作家,我以为并没有一个太量化的标准,中国的作家体制恐怕在全世界也独树一帜。全国性的组织作家协会虽然算社团,但工作人员拿公务员工资,由国家财政拨款。各省市也下设相应分支机构。更有一些作家的名片自觉标出“一级作家”、“二级作家”云云。这大概也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当然,对作家级别的评定,还是有一个大致相当的标准。我虽从未参加过这类评审会议,但知道发表作品的数量和发表作品的级别(如全国性的出版社或刊物,省级出版社或刊物)在评定中占有一定分量。
  说来说去再独特,要成为作家,最终还是要看作品。
  更何况读者心目中的作家尤其不在于你在某协会中的一级二级。
  二
  关于复旦文学写作硕士班引发的“大学能不能培养作家”争议,使我先联想到众所周知的文化大家郭老曹。
  先说郭沫若,他一生诗歌戏剧文史著作浩瀚,是新文化运动中里程碑式的人物。但他在建国后的几十年基本未写出留得下来的文字,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郭沫若年轻时意气风发,曾官至北伐将军,蒋介石更许他以国民政府的宣传部长之职,然而他却大义凛然地发表了讨伐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之后为避祸亡命天涯。在民族危亡的时刻,郭沫若又抛妻别子回国抗日,不能不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然而,对着他的《李白与杜甫》和赞颂大跃进的诗集《百花集》,我常常不知该说什么好。新中国成立时,郭沫若正值盛年,他的文化素养、学识绝不可能低于以往,他也仍然以一个文化事业的组织者、诗人作家的身份进行着很“积极”的活动。然而,那个曾写出《女神》和《屈原》的郭沫若消失了。我从不愿用轻慢的嘲弄评价这个现象。
  再说老舍,他的《骆驼祥子》曾是我中学时代的语文课本,在很多年里,我对这本书熟悉到可以大致背诵出其中的一些篇章。老舍在生命的最后十几年,称得上同时代创作量最大的作家,但能与《骆驼祥子》比肩的恐怕只有《茶馆》和未完成的《正红旗下》。
  曹禺是戏剧大家,他的《雷雨》、《日出》、《北京人》是中国现代戏剧的高峰,至今难有超越。然而,晚年的最后一部剧作《王昭君》虽然在公演时轰轰烈烈,但时光过去,这部戏已早早地被人忘记。假如今后再被提起,更大的意义当是对曹禺个人写作历程的研究。我看过很多回忆文章,曹禺直到晚年还念念不忘写作,大量书写笔记。当然,这成了他的一个遗愿。我倒宁肯这是遗愿。《李白与杜甫》、《王昭君》这样的作品,于郭老曹这样的大家是不相称的,倒不如没有。
  写出这些联想似乎离题太远,我只是想说文学是“诗言志”。是“有感而发”的事情。说的更白些,是“有话要说”的人干的。
  当郭沫若、老舍、曹禺处于“有感而发”的生气勃勃状态中,就成了写作天才。
  当他们处于“无感”而努劲发的状态中,就没了天才。
  当然,他们后半生的悲剧是他们所处时代造成的。现在虽然没有时代问题了,而如果我们招了一批“无感”而努劲要发的学生,再“无感”而努劲地深造,是否能培养出一批作家呢?也是很难乐观的。
  三
  我的又一个联想近一点。
  半年前,在朋友的怂恿下我在新浪开了博客,其间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气象”。且不说“中国博客网”,单说在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都有专门的博客频道。新浪博客的点击人数已超过其人气最旺的新闻频道和体育频道,成为当下的最大亮点,日点击量达五千万。
  这真是一件让人惊诧的事。
  开博自然要写博。许多博客日日更新。当然其中一些人是想借博客实现人生梦想,但绝大多数博客写手只是以这种形式作为交流平台,抒发情怀,结交知己,张扬个性,表达心声。没有人强迫他们写什么,也没有人为这种写作付酬。我闲暇时会去一些年轻人的博客游荡,很多博客虽然流量不大,但页面精美,文字清新,富有创意。
  既然要获得更大范围的交流,博客就不可能“一般”,更不可能“抄袭”。只能富有创意,只能独树一帜。只有那些非同一般的博客才会引来关注,这尤其激发了博客们的创造力。网络创造了大量“与时俱进”的新语言。众多年轻人凭借这个“伟大的平台”操练,对汉语言的学习与使用日日精进。
  常有朋友在我的博客留言,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我有时也会转贴一些我认为精彩的文章。一位警察这样描述自己的一次荒诞而尴尬的出警经历:
  “事情还得从2006年3月8日说起,当天上午11时左右,我所在的重庆上清寺派出所接到市110报警中心转来的一份涉枪报警案,据目击者称,其在办公室偶然向窗户外休息养眼时,竟然发现对面的银行大楼里有人正持枪作射击状,紧接着,又传来三声非常响亮的枪击声,他当即被吓坏了,以为是该行发生了持枪抢劫案,出于一个公民的责任感,遂立即报警。由于当时正处在两会期间,属高度敏感期,涉枪案件又是必查案件,且案发地事涉银行,所里高度重视,所长立刻带了五名民警共六人(一般情况下要求两人出警即可),赶到辖区内案发地交通银行重庆分行,经过该行保卫处的配合,查获仿真枪一把,其仿真程度相当高,除该枪械本身是全钢打造外,只需更换几个小部件,再配以真子弹,完全可以作为枪械使用。后据使用者(该行一位姓盛的员工)自述,其只是对枪械特别感兴趣,在银行内自己的办公室进行试射而已,反而怪报警者多事,认为其纯属大惊小怪。这样的结果真让人哭笑不得,事件的荒诞程度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相对贫困”的驱动与困扰第2节:没有猫狗的村庄(1)
第3节:没有猫狗的村庄(2)第4节:关于复旦大学培养文学写作硕士的联想(1)
第5节:关于复旦大学培养文学写作硕士的联想(2)第6节:互联网上的童话(1)
第7节:互联网上的童话(2)第8节:有一种情结叫奥运
第9节:陈逸飞失误在哪里?第10节:悲悯之心与人类的希望
第11节:林黛玉的病非药可治第12节: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第13节:怎样才是对逝去亲人的最好纪念?(1)第14节:怎样才是对逝去亲人的最好纪念?(2)
第15节:为了家庭,你的底线在哪里?(1)第16节:为了家庭,你的底线在哪里?(2)
第17节:为了家庭,你的底线在哪里?(3)第18节:发现父母婚外情,孩子怎么办?
第19节:面对孩子,你微笑了吗?(1)第20节:面对孩子,你微笑了吗?(2)
第21节:面对孩子,你微笑了吗?(3)第22节:婚姻中的爱情怀疑强迫症(1)
第23节:婚姻中的爱情怀疑强迫症(2)第24节:婚姻中的爱情怀疑强迫症(3)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