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儒家类 》 宋代理学三书随劄 》
(二)
钱穆 Qian Mu
朱子曰:“虚灵不昧便是心,此理具足于中,无少欠阙,便是性。禅家则但以虚灵不昧者为性,而无具众理以下之事。”今按:中国传统文化可称为人本文化,以其一切以人为本。人间众事,是非得失,不衡量以人心,则何由而判。故曰,虚灵不昧,此理具足。万物各有理,岂能具足于人心。西方科学家各就物处求理,尽可与人无关。如生物学研究一切生物之理,钻寻无微不至,然与人生之理,则有相距甚远、渺不相关者。人生当何去何从,生物学家转置一旁,不加理会。亦可谓有得于物性,却无得于人性,此与禅家有何不同。
朱子曰:“人只一心为本,存得此心,于事物方知有脉络贯通处。”今按:人生以己之一心为本,此语无可怀疑。人心与外面事物之脉络相通处,中国人即谓之理。若略去人心,必从客观来外求物理,则原子弹可以多杀人,亦是物理。但人理中决不许其如此。今日西方文明多从物理来,但不求人理。原子弹发明,特其后起之一项而已。其他机械,有害人理者,多可类推。兹不详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序 | 《朱子四书集义精要》随箚 | 《大学》(一) | (二) | | (三) | (四) | (五) | (六) | | (七) | (八) | (九) | (十) | | 《论语》(一)学而篇 | (二)为政篇 | (三)八佾篇 | (四)里仁篇 | | (五)公冶长篇 | (六)雍也篇 | (七)述而篇 | (八)泰伯篇 | | (九)子罕篇 | (十)先进篇 | (十一)颜渊篇 | (十二)子路篇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