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说评论 》 馬瑞芳講聊齋 》
馬瑞芳講聊齋一-“苦行僧”蒲鬆齡(3)
馬瑞芳 Ma Ruifang
康熙二十六年,蒲鬆齡48歲那年參加考試,拿到考題,覺得很有把握,寫得很快,回頭一看,天塌地陷!原來他“闈中越幅”了,違犯了書寫規則。科舉考試有嚴格的書寫規範,每一頁寫12行,每一行寫25個字,還必須按照頁碼1、2、3連續寫。蒲鬆齡下筆如有神,寫完第一頁,飛快一翻,連第二頁一起翻過去,直接寫到第三頁上了,隔了一幅,這就叫“越幅”,而越幅不僅要取消資格,還要張榜公佈,是件很沮喪很栽面兒的事。蒲鬆齡寫了首詞《大聖樂》描寫闈中越幅的感受:“得意疾書,回頭大錯,此況何如?覺千瓢冷汗沾衣,一縷
魂飛出捨,痛癢全無。”他痛心疾首,無顔見江東父老。
蒲鬆齡雖然被鄉試折磨得如癡如狂,卻仍然不肯放棄,又為下一次鄉試做準備,寫了這些擬表:
《擬上加意養老,詔令天下年七十、八十以上者,各賜粟帛等項有差,群臣謝表》;
《擬上以“萬世師表”四字頒行天下黌(hón�潰┕�,仍製對廟碑文,御書勒石,命大臣賫至麯阜建立,群臣謝表》;
……
康熙二十九年,蒲鬆齡51歲時參加鄉試,頭場考完,被內定第一名,偏偏第二場考試他因病沒能考完。又是名落孫山!他的《醉太平》詞寫“倔強老兵,蕭條無成,熬場半生”,“將孩兒倒綳”,像有育兒經驗的婦人把嬰兒襁褓包倒了。年過半百的蒲鬆齡仍然不肯罷休,他的妻子劉氏比他看得開,勸他:不要再考了,如果你命裏有官運,早就出將入相了。山林自有樂地,何必一定要去聽打着板子嚮老百姓催稅的聲音呢?蒲鬆齡雖然覺得妻子說得不錯,卻仍不甘心,他63歲時在《寄紫庭》中寫“三年復三年,所望盡虛懸”,說明他鄉試再次失利。自己的仕途希望破滅後,他又寄希望於兒孫。可惜他的子孫同樣不能飛黃騰達。更不可思議的是,他教的學生也沒有官運。
蒲鬆齡自認為他做個進士綽綽有餘,衹是缺少舉人這個環節,他始終通不過的,正是舉人考試。《聊齋志異》反映出強烈的“舉人”情結。《王子安》對秀纔考舉人加了七個極其生動精彩的比喻:“秀纔入闈,有七似焉:初入時,白足提籃,似丐。唱名時,官呵隸駡,似囚。其歸號捨也,孔孔伸頭,房房露腳,似秋末之冷蜂。其出闈場也,神情惝�U,天地異色,似出籠之病鳥。迨望報也,草木皆驚,夢想亦幻。時作一得志想,則頃刻而樓閣俱成;作一失志想,則瞬息而骸骨已朽。此際行坐難安,則似被縶之猱。忽然而飛騎傳人,報條無我,此時神色猝變,嗒然若死,則似餌毒之蠅,弄之亦不覺也。初失志,心灰意敗,大駡司衡無目,筆墨無靈,勢必舉案頭物而盡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濁流。從此披發入山,面嚮石壁,再有以‘且夫’、‘嘗謂’之文進我者,定當操戈逐之。無何,日漸遠,氣漸平,技又漸癢;遂似破卵之鳩,衹得銜木營巢,從新另抱矣。如此情況,當局者痛哭欲死;而自旁觀者視之,其可笑孰甚焉?”
