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门后第一进院子的正房就是当年杨府的正堂
穿过谏草堂,穿过当年的游廊,窗棂上的几何图案简简单单,不似豪门中的繁琐讲究。从杨椒山故居到松筠庵,这处平凡的宅院经过了300多年,到了光绪年间,酝酿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风暴。
公元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的春天,住在南海会馆的康有为发动上京赶考的举人联名上书朝廷,要求光绪皇帝拒签《马关条约》。上千名举人聚集在一向是文人荟萃的松筠庵谏草堂,听康有为宣传改革思想,所谓"国事危机,非变法无以自强。"以松筠庵为起点,奔向都察院"公车上书",以松筠庵为转折点,揭开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历史通常都是吝啬的,却偏偏对达智桥胡同的这个小院子另眼相看,给了它很多出场的机会,给了它一条热血沸腾的主线。透过谏草堂的窗子,写谏书的杨椒山,写"万言书"的康有为,几组影像交替,几段历史重合。也许眼前的松筠庵,的确没有多少古迹可看,但至少有很多故事可讲,让行人驻足唏嘘凭吊一番。
新京报 Translate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