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天朝落日余晖宫禁奢华往事:最后的紫禁城 》
隆裕太后在养心殿发布退位诏书(3)
向斯 Xiang Si
各国驻华使节赞同美国公使的看法,也纷纷向清廷施加压力,建议重用袁世凯。英国外交大臣葛雷说:“我们对袁世凯怀有极友好的感情和尊敬,有袁世凯的参与,这样的政府,将会得到我们能够给予它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持。”各国使节也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强调不是任命袁世凯为一个普通高级官员,而是作为朝廷的顾问兼皇权的执行者。
仰列强鼻息的清廷心领神会,不管心里有多么不愿意,只得听命,重新起用袁世凯,于1911年10月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全面统掌军政大权——北洋军阀集团从此取代了满洲贵族统治集团,也同时取代了清廷。
接手权柄之后,一直梦寐以求登上皇帝宝座又惯于玩弄权术的袁世凯开始挥舞他的权力棒,他为了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指挥数倍于革命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北洋军南下,于11月底相继攻陷汉口、汉阳二镇,直接威胁革命党大本营武昌。
英国公使看准时机,建议双方停战和谈。
革命军政府高估了袁的武力,也惧怕列强干预,立即接受和谈。12月18日,伍廷芳、唐绍仪分别代表南、北方在上海着手和谈。美、英等六国向议和代表提出照会:尽速达成协议,使目前的冲突归于停止。列强表面上中立,实际上在外交舆论中明确声称:只有袁世凯出面“统一”南北,才承认中华民国。
在强大的外力之下,革命阵营内开始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其代表人物便是立宪派精英汤化龙、张謇、谭延闽和旧派官僚黎元洪。他们与袁世凯交往密切。张謇(民国政府实业总长)还于1911年夏在河南彰德会晤袁世凯,一同密商应付时局之策。而黎元洪(民国政府临时副总统)在一听到清廷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之后,很快就表示:清廷君主虽拥虚名,与共和无异,应即罢兵。黎元洪还向袁世凯保证:“将来民国总统选举时,第一任之中华共和大总统,公固不难从容猎取也。”同盟会北方领导人汪精卫写信给黎元洪,也明确表示拥立袁世凯:约南北联合,要求清帝逊位,拟举袁公为临时大总统。
共和的革命党人认为,只要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政体,谁来当总统都不计较。孙中山从欧洲发回电报,表示但求早巩固基,推黎元洪或袁世凯做总统他都赞成,而他自己对权势利禄之争则深为厌保黄兴写信给袁世凯,劝他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千万莫失良机。各省宣布独立拥护共和的都督府代表在汉口会议上决定:袁世凯如果反正,即举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回国后,对弥漫于全国的妥协之风十分失望,不赞成妥协,表示: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
然而,在内外重重压力之下,孙中山不得不妥协,最终只得向袁世凯表示:大总统一职只是暂时承令,将虚位以待袁世凯。
1912年1月23日,孙中山再次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就让袁世凯当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心花怒放,表示“拥护”共和。
太后在养心殿发布清帝退位诏书
养心殿坐落在紫禁城后廷西部。从乾清宫西庑的月华门走出,穿过7米宽的西长街,走进对面的遵义门,就是居西六宫之南的清帝居留时间最长久的寝殿——养心殿。清自雍正皇帝开始,这里便成为皇帝日常起居和理政所在,以后历代皇帝都以此为寝宫。
养心殿及其配殿是“工”字结构,这里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期的近200年间,一直是君主专制中国的政务决策地,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都严禁来到这里,只有皇帝宣召的人员才得以在宦官的引领下入内。
殿内大堂正中,悬挂着雍正皇帝的手书大匾:中正仁和。大匾下是红木龙椅宝座,座前为楠木黄缎案桌。
殿内东暖阁悬挂着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的圣训。其“惟仁”匾两侧的对联写着:“诸恶不忍做,众善必乐为”。
殿内西暖阁北墙悬挂着雍正御匾:勤政亲贤。匾下是乾隆皇帝的诗篇屏,诗两侧为雍正皇帝的著名格言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引言 | 隆裕太后在养心殿发布退位诏书(1) | 隆裕太后在养心殿发布退位诏书(2) | 隆裕太后在养心殿发布退位诏书(3) | 隆裕太后在养心殿发布退位诏书(4) | 隆裕太后在养心殿发布退位诏书(5) | 民国政府对清室的八项优待条件(1) | 民国政府对清室的八项优待条件(2) | 民国政府对清室的八项优待条件(3) | 民国政府对清室的八项优待条件(4) | 复辟帝制梦(1) | 复辟帝制梦(2) | 复辟帝制梦(3) | 复辟帝制梦(4) | 复辟帝制梦(5) | 复辟帝制梦(6) | 复辟帝制梦(7) | 复辟帝制梦(8) | 复辟帝制梦(9) | 逊帝溥仪和他的小朝廷(1) | 逊帝溥仪和他的小朝廷(2) | 逊帝溥仪和他的小朝廷(3) | 逊帝溥仪和他的小朝廷(4) | 逊帝溥仪和他的小朝廷(5)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