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精英 华尔街最后的大亨   》 第4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4)      米歇尔·大卫-威尔 Michelle David - Will

  他在生意场上也不缺少敏锐的嗅觉,凭直觉就能辨识什么是真什么有假,这种直觉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从各个方面流露出来。很多时候,我们再三犹豫,不知道在两套方案中选择哪一套才好。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该把两套同时排除。用我父亲的话说,"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决定哪些事我们不做"。
  五
  如今,那些企业管理的大道理听得大家耳朵都快起茧了。事实上,要是没有敏锐的嗅觉,一切都是空谈。成功需要警觉、意志和判断力(也可以称为直觉,是一种知识与本能的综合体:不妨认为它来源于知识积累,而日久天长它会变得如本能一般不假思索)。具体来讲,就是善于运用恰当的指标对所面临的新情况进行考量,并当机立断采取行动。一个人如果铁了心要实现自己的夙愿,那么旁人都会被他带动起来,连反对者也都会被他说服。
  要是这个人还善于退一步看问题,就更理想了,对管理者而言,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我见过有些满足警觉和意志这两个条件的人未能从类似互联网泡沫这样的事件中全身而退。这恰恰是判断力欠缺的反映……我目睹过好几轮泡沫:在法国,50年代有石油泡沫,60年代有大集团泡沫,70年代我亲身经历了房地产泡沫。经济生活就是由一段段井喷式的狂飙和尾随而至的一蹶不振组成的。往往,所有人都垂头丧气的时候倒值得我们奋勇一搏,而所有人都热血沸腾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冷眼旁观。我想起了拉扎德合伙人、眼光很准的安托万·本海姆①,伦敦拉扎德70年代曾让保险商们去找他在巴黎购置房产。他惊出一身冷汗,赶紧联系伦敦拉扎德的人:"千万不能买,价格高得离谱了。"他的意见是对的,三年后市场一泻千里。
  六
  永远不要忘记,每一次当众人欢呼奇迹时,其实是灾难在悄然临近。推而言之,我始终认为,以为可以十拿九稳地获得空前成功,这构成了金融崩溃的主要标志。原因在于,过于旺盛的信心致使投机行为变成了普遍的偏好。真的,国家、社会也好,个体也好,都特别乐于相信自己发现了"点金石",从而决定性地跨入了德高望重者的行列。虚荣心引起的优越感恰恰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困厄。日本人以为他们的社会形态可以担保一个长盛不衰的未来,然而衰退照样说来就来。墨西哥人曾经坚信他们掌握了经济腾飞的诀窍。东南亚曾经感觉全世界就数他们最厉害。美国人自己也一度认定,靠他们的创新精神足以撬动无穷无尽的财富。今天的中国在发展方面成了公认的楷模,取得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的位置俨然也是指日可待的事。但自信心太满难免带来副作用,过分自信绝对是个值得注意的信号--问题就埋伏在不远处。不过,由于自信心会保持相当长的时间,选择也是不容易做的。是因为谨慎而错失良机,还是相信哪怕这班车前途未卜,自己总归有本事在合适的站点下车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第2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2)第3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3)
第4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4)第5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5)第6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6)
第7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7)第8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8)第9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9)
第10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0)第11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1)第12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2)
第13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3)第14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4)第15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5)
第16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6)第17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7)第18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8)
第19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9)第20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20)第21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21)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