“七似”對秀纔入闈的精彩概括,沒有切身體會絶對寫不出來。蒲鬆齡在科舉路上拼搏了幾十年,折磨了幾十年,終於明白:“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輸璧,不能自達於聖明。”
現在看來,蒲鬆齡的苦惱實在可笑、可憐、可悲。中國古代舉人數以萬計,世界級短篇小說大師有幾個?但正是蒲鬆齡的可憐可悲可笑,成就了中國小說史上如《葉生》、《王子安》、《司文郎》、《賈奉雉》等多篇精彩小說。因為蒲鬆齡對科舉制度有深刻認識,《聊齋志異》是較早的集中揭露科舉制度弊端和危害的作品。
蒲鬆齡19歲成秀纔,72歲成為貢生,相當於舉人副榜。貢生有幾種,蒲鬆齡是歲貢。所謂歲貢,又叫“挨貢”,就是做廩生做夠年頭,挨號排到了,帶安慰賽的意思。做了貢生,理論上可以做官,蒲鬆齡得了個“候選儒學訓導”虛銜。“儒學訓導”是哪級官?不是官,也沒有品,算個小吏。封建社會有各級官學,國子監,府學,最低的是縣學。縣學正教官叫“教諭”,需要舉人出身;副教官叫“儒學訓導”,而蒲鬆齡的“儒學訓導”前邊還加“候選”兩個字,就是你有儒學訓導資格,能不能做上還得看山東省除淄川縣之外,有沒有空出位子,如果空出位子,再看有沒有排在你前邊的人。蒲鬆齡做廩生27年,纔挨號做上貢生。再照此挨下去,這個大約相當於縣中學副校長的“儒學訓導”何時能到手?所以,對於年逾古稀的蒲鬆齡來說,貢生衹是帶來精神安慰和小小的實際利益:四兩貢銀。縣令卻遲遲不肯給蒲鬆齡樹旗匾,發規定的貢銀。蒲鬆齡不得不一再上呈,請求縣官給樹旗匾,還聲明,因為天旱少收,他欠了稅,急等這幾兩銀子交稅。縣令給他樹了旗匾,那幾兩貢銀蒲鬆齡卻始終沒拿到。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大話聊齋 百傢講壇 |
|
|
| 馬瑞芳講聊齋序-序 | 馬瑞芳講聊齋一-“苦行僧”蒲鬆齡(1) | | 馬瑞芳講聊齋一-“苦行僧”蒲鬆齡(2) | 馬瑞芳講聊齋一-“苦行僧”蒲鬆齡(3) | | 馬瑞芳講聊齋一-“苦行僧”蒲鬆齡(4) | 馬瑞芳講聊齋一-“苦行僧”蒲鬆齡(5) | | 馬瑞芳講聊齋一-奼紫嫣紅的愛情百花園(1) | 馬瑞芳講聊齋一-奼紫嫣紅的愛情百花園(2) | | 馬瑞芳講聊齋一-奼紫嫣紅的愛情百花園(3) | 馬瑞芳講聊齋一-奼紫嫣紅的愛情百花園(4) | | 馬瑞芳講聊齋一-奼紫嫣紅的愛情百花園(5) | 馬瑞芳講聊齋一-奼紫嫣紅的愛情百花園(6) | | 馬瑞芳講聊齋一-奼紫嫣紅的愛情百花園(7) | 馬瑞芳講聊齋一-美女如雲的藝術世界(1) | | 馬瑞芳講聊齋一-美女如雲的藝術世界(2) | 馬瑞芳講聊齋一-美女如雲的藝術世界(3) | | 馬瑞芳講聊齋一-美女如雲的藝術世界(4) | 馬瑞芳講聊齋一-美女如雲的藝術世界(5) | | 馬瑞芳講聊齋一-美女如雲的藝術世界(6) | 馬瑞芳講聊齋二-智力過人的巾幗奇才(1) | | 馬瑞芳講聊齋二-智力過人的巾幗奇才(2) | 馬瑞芳講聊齋二-智力過人的巾幗奇才(3) | | 馬瑞芳講聊齋二-智力過人的巾幗奇才(4) | 馬瑞芳講聊齋二-智力過人的巾幗奇才(5)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