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花間一壺酒 》
第4節:給少數人"錦上添花"
李零 Li Ling
第三,現在的廣大教師,不包括上面所說帽子很多的那些人,誰都知道待遇很低。比如我所在的學校,要說名氣,在全國要算很大了,但很多人一月纔拿二三百元,菜籃子都成了問題,我跟面的司機講,他們根本不信。過去,大傢開會就哭窮,我煩。因為經濟改革,該倒黴的肯定是咱們吃國傢飯的人。
況且,有人成天嚷着要蹬板車賣帶魚,拎大包倒衣服,光扯着嗓子喊,沒見誰動過窩。但現在,一想到上面那種亂造,我就心裏難受。
覺得與其這樣花錢打水漂,這樣給少數人"錦上添花",還不如"雪中送炭",給大傢解决點實際問題,就權當是"希望工程"吧。我想,衹要大傢生活無虞,安定團结,一門心思搞學問,所出成果當不在"長城"之下。總之,以現在的國情,我以為慎重立項,減少層次和抑富濟貧,不但很有必要,也完全可以做得到。
【附記】
此文原載《三聯生活周刊》1996年11期。我有個習慣,是像傳統文章或書畫落款,每成一文,必在文章結尾處記錄寫作時間和地點。但這篇文章,我無存稿,印出的東西上面沒有,也許是編輯以為多餘,把它刪掉了。這篇文章是我讀韓毓海文(《北大:魂兮歸來》,《中國青年》1996年4期)的感想。
該文曾在北大引起巨大反響,但遭封殺和批判,沒人公開支持,即使同情者,也一定要說,這裏不妥,那裏不當,事實不準確,策略不得當,作者有私心,等等。現在有一種怪說,北大,前一百年,是蔡元培等五人一手之烈;後一百年,則是或將是另外五人的豐功偉績。對比此說,"魂兮歸來",還是我們的心聲。
所以,我寫了這篇小文,予以聲援,今天仍不後悔。其寫作時間必在韓文發表後不久。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說校園政治 | 第2節:給不合理制度"火上澆油" | 第3節:"博導"是國際醜聞 | 第4節:給少數人"錦上添花" | 第5節:書不是白菜 | 第6節:渾身都是寶 | 第7節:饑餓是最好的廚師 | 第8節:"經典化"就是為擺脫危險 | 第9節:學校不是養雞場 | 第10節:校園目睹之怪現狀 | 第11節:放下筷子駡娘 | 第12節:大人有錢你有命 | 第13節:清官上面有皇帝 | 第14節:發展不是沒頭蒼蠅 | 第15節:犧牲大傢的學術生命 | 第16節:不說人話專說鬼話 | 第17節:沒有學問,光點鈔票 | 第18節:大國不學外語 | 第19節:"愚兵投險"的禦兵之術 | 第20節:知恥近乎勇 | 第21節:改革就會有犧牲 | 第22節:用不着妄自菲薄 | 第23節:要講兼容並包 | 第24節:馬年說伯樂 | |
| 第 I [II] 頁
|
|