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寻找有趣的人
有人这样评价涅磐乐队灵魂人物Kurt Cobain:"当天真无邪和真诚纯洁的美景被残忍无情和满不在乎的世界所包围"时,"不断努力想从这一世界中拯救美。"这话用在蒲松龄身上也极为合适,他是一个一直在努力寻找着有趣的人,是一个在努力营建一个梦幻王国的人。
三试第一之后,接下来就要为三年后的乡试做准备。蒲松龄身边有两位性情相投的好友张笃庆与李希梅,在他的一些诗文中多次出现他们的身影。他们与生长于江北第一世族大家的王渔洋不同,与出身官宦之家又少年得志的赵执信不同,他们是普通书生,有着相似的生长环境,有着相同的科举梦,常在一起谈诗论文、互相酬和。仅仅这样并不够,玩也要玩出点样子来,蒲书生与几个同乡的友人组织了郢中诗社。
一帮子文学青年聚在一块儿吟诗做赋,谈论时政,吹吹牛皮,摆摆龙门阵,好象天下诗文无出其左右者,天下大事尽在其笑谈中,很是风流自赏,啸聚同类。几杯薄酒、一壶淡茶,放浪纵情到深夜。或去郊外远足,或在松下听涛,就如歌中所唱"那一年你正年轻,总觉得明天肯定会很美",于是"怎能就让这不停燃烧的心,就这样耗尽消失在平庸里",于是就这样的狂歌放浪,剧饮淋漓。虽然还未功成名就,但前程看起来明朗而灿烂,他们年轻,他们有才学,他们有激情,更有一大堆理想。
向来以才子自居的蒲松龄,认定自己是非凡的,平凡的生活盛不下那颗驿动的心,惟有驰骋在那些奇妙的想象里,那颗心才有了归宿。在柳阴里,在花树下,与朋友们谈论那些莫测荒诞的迷梦。就像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那些神秘鬼怪的故事,打开一个魔幻的天地。
●一段疏狂岁月
不幸他生活在一个无趣的世界。
到次年春天,政府为控制生员,也为防止始于草野渐于朝的朋党之害,就下令严禁"结社订盟,把持衙门,关说公事,相煽成风"。蒲松龄他们的诗社想必也是无疾而终了吧。再次年,康熙即位,这一年,历史上发生了两件与文人相关的杀戮事件,一件是金庸《鹿鼎记》中所写到的庄氏史案,"其时清廷对待汉人文士极为严峻,文字中稍有犯禁,便即处死。""庄家全家数十口,十五岁以上的尽数处斩,妻女发配沈阳,给满洲旗兵为奴",又由此牵扯出那位查伊璜,《鹿鼎记》中这段故事就是《聊斋志异》中的那篇《大力将军》,都写到那件史案。再是苏州哭庙案,其中被处死的就有金圣叹,临死还能再幽一默:"花生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可惜了,人间又少了一个有趣的人。
写文章能入狱,论时政能送命,文化上的高压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度,那就谈谈风,谈谈月,来点"下半身"吧。男人这种动物,天生具有攻击性,多数人不可能去战场实现或学梁山好汉该出手时就出手,尤其对于书生来说,现实中消解这股戾气的途径通常是政治与性,政治这条路堵住了,往往就集中到肉体的低下部位。这个范畴空间自由,最能调动人的狂野想象,在一统化的官方话语的压制下来一场话语狂欢,宣泄被压抑的生命活力。
年轻的蒲书生,性情豪纵不羁,政治与性的宣泄他都要,只不过他选择了"隐语"。于是,花妖狐魅们登上舞台。于是,在梦里的白天,在清醒的夜晚,他努力在无趣的世界里寻找有趣。据说《聊斋志异》是自他二十多岁写起,那么大概是从这时了吧。这时的蒲书生还有抱负,这时期的《聊斋》充满激情。
●梦魇的开始
乡试时间到了,蒲秀才的科考征程正式开始。
康熙二年癸卯(1663),二十四岁的蒲秀才参加山东乡试,但名落孙山。
一生的梦魇也自此拉开序幕。
落第对踌躇满志的蒲松龄的打击可想而知,不过他很快从沮丧中解脱出来,一次失败算不得什么,满腹才华的自己仍是大有希望。
第二年的春天,蒲松龄借读于好友李希梅家中。然而这些书对蒲松龄来说太过枯燥,他先是跟李希梅去济南大明湖游玩,后又与一帮朋友们泛舟西溪。他们在一起朝夕吟咏,甚至心思歪歪,关心一下艳情。另一好友张笃庆就说他"君自神仙客","狂放"是他最欣赏的一种人生姿态,《聊斋》中但凡出现有男子气的书生,其性情必是狂放不羁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