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走嚮共和   》 《走嚮共和》編劇盛和煜稱:願為李鴻章負責      盛和煜 Cheng Heyu    張建偉 Zhang Jianwei

  前日,隨着慈禧太後喪魂失魄的悲聲,李鴻章在電視劇《走嚮共和》中去世謝幕。但關於這個形象的爭議卻一直未停止。
  昨天,該劇出品人劉文武先生嚮記者聲明,《走嚮共和》確實反映那段中國近代史上最黑暗年代的一些史實,但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而非歷史研究,也不是寫論文,《走嚮共和》沒打算,也沒有必要給歷史人物下定論。如何給李鴻章定論是歷史工作者的事情,
  電視劇還是以愉悅觀衆為首要目的。
  該劇編劇盛和煜還就觀衆的一些爭議問題做出一些解釋,並說願為自己創作的李鴻章形象負責。
  爭議解釋一李鴻章也有反面戲
  如果觀衆看了全部前26集電視劇後,就會發現,其實劇中對李鴻章也進行了大量的負面描寫。
  編劇盛和煜介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李鴻章對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說的“我就是要任人唯親。”他明知道丁的才幹不足以統領這支亞洲最大的艦隊,但還是要用他,就是為了培養自己的勢力。再如,甲午戰爭前,李鴻章一再希望通過洋人的調解來化解戰爭,這種思想也是錯誤而且幼稚的,甲午戰爭的失敗李鴻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當然,責任並不是他一個人的。而且,《走嚮共和》一開頭就表現了李鴻章為一隻獻給慈禧太後的鸚鵡無比上心,這也是阿諛奉承的官場嘴臉,而不是一個英雄應有的行徑。
  爭議解釋二並不想貶低翁同龢
  有些觀衆反映,《走嚮共和》有貶低翁同龢,擡高李鴻章之嫌。盛和煜先生介紹,其實《走嚮共和》劇中也表現了很多翁同龢正面的作為,沒有任何要貶低他的意思。比如,他在科舉考試中敢於和慈禧太後親自任命的主考官作對,選拔一個與他毫無關係考生,而且翁同龢為官清廉,不貪財,這在電視劇中也有表現。
  當然,在那樣一個艱辛的年代,愛國光靠一腔熱血是不行的,翁同龢具有當年的讀書人所普遍具有的思想,確實公忠體國,但在具體行動上難免被思想所限,他也有他的歷史局限性。電視劇需要有主角和配角之分,不可能把每一個人物用相同的筆墨來表現,《走嚮共和》中李鴻章比翁同龢的戲多也不難理解。
  願為李鴻章負責
  盛和煜說,《走嚮共和》創作的初衷是希望喚起大傢的民族精神,讓大傢瞭解先輩們在中國發展歷程上探索和前進的事例,知道今天的來之不易和必然性。《走嚮共和》沒有任何為歷史翻案的意思,這也不是電視劇應該承載的責任。歷史到底是怎麽樣的,自有專傢和有關部門來考證。
  有媒體報道,我為李鴻章流下熱淚,其實我是為探索和平與強盛的先輩們和民族的屈辱流下熱淚,我希望走嚮共和能引起大傢的一些思考,引以共勉。
  《走嚮共和》雖然是劇組全體創作人員的成果,但李鴻章這個形象主要來自我的創作,如果將來有什麽負面的評判,我願承擔責任。(王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大型60集歷史劇同步圖書《走嚮共和》《走嚮共和》美化李鴻章?相關圖書即將出版
《走嚮共和》兩極爭議白熱化 導演張黎解迷津《走嚮共和》編劇盛和煜稱:願為李鴻章負責
南方周末:《走嚮共和》的內幕故事第一章 修園子(一)
第一章 修園子(二)第一章 修園子(三)
第一章 修園子(四)第一章 修園子(五)
第一章 修園子(六)第二章 洋務運動(一)
第二章 洋務運動(二)第二章 洋務運動(三)
第二章 洋務運動(四)第二章 洋務運動(五)
第二章 洋務運動(六)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一)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三)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四)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五)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六)第四章 一局雙贏(一)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