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典 》 京華煙雲 》
第4節:第一章(2)
林語堂 Lin Yutang
在人的一生,有些細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事過境遷之後,回顧其因果關係,卻發現其影響之大,殊可驚人。這個年輕車夫若頭上不生有瘡癤,而木蘭若不坐另外那輛套着小騾子的轎車,途中發生的事情就會不一樣,而木蘭一生也不同了。
在紛亂當中,木蘭聽見母親責駡丫鬟銀屏,那時銀屏在另外一輛車裏,因為銀屏濃施脂粉,衣服穿得太鮮豔。在大傢面前,銀屏自然覺得太難為情。青霞是個十九歲的丫鬟,扶着太太上了車,正暗中微笑,暗喜聽了主人的話,此行沒敢打扮得花枝招展。
誰一看都看得出這位太太是一傢之主,三十幾歲年紀,寬肩膀兒,方臉盤兒,微微有點粗壯,說話聲音清脆,一副發號施令的腔調兒。
大傢都已坐好,就要出發了,十一歲的一個小丫鬟,名叫乳香,在大門口兒啼哭,因為大傢都走了,衹撇下她和老羅看傢,覺得好傷心。
木蘭的父親嚮太太說:“讓她也來吧,至少她可以侍候你,裝裝水煙袋呀。”
所以在最後的剎那之間,乳香又爬上了丫鬟的轎車。似乎每個人都已坐好,姚太太嚮丫鬟們喊說她們要放下車前的竹簾子,不要老是嚮外探頭張望。
有五輛轎車,那些騾子之中有一匹小馬。馮舅爺和一個年輕小夥子領頭兒,隨後車上是太太跟大丫鬟青霞,青霞懷裏抱着一個兩歲大的小孩兒。第三輛車上是木蘭跟她妹妹莫愁,還有幹女兒珊瑚。另外三個丫頭是銀屏、錦兒,十四歲,還有小乳香,一同在後面的轎車裏,父親姚大爺獨自坐在一輛轎車上殿後。他兒子體仁避免與父親同車,跟舅爺同坐一輛車。
男僕羅東,是羅大的兄弟,在姚大爺的車前面,跨轅而坐,就是說,一條腿橫跨在車轅上,一條腿垂在下面。
嚮站在門前送他們出發的那些人,姚太太大聲說他們是到西山去看親戚,幾天就回來,其實車是往南方去。
不管他們究竟往何處去,路人分明看得出他們是逃離,怕義和團和八國聯軍即將進入北京城。在車夫吆喝“瓦得兒……打……得兒!”和鞭子的清脆聲音之下,幾輛車一齊出發了。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因為是第一次回南方杭州的老傢,以前衹是聽見父親提到杭州,這次是真要回去了。
木蘭很敬仰她父親,他一直拒絶逃離北京,一直拖延到七月十八。後來既然决定了到故鄉杭州去避難,便冷靜異常,從容準備,處變不驚,方寸泰然。因為她父親沉潛於黃老之修養有年,可謂真正的道傢高士,從不心浮氣躁。
木蘭曾聽見父親說:“心浮氣躁對心神有害。”他的另一項理由是:“正直自持,則外邪不能侵。”在木蘭以後的生活裏,有好多時候兒她想起父親這句話來,這個道理竟成了她人生的指南,她從中獲得了人生的樂觀與勇氣。一個萬惡不能侵入的世界,自然是一個使人樂觀奮鬥的美好世界,自然活在如此的一個世界的人會有勇氣,能奮鬥,也能忍受。
自從五月起就戰雲彌漫,八國聯軍已經攻取了沿海的炮臺。義和團已經拆毀了通往北京的鐵路。那時義和團勢力日盛,漸得人心,在鄉間聚衆滋蔓,勢不可侮。
究竟避免與洋人開戰呢,還是利用那批自稱能抵禦洋人子彈有道法仙術高呼“扶清滅洋”的義和團呢?西太後猶疑不决。清廷有一天曾下令逮捕義和團首領,可是第二天又任命維護義和團的端王為總理衙門的大臣辦理洋務。宮廷的陰謀,對推翻壓製義和團的决定大有關係。慈禧太後已經把光緒皇帝的實權悉予剝奪,而且正打算把他廢掉。她喜歡端王的不成器的兒子,有心立他繼承帝統。端王以為與外國開戰會增強他的權力,也更容易使兒子入承王位,所以慫恿慈禧太後相信義和團的法術確能避槍彈。並且,義和團曾聲言要捉“一竜二虎”來祭天,以贖其賣國之罪。竜自然暗指兩年前行“百日維新”嚇壞了守舊派王公大臣的皇帝光緒,二虎則指的是當時已經年長的慶王與李鴻章,他倆是負責洋務的。
端王偽造了駐北京的西方外交團一份聯合照會,要求將國政大權交還光緒皇帝,這樣就使老婆子相信外國使節是反對她廢光緒皇帝的計劃,所以她决定與義和團沆瀣一氣,休戚與共,因為義和團的口號是“驅逐洋人”,這成了他們得勢的秘訣。朝廷中幾個思想開明的大臣,因為義和團主張燒毀使館,違反外交之道,因而反對義和團,但是這幾個人已被端王殺害。國子監大臣曾因此剖腹自殺。
義和團實際上就在北京城。朝廷派出武官去鎮壓義和團,中了義和團的埋伏而遭殺害,敗兵嚮義和團投降。義和團既得人心,洋洋得意,簡直是占領了北京城,殺洋人,殺教民,燒教堂。外國使節團抗議,大臣剛毅派人去“調查”義和團的情形。結果回報說義和團是“上天派遣,驅逐洋人,洗雪國恥”。於是反倒暗中把千萬義和團放進了北京城。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目錄 | 第2節:人物表 | 第3節:第一章(1) | 第4節:第一章(2) | 第5節:第一章(3) | 第6節:第一章(4) | 第7節:第一章(5) | 第8節:第一章(6) | 第9節:第二章(1) | 第10節:第二章(2) | 第11節:第二章(3) | 第12節:第二章(4) | 第13節:第三章(1) | 第14節:第三章(2) | 第15節:第三章(3) | 第16節:第三章(4) | 第17節:第三章(5) | 第18節:第三章(6) | 第19節:第三章(7) | 第20節:第四章(1) | 第21節:第四章(2) | 第22節:第四章(3) | 第23節:第四章(4) | 第24節:第四章(5)